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聋发聩
  • 【拼音】:  

    zhèn lóng fā kuì

  • 【注音】:  

    ㄓㄣˋ ㄌㄨㄥˊ ㄈㄚ ㄎㄨㄟ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振聾發聵

  • 【简拼】:  

    ZLFK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正音】:  

    聩;不能读作“ɡuì”。

  • 【年代】:  

    近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 【辩形】:  

    振;不能写作“震”。

  • 成语意思

  • 解释: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 语法:

    振聋发聩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示例:

    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振聋发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 英语:

    rouse the deaf and awaken the unhearing

  • 近义词:

    醍醐灌顶震耳欲聋

  • 反义词:

    装聋作哑

    • 1、昨天又听了一场名家做的报告,既有现身说法,生动的事例,也不乏振聋发聩的哲理,听得感动,顿时觉得浑身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似乎就要立即出发,要去朝一个宏伟的目标去努力。
    • 2、惊天霹雳,振聋发聩。文章,当一读为快。
    • 3、一个人会突然想通一件事,如醍醐灌顶,如振聋发聩,从此境界大不相同。这或许跟时间有关系,也或许跟阅历有关系,但不到那个节点,无论别人如何苦口婆心,都无法消除困顿。所以给别人提意见,不必着急上火,他需要的或许不是建议,他需要的其实是时间。
    • 4、这振聋发聩的声音一直萦绕于我的耳际。
    • 5、他的一番话,气冲牛斗,振聋发聩
    • 6、原来大裤衩的学名这么如雷贯耳,振聋发聩

    字义分解

    • 拼音zhèn
    • 注音ㄓㄣ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RDFE

    (1)(动)救济。

    (2)(动)摇动;挥动。

    (3)(动)奋起:~奋|~作。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DXBF
    • 五行

    (形)耳朵听不见声音或听觉迟钝。

    • 拼音fā,fà
    • 注音ㄈㄚ,ㄈㄚˋ
    • 笔划5
    • 繁体發、髮
    • 五笔NTCY
    • 五行

    1.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2.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3.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4. 散开,分散:发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6.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7.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9.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10. 开始动作:发动。

    11.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 拼音kuì
    • 注音ㄎㄨㄟ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BKHM
    • 五行

    (形)〈书〉聋:发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