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声
mǐ mǐ zhī shēng
ㄇ一ˊ ㄇ一ˊ ㄓ ㄕㄥ
一般成语
靡靡之聲
MMZS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同“靡靡之音”。
出处:
《南史·宋纪中·前废帝》:“事毕,将奏靡靡之声。”
语法:
靡靡之声作主语、宾语;指庸俗音乐。
示例:
现代流行乐曲不乏靡靡之声
英语:
coaxing tune
近义词:
- 1、靡靡之声飘然而起,余音绕梁之感不绝于耳,此时此刻众人似看见一坐傲然耸立的大山,琴声若隐若现间,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缠绕,宛如神宗腹地一般飘忽不定。
- 2、琴声滑出,不是金戈之声,也不是靡靡之声,而是充斥着一道道简单的音波的曲调。
- 3、火光摇曳间,石台上,靡靡之声在山洞里回荡,原始的欲望像山洪一样爆发。
- 4、和平的时代,靡靡之声蔓延,校园首当其冲。
- 5、平日里,丝竹靡靡之声从这个舞台不断地传到整个酒楼内,众人在就餐时,还能被高雅的音乐熏陶着自己的艺术情操。
- 6、尤其是听到卧室里传来的靡靡之声,他都开始有了反应,不过听到杜克的话,他感觉到了威胁,这个家伙三言两语地如果蛊惑众人听他的,那就不妙了。
字义分解
- 拼音mí,mǐ
- 注音ㄇㄧˊ
- 笔划19
- 繁体靡
- 五笔YSSD
- 五行水
mí
浪费:~费。奢~。
mǐ1.倒下:望风披~。
2.没有:~事不为(什么工作都干)。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靡靡之声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