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蚓秋蛇
  • 【拼音】:  

    chūn yǐn qiū shé

  • 【注音】:  

    ㄔㄨㄣ 一ㄣˇ ㄑ一ㄡ ㄕㄜˊ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萅蚓秌虵

  • 【简拼】:  

    CYQS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 出处:

    《晋书 王羲之传论》:“(萧子云)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 语法:

    春蚓秋蛇联合式;作谓语、补语;比喻书法。

  • 示例:

    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宋 苏轼《和孔密州五绝 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

  • 英语:

    awkward calligraphy,with the strokes crawling like an earthworm or snake

  • 近义词:

    春蛇秋蚓

    • 1、那些春蚓秋蛇之作,竟然也能卖钱了。
    • 2、字如春蚓秋蛇,文似地卦天书,别说遣词造句修辞,就是常用的标点符号都常有错,写个请假条也歪歪斜斜。
    • 3、家鸡野鹜同登俎,春蚓秋蛇总入奁。
    • 4、小明的字如同春蚓秋蛇一般。
    • 5、苏某之字,东涂西抹、春蚓秋蛇,焉敢于宋尚书面前班门弄斧?
    • 6、李明的字写得春蚓秋蛇,为此,他受到了同桌的嗤笑。

    字义分解

    • 拼音chūn
    • 注音ㄔㄨㄣ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WJF
    • 五行

    (1)(名)春季;一年的第一季。

    (2)(名)男女情欲:~情。

    (3)(名)姓。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JXHH
    • 五行

    (名)蚯蚓。

    • 拼音qiū
    • 注音ㄑㄧㄡ
    • 笔划9
    • 繁体秋、鞦
    • 五笔TOY
    • 五行

    (1)(名)秋季:深~|~风|~雨。

    (2)(名)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

    (3)(名)指一年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

    (4)(名)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之~。

    (5)(名)姓。

    • 拼音shé,yí
    • 注音ㄕㄜˊ,ㄧ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JPXN
    • 五行

    shé

    1.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1. 〔委(wěi )蛇〕见“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