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gōng zì pò
ㄅㄨˋ ㄍㄨㄥ ㄗˋ ㄆㄛˋ
常用成语
BGZP
紧缩式成语
破;不能读作“pè”。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攻;不能写作“功”。
成语意思
解释: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出处:
唐 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语法:
不攻自破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漏洞太多,不堪一击。
示例:
郢都无主,不攻自破。(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
英语:
fall to the ground without beingattacked
俄语:
отпадáть самó собóй
日语:
攻(せ)めなくても自分からくずれる,反論(はんろん)しなくても自分から破産(はさん)する
其他:
<法>se disloquer,se désagréger sans être attaqué
近义词:
反义词:
- 1、我军围城时,敌军内部哗变,不攻自破了。
- 2、只要参透机关,他的弥天大谎就不攻自破了。
- 3、曹操切断袁绍的运粮之道,袁绍的军队便不攻自破了。
- 4、事实既已水落石出,谣言当然不攻自破。
- 5、关于小李偷了西瓜的谣言很快就不攻自破了。
- 6、在众所周知的事实面前,谎言不攻自破。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7
- 繁体攻
- 五笔ATY
- 五行木
(1)(动)攻打(跟‘守’相对):围~|~城|~下敌人的桥头堡。
(2)(动)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之。
(3)(动)致力研究;学习:他是专~地质学的。
- 拼音zì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自
- 五笔THD
- 五行火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与不攻自破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