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之感
jīn xī zhī gǎn
ㄐ一ㄣ ㄒ一 ㄓ ㄍㄢˇ
生僻成语
JXZG
偏正式成语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昔;不能写作“惜”。
成语意思
解释:
从今天的现实回忆过去的事。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4回:“诸旧好俱在,谭孝若已作古人。今昔之感,凄怅莫状。”
语法:
今昔之感偏正式;作宾语;表示对世事的感慨。
示例:
经过大半生的风风雨雨,到了老年,他反而有一种今昔之感,可又能对谁说呢?
英语:
the feeling about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
- 1、经过大半生的风风雨雨,到了老年,他反而有一种今昔之感,可又能对谁说呢?
- 2、二人临风凭吊,不胜盛衰今昔之感。
- 3、风物依然,鸿干已死,不胜今昔之感。
- 4、一回首间,遽有今昔之感,不必谓志士之光阴短、而劳人之岁月长也。
- 5、偶然的机会,来到了50年前居住的地方,旧地重游,不胜今昔之感。
- 6、莲生见小红只穿一件月白竹布衫,不施脂粉,素净异常;又见房中陈设一空,殊形冷落,只剩一面着衣镜,为敲碎一角,还嵌在壁上,不觉动了今昔之感,浩然长叹。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4
- 繁体今
- 五笔WYNB
(1)(名)现在;现代(跟“古”相对):当~|~人|厚~薄古。
(2)(名)当前的(年、天及其部分):~天|~晨|~春。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今昔之感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