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眦之忿
  • 【拼音】:  

    yá zì zhī fèn

  • 【注音】:  

    一ㄚˊ ㄗˋ ㄓ ㄈㄣˋ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睚眥之忿

  • 【简拼】:  

    YZZF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

  •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此诸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眦之忿,滥入党中。”

  • 语法:

    睚眦之忿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近义词:

    睚眦之恨睚眦之怨睚眦之隙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ㄚ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HDFF
    • 五行

    (名)〈书〉眼角。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HHXN
    • 五行

    (名)上下眼睑的接合处;靠近鼻子的叫内眦;靠近两鬓的叫外眦。通称眼角。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fèn
    • 注音ㄈㄣˋ
    • 笔划8
    • 繁体忿
    • 五笔WVNU
    • 五行

    (1)同“”:~怒|~恨|~詈|~恚。

    (2)见〔不忿〕、〔气不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