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lù shēng sè
ㄅㄨˋ ㄌㄨˋ ㄕㄥ ㄙㄜˋ
常用成语
不露聲色
BLSS
动宾式成语
露;不能读作“lòu”;色;不能读作“shǎi”。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见“不动声色”(84页)。
成语意思
解释:
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
出处:
清 王韬《淞隐漫录 蓟素秋》:“女知为所绐,特不知何人设此坑阱。女固黠,不露声色,静以待之。”
语法:
不露声色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不让自己感情流露。
示例:
你看它,埋没地下,不露声色,生命的每一秒种都在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苦斗。(曹石《根的情操》)
英语:
without letting one's feelings show
俄语:
не покáзывать виду
日语:
もの音(おと)も形跡(けいせき)も現(あらわ)さない,声にも表情(ひょうじょう)にも出さない
其他:
<法>ne pas laisser paraǐtre ses sentiments
近义词:
反义词:
- 1、他虽然很生气,但却不露声色。
- 2、他不露声色地坐下,拿出他的望远镜,向别处观望。
- 3、柯帕乌德在不露声色地收买所有小户的股票。
- 4、小蒋已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他却不露声色。
- 5、他一直不露声色,甚至不眨一下眼皮。
- 6、汤姆说这一笑话时,丝毫不露声色。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7
- 繁体聲
- 五笔FNR
- 五行金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与不露声色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