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ōng míng yī shì
ㄘㄨㄥ ㄇ一ㄥˊ 一 ㄕˋ
常用成语
聰明一丗
CMYS
补充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表示一个人一辈子聪明。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我断不出此事,枉自聪明一世。每日退堂,便将画图展玩,千思万想。”
语法:
聪明一世作谓语、宾语;常与“糊涂一时”连用。
示例:
老舍《骆驼祥子》:“六十九岁的人了,反倒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教一群猴儿王八蛋给吃了。”
近义词:
- 1、你一向精敏过人,这件事却处理成这样,真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啊!
- 2、人人有糊涂的时候;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 3、问题在于麦克莱恩,我认为他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了
- 4、“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如父,然卒听长孙一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 5、顾兄,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 6、这位通古达今的陈宫,聪明一世,却忘了一句古训。
字义分解
- 拼音cōng
- 注音ㄘㄨㄥ
- 笔划15
- 繁体聰
- 五笔BUKN
- 五行金
(1)(动)听觉灵敏:耳~目明。
(2)(形)聪明、智力高、理解力强:~慧。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明
- 五笔JEG
- 五行水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与聪明一世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