窝弓
拼音:wō gōng
注音:ㄨㄛ ㄍㄨㄥ

窝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猎人用以捕兽的伏弩。

引证解释:

⒈ 猎人用以捕兽的伏弩。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我只待窝弓药箭擒狼虎,布网张罗打凤凰。”
《水浒传》第四九回:“﹝解珍、解寳﹞两箇逕奔登州山上,下了窝弓,去树上等了一日。”

国语词典:

猎人埋伏在草丛中专射野兽的弓箭。

网络解释:

窝弓

  • 窝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ō ɡōnɡ,是指猎人用以捕兽的伏弩。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ㄨㄛ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WKW
    • 五行

    (1)(名)鸟兽、昆虫住的地方:鸟~。

    (2)(名)比喻坏人聚居的地方:贼~。

    (3)(名)比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儿。

    (4)(名)凹进去的地方:山~。

    (5)(动)窝藏:~赃。

    (6)(动)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火。

    (7)(动)使弯或曲折:把铁丝~个圆圈。

    (8)(量)用于一胎所生的或一次孵出的动物(猪、牛、羊、狗、鸡等):一~小猪。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XNGN
    • 五行

    (1)(名)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箭|弹~|左右开~。

    (2)(名)(~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儿。

    (3)(名)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

    (4)(量)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

    (5)(动)使弯曲:~背|~着腰|~着腿坐着。

    (6)(Gō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