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贻伊戚
  • 【拼音】:  

    zì yí yī qī

  • 【注音】:  

    ㄗˋ 一ˊ 一 ㄑ一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自貽伊戚

  • 【简拼】:  

    ZYYQ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 语法:

    自贻伊戚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审得甄廷诏误用药而死于淫,春花婢醉汇事而死于悔,皆自贻伊戚,无为可抵。(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 近义词:

    自诒伊戚自寻烦恼

    • 1、忽焉至此,自贻伊戚,七百之基,穷于二世。 
    • 2、有些祸殃始料未及没有兆头,悄然而至全无声息,而有的则有迹可循纯属自贻伊戚,究竟难免此一身那一事不得善终!人的“心境”。
    • 3、义昧鹡鸰,奢淫自丧,虽祸由间言,亦自贻伊戚
    • 4、忽焉至此,自贻伊戚,七百年之基,穷于二世。
    • 5、凡有车辆行人过往船艇,自应知程所在之地,即有类岩墙之下,允而预早引避,切勿自贻伊戚,除由本局监视程外,合行布告市民人等一体知照,此布。
    • 6、使其为一己之私自贻伊戚,固无足恤。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HD
    • 五行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CKG
    • 五行

    (1)(动)〈书〉赠送:~赠|馈~。

    (2)(动)〈书〉遗留:~害|~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VTT
    • 五行

    1.  彼,他,她:伊说。伊人(那个人,多指女性)。

    2.  文言助词:下车伊始。伊谁之力?伊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3.  姓。

    • 拼音
    • 注音ㄑㄧ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DHIT
    • 五行

    (1)(名)亲戚。

    (2)(名)姓。

    (3)(形)忧愁;悲伤。

    (4)(名)古代像斧一样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