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昨夜虽三五
水调歌头·昨夜虽三五
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
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
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表里一壶天。
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
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
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
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怅未了尘绿。
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

作者简介

李曾伯
李曾伯 宋代诗人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此花迥绝他花,湘中不减吴中盛。
疑从太华,分来岳麓,根荄玉井。
炬列千红,盖擎万绿,织成云锦。
向壶天清暑,风梳露洗,尘不染、香成阵。
好似一番雨过,似轻鬟、晚临妆镜。
阿环浴罢,珠横翠乱,芳肌犹润。
载月同游,隔花共语,酒边清兴。
问六郎、凝伫多时,公不饮、俗几甚。
懒上巍楼,楚江一望天无际。
漫游萍寄。
莫挽东流水。
一片秋光,直到山阴里。
人还记。
戍边归未。
更忆鲈鱼美。
天目山房,洪崖老仙,亲授一灯。
自檄草参筹,宾筵领袖,鼎梅助味,省闼权衡。
华国文章,立朝风力,犹有老成人典刑。
如公样,盍夜趋宣室,昼对延英。
乘轺惠我湘民。
作翼轸中间一福星。
正千艘漕玉,张颐西峤,单车把绣,将指南闽。
过阙留中,历阶而上,方值汉朝更化新。
南中事,若君王问及,老弗能胜。
记当年、虏压顺昌城,直欲付靴尖。
赖君家乃祖,笑麾白羽,净洗腥膻。
荆州甘棠蔼蔼,浓墨宇犹鲜。
少出拿云手,整顿青毡。
好个嫩凉天气,想闻鸡听雁,意气犹忺。
看相将喜事,眉色已黄占。
祝君龄、有如此酒,举金罍、须放十分添。
还知否,封侯事业,正在华颠。
仿离骚、览揆度新讴,空云霭乌丝。
把长庚才调,小施筹笔,犹处囊锥。
鸾枳鸂滩发轫,指日问朝衣。
雪片梅花外,已露南枝。
休羡汉疏晋阮,记当年楚产,同是家儿。
怅岁华如许,同官复同时。
引宫商、细赓郢唱,向樽前、谁为一歌之。
蓬壶侣,长春不老,有美人兮。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