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卫
拼音:róng wèi
注音:ㄖㄨㄥˊ ㄨㄟˋ

戎卫的意思

词语解释:

禁卫之兵。

引证解释:

⒈ 禁卫之兵。

隋炀帝《隋秦孝王诔》:“蹔輟外藩,入侍天轩。典兹戎卫,仍居纳言。”
《通典·职官十》:“大唐復採旧名,别置领军卫,分为左右。 龙朔二年,改为左右戎卫。 咸亨元年復旧。”

网络解释:

戎卫

'

字义分解

  • 拼音róng
  • 注音ㄖ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DE
  • 五行

(1)(名)兵器;武器:兵~。

(2)(名)军事;军队:~马|~装。

(3)(名)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

(4)(名)姓。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GD
  • 五行

(1)(动)防护;保卫。

(2)(名)明代驻兵的地点;驻军人数比“所”多;后来只用于地名:威海~兵。

(3)(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