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鼓
拼音: | kuà gǔ |
注音: | ㄎㄨㄚˋ ㄍㄨˇ |
跨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腰鼓。在腰间系一长圆形的小鼓,且行且击,演奏诸种鼓调。跨,用同"挎"。
引证解释:
⒈ 腰鼓。在腰间系一长圆形的小鼓,且行且击,演奏诸种鼓调。跨,用同“挎”。
引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过会》:“过会者,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槓箱、官儿、五虎棍、跨鼓、花鈸……之类,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庙会等,随地演唱,观者如堵。”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十七章:“香会很多……传统的巧炉圣会,还有秧歌会,高跷会,什不闲,跨鼓花钹。”
国语词典:
系于腰间长圆形的鼓。
网络解释:
跨鼓
字义分解
- 拼音kuà
- 注音ㄎㄨㄚˋ
- 笔划13
- 繁体跨
- 五笔KHDN
- 五行木
(1)(动)抬起一只脚向前或向左右迈(一大步)。
(2)(动)两脚分在物体的两边坐着或立着:~在马上|铁桥横~长江两岸。
(3)(动)超越一定数量、时间或地区等界限:~年度|~地区|~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