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á bā gǔ |
注音: | 一ㄚˊ ㄅㄚ ㄍㄨˇ |
牙巴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牙床骨。参见“牙牀”。
引《醒世姻缘传》第五二回:“狄希陈吓的那脸蜡滓似的焦黄,战战的打牙巴骨,回不上话来。”
刘建安《白莲湖》:“她望着那热闹的场合已经气得直咬牙巴骨。”
网络解释:
牙巴骨
- 1、俩人只穿了贴身的土布小褂子,冻得牙巴骨哒哒敲打成一片。
- 2、不过,虽然有人不爽,但孔雀可乐坏了,整个抱着酒壶,嘴咧的都包不住牙巴骨了,一见到君傲行就忍不住夸赞“不错,不错,果然是块做流氓的材料,哈哈……”。
- 3、凌天歪了歪那高挺的鼻梁,两抹鲜红的鼻血留下,他紧紧的咬着牙巴骨,任鼻血从空中落下。
- 4、岩下忠狠狠地咬着牙巴骨,眼里迸出一股冷酷、凶悍的光芒;佘癞头像只乌龟,缩着脑袋,把脖颈夹在肩膀里,满脸畏怯和无奈。
- 5、他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呸呸地吐着嘴里的铁屑,打着牙巴骨说“冻死了,冻死了。
- 6、小北风一个劲地往楼道里灌,把她冻得直打牙巴骨。
字义分解
- 拼音yá
- 注音ㄧㄚˊ
- 笔划4
- 繁体牙
- 五笔AHTE
- 五行木
(1)(名)牙齿:门~|镶~|~医。
(2)(名)特指象牙:~筷|~章。
(3)(名)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
(4)(名)(Yá)姓。
(5)(名)(~子)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 拼音bā
- 注音ㄅㄚ
- 笔划4
- 繁体巴
- 五笔CNHN
- 五行水
(1)(动)盼望:~望|眼~~。
(2)(动)紧贴:~着墙。
(3)(动)粘住:粥~锅了。
(4)(名)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
(5)(动)〈方〉挨着:前不着村;后不~店。
(6)(动)〈方〉张开:眨~。
(7)(名)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
(8)(名)指四川东部。
(9)(名)姓。
(10)(量)气压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百万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11)(量)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骨
- 五笔MEF
- 五行木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gū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