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兵必胜
āi bīng bì shèng
ㄞ ㄅ一ㄥ ㄅ一ˋ ㄕㄥˋ
常用成语
哀兵必勝
ABBS
主谓式成语
胜;不能读作“shēnɡ”。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哀”是指悲愤激昂;不是“悲哀”的意思。
成语意思
解释: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语法:
哀兵必胜主谓式;作谓语;用作褒义。
示例:
不,哀兵必胜!不要乐,要哀,何小姐能弹《易水吟》的谱子吗?(《啼笑因缘续集》一0回)
英语:
An oppressed army fighting with desperate courage is sure to win.
近义词:
反义词:
- 1、哀兵必胜,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 2、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哀兵必胜的一个典型例证。
- 3、哀兵必胜!苏联红军终于赶走法西斯。
- 4、所谓哀兵必胜,那也是要建立在哀兵还有一拼的实力上面。
- 5、哀兵必胜,侵略者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
- 6、在古代战争中有许多哀兵必胜的战例。
字义分解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7
- 繁体兵
- 五笔RGWU
- 五行水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
- 拼音bì
- 注音ㄅㄧˋ
- 笔划5
- 繁体必
- 五笔NTE
- 五行水
(1)(副)必定;必然:战~胜;攻~克|~经之路。
(2)(副)必须;一定要:事~躬亲。
与哀兵必胜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