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书
拼音:pàn shū
注音:ㄆㄢˋ ㄕㄨ

判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契约;合同。

引证解释:

⒈ 契约;合同。

《周礼·秋官·朝士》:“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
孔颖达疏:“判,半分而合者,即质剂傅别分支合同,两家各得其一者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券者,束也。明白约束,以备情伪,字形半分,故周称判书。”

国语词典:

合同、契约字据。

网络解释:

判书

  • pàn shū ㄆㄢˋ ㄕㄨ判书(判书)
  • 契约;合同。《周礼·秋官·朝士》:“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 孔颖达 疏:“判,半分而合者,即质剂傅别分支合同,两家各得其一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券者,束也。明白约束,以备情伪,字形半分,故 周 称判书。”
  • 字义分解

    • 拼音pàn
    • 注音ㄆㄢ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UDJH
    • 五行

    (1)(动)分开;分辨:~断。

    (2)(动)显然(有区别):~若两人。

    (3)(动)评定:批~|~卷子。

    (4)(动)判决:审~|~案。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