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虎拒狼
yǐn hǔ jù láng
一ㄣˇ ㄏㄨˇ ㄐㄨˋ ㄌㄤˊ
一般成语
YHJL
动宾式成语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出处:
清·陈天华《猛回头》:“断不可借外洋之兵,那引虎拒狼大下策,劝列位万万莫做。”
语法:
引虎拒狼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引
- 五笔XHH
- 五行土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 拼音hǔ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虎
- 五笔HAMV
- 拼音jù
- 注音ㄐㄩˋ
- 笔划7
- 繁体拒
- 五笔RANG
- 五行木
(1)(动)抵抗;抵挡:抗~|~敌。
(2)(动)拒绝:来者不~|~不执行|~谏饰非。
与引虎拒狼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