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伏的词语
伏剑 fú jiàn
以剑自刎。伏贴 fú tiē
(形)紧贴在上面:墙上的壁纸平整~。伏罪 fú zuì
(1) 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 英 admit one's guilty伏帖 fú tiē
见“伏贴 ”。伏苓 fú líng
1.亦作"伏苓"。即茯苓。菌类植物名。寄生于山林松根,状如块球。中医用以入药。 2.彗星的一种。伏阙 fú què
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伏乞 fú qǐ
向尊者恳求。伏,敬词。伏莽 fú mǎng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伏蛰 fú zhé
隐伏,潜藏。伏吟 fú yín
伏吟,在奇门遁甲的预测中经常会出现。有星伏吟和门伏吟以及值符伏吟凡九星在本宫不动叫星伏吟,门在本宫不动叫门伏吟;六甲值符在本宫不动叫值符伏吟。伏吟利主不利客,伏吟主迟主慢。伏线 fú xiàn
埋下的线索;伏笔。伏羲氏 fú xī shì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伏尸 fú shī
亦作'伏尸'。 谓杀人致死。 尸体倒地。犹言死亡。 倒在地上的尸体。指死者。 伏在尸体上。伏腊 fú là
1.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 2.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3.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伏犀 fú xī
指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旧时迷信者以为显贵之相。伏维 fú wéi
(1) 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 例 伏维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 lie prostrate on the ground伏枥 fú lì
1.亦作"伏历"。2.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 3.喻指养育。 4.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 5.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伏法 fú fǎ
(动)因犯法而被处死。伏羲 fú xī
(1) (2852—2738 B.C.)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古帝,即太昊。《白虎通考》:“三皇者,何谓也?伏羲、神农、燧人也”。按:伏羲,亦作“伏戏”、“皇羲”、“宓牺”、“包牺”。风姓。有胜德。始画八封;造书契;教民佃、渔、畜牧。都陈。相传在位115年,传十五世,凡千二百六十载 英 one of the earliest legendary rulers伏惟 fú wéi
(1) 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 例 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 lie prostrate on the ground凫伏 fú fú
1.像凫一样蜷伏。匐伏 fú fú
伏地;趴伏。峰峦起伏 fēng luán qǐ fú
指山峦高高低低,起伏变化,连绵不断。反吟伏吟 fǎn yín fú yín
古时术数的迷信说法。以人的生辰八字,附会人事,推算吉凶祸福及婚姻成败。发奸摘伏 fā jiān zhāi fú
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私。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吏治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