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
成语意思
解释:
你知道的东西,在不知道人的面前,应该是不知道,所以说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
- 1、实际上,人们敬重的是那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人,而对那些无知妄说、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反倒嗤之以鼻。
- 2、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了解的事,我们最叁缄其口。
- 3、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 4、道不同,不相为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5、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6、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
字义分解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知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1. 古同“智”,智慧。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知之为知之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