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
  • 【拼音】:  

    zhī zhī wéi zhī zhī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五字成语

  • 【简拼】:  

    ZZWZZ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你知道的东西,在不知道人的面前,应该是不知道,所以说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

    • 1、实际上,人们敬重的是那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人,而对那些无知妄说、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反倒嗤之以鼻。
    • 2、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了解的事,我们最叁缄其口。
    • 3、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 4、道不同,不相为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5、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6、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 

    字义分解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

    1. 古同“智”,智慧。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wéi,wèi
    • 注音ㄨㄟˊ,ㄨㄟ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LYI
    • 五行

    wéi

    1.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成为。

    4. 是: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为政。

    6. 被: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wèi

    1.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2. 表目的:为了。为何。

    3.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4. 帮助,卫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