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躲西逃
dōng duǒ xī táo
ㄉㄨㄥ ㄉㄨㄛˇ ㄒ一 ㄊㄠˊ
一般成语
東躱西逃
DDXT
联合式成语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2回:“这公子左冲右突,那番兵东躲西逃,直杀透番营。”
语法:
东躲西逃作谓语、状语;指惊慌。
示例: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37回:“后来晓得庞妃还要加害,只得东躲西逃。”
近义词:
- 1、雪里红如丧家之犬,东躲西逃十来天,沿途只洗劫了一个小村落。
- 2、这种感觉最明显的恐怕当数王胜了,在上一呼吸间,他还压得楚阳东躲西逃,可是仅仅过了一会儿,王胜就惊骇的发现楚阳整个气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3、赵荷已经疯癫了,不是痴痴傻傻呆呆愣愣的,就是失声尖叫,惊恐的在只有他自己的房间里东躲西逃。
- 4、明兵势弱,不敌清军,早溃不成军,东躲西逃。
- 5、但见那鼠左避右闪,东躲西逃,引得赵虎满屋子乱转,打破砂锅,撞倒水缸,鼠却不肯往外逃走。
- 6、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刘备东躲西逃,闻风丧胆。
字义分解
- 拼音dōng
- 注音ㄉㄨㄥ
- 笔划5
- 繁体東
- 五笔AII
- 五行木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与东躲西逃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