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之宝
  • 【拼音】:  

    xī shì zhī bǎo

  • 【注音】:  

    ㄒ一 ㄕˋ ㄓ ㄅㄠˇ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稀丗之寳

  • 【简拼】:  

    XSZB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正音】:  

    之;不能读作“zī”。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之;不能写作“知”。

  • 成语意思

  • 解释:

    稀世:世上稀有。世上稀有的珍宝。

  • 出处:

    宋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当时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父子图障卷簇,家藏户宝,为稀世之珍。”

  • 语法:

    稀世之宝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 示例:

    何力力《落日夏威夷》:“难道你不希望我们中国人的艺术品在外国人眼里被看作稀世之宝吗?”

  • 英语:

    an extremely rare treasure

  • 近义词:

    无价之宝价值连城

  • 反义词:

    鸡毛蒜皮

    • 1、但见这美玉,宝光闪烁,雕镂精巧,确是稀世之宝哇!
    • 2、经交涉,中国的两件稀世之宝终于合浦珠还了。
    • 3、她伤心哭泣,就象是失去了世上女子曾经获得过的一件稀世之宝那样。
    • 4、朋友的确是稀世之宝,他们让你高兴,鼓励你去取得成功。
    • 5、时光流逝,人事更替,这些稀世之宝终于成了什么呢? 
    • 6、天理昭彰,这帮贼人们不曾料想,此番游历,为师与你师祖发现了一件稀世之宝,就藏在为师的腰带之中,这件救命的宝贝乃是一株‘还阳草’。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QDH
    • 五行

    (1)(形)稀疏。

    (2)(形)事物出现得少。

    (3)(形)含水多;薄:~释|~少。

    (4)(形)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烂。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NV
    • 五行

    (1)(名)人的一辈子:一生一~.

    (2)(名)有血统关系的人相传而成的辈分:第十~孙。

    (3)(名)一代又一代:三代祖传~医。

    (4)(名)指有世交关系:~兄。

    (5)(名)时代:近~|当~。

    (6)(名)社会;人间:问~|~道。

    (7)(名)姓。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bǎo
    • 注音ㄅㄠ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GYU
    • 五行

    (1)(名)珍贵的东西:献~|~塔|~物|粮食是~中之~。

    (2)(形)珍贵的:~刀|~卷|~眷|~典|~剑。

    (3)(名)旧时的一种赌具;方形;多用牛角制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参看〔压宝〕。

    (4)敬辞;旧时用于称别人的家眷、铺子等:~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