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rén zhì yì jìn |
注音: | ㄖㄣˊ ㄓˋ 一ˋ ㄐ一ㄣˋ |
词性: | 成语 |
仁至义尽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仁至义尽
(1) 表示对人的规劝和帮助已经达到最大限度
引证解释:
⒈ 原指古时年终极其虔诚地祭享对农事有功的诸神、万物,以为报答,谓蜡祭极尽了仁义之道。后用以形容对人的爱护、关心、帮助尽了最大努力。
引语出《礼记·郊特性》:“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孔颖达疏:“不忘恩而报之,是仁;有功必报之,是义也。”
宋陆游《秋思》诗之十:“虚极静篤道乃见,仁至义尽餘何忧。”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圣作明述,仁至义尽,臺省诸公尚其知感知畏哉!”
冰心《斯人独憔悴》:“况且他们还说和我们共同管理,总算是仁至义尽的了!”
国语词典:
原指祭祀有功于农事诸神,极尽仁义之道。语本《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后用以指尽最大的努力,以关怀照顾他人。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三六出》:「诏曰:『恤贫者仁,乐施者义,仁至义尽,实宜宠褒。』」
网络解释:
仁至义尽 (汉语词汇)
- 1、老李待他已是仁至义尽了,他自己不争气,还有什么话说。
- 2、他一直照顾因公殉职部属的家人,可说是仁至义尽。
- 3、在没有做到仁至义尽之前,我们不能放弃对他的帮助。
- 4、大约时过境迁,你会想起我对你仁至义尽的用心。
- 5、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他的帮助教育,真可以说是到了仁至义尽的地步,但他至今还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6、对这件事,我们已经仁至义尽了,接下来就要看他自己的了。
字义分解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4
- 繁体仁
- 五笔WFG
- 五行金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3. 姓。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6
- 繁体至
- 五笔GCFF
- 五行火
(1)(动)到:~今|~此|~死不屈。
(2)(动)至于:甚~。
(3)(副)极;最:~迟|~毒|~理|~亲|~上|~圣|~孝|~仁。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3
- 繁体義
- 五笔YQI
- 五行木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
与仁至义尽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