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谏饰非
jù jiàn shì fēi
ㄐㄨˋ ㄐ一ㄢˋ ㄕˋ ㄈㄟ
常用成语
拒諫飾非
JJSF
联合式成语
谏;不能读作“jiǎn”。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谏;不能写作“贱”。
成语意思
- 1、自朝廷用王安石为相,变易祖宗制度,专以聚敛为急,拒谏饰非,驱忠立佞。
- 2、而反观中国古代的许多昏暴之君,之所以败国亡家,也往往与朝纲独断、拒谏饰非有一定关系。
- 3、商纣拒谏饰非,残害忠良,使得朝中大臣、贵族以及诸侯和周边方国也都离心离德。
- 4、拒谏饰非结果是小缺点成为大错误,甚至会断送了企业。
- 5、唐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导致国亡家灭为鉴,“开怀抱,纳诤谏”。
- 6、敝人不是没有开导他,可此人拒谏饰非,让人无法从中周旋,那么就只能认真查询,来个骑驴觅驴。
字义分解
- 拼音jù
- 注音ㄐㄩˋ
- 笔划7
- 繁体拒
- 五笔RANG
- 五行木
(1)(动)抵抗;抵挡:抗~|~敌。
(2)(动)拒绝:来者不~|~不执行|~谏饰非。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飾
- 五笔QNTH
- 五行岁
(1)(动)装饰:修~。
(2)(名)装饰品:首~|衣~。
(3)(动)掩饰:~词。
(4)(动)扮演:她在《渴望》里~刘慧芳。
与拒谏饰非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