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ér shàng |
注音: | ㄦˊ ㄕㄤˋ |
而上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以上。表示品位、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
引《易·繫辞上》:“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唐韩愈《原道》:“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説长。”
⒉ 以上。表示时间在前的,犹以前。
引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二》:“三代而上之为帝者视其德, 三代而下之为帝者视其才。”
网络解释:
而上
- 1、俯仰之间,客机已腾空而上。
- 2、生活的敏感浸透到生活的隐喻中,往往让人失去语言的表达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对生活的隐喻世界有所感的人并不少,而叙事作家却不多。讲故事需要一种运用语言表达对生命中的微妙音色的感受、突破生活的表征言语织体的能力。生活在言语中,人人都在言语中生活。叙事家是那种能够反向运用语言、进入形而上的文字世界的人。
- 3、历史的重任已经落在我们肩上,我们只有迎难而上,苦干实干,全面奉献自己。
- 4、爱一个人难,为了你迎难而上;想一个人痛,为了你痛并快乐。等一个人累,为了你一切都值。愿为你付出全部,沉醉不知归路!情人节快乐!
- 5、植物装外观从地面而起,数以千计的柴藤将沿着垂直放置的木柱盘旋而上。
- 6、拾阶而上,巨大的石拄众星捧月般支起豪华大屋。执法水平常受质疑,但其建筑气派倒很像衙门。
字义分解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而
- 五笔DMJJ
- 五行金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 拼音shàng,shǎng
- 注音ㄕㄤˋ,ㄕㄤˇ
- 笔划3
- 繁体上
- 五笔HHGG
- 五行金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与而上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