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四韵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作者简介

余光中
余光中 诗人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永恒,刹那,刹那,永恒等你,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浆,在木兰舟中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的悬着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步雨後的红莲,翩翩,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小时候的仲夏夜啊稚气的梦全用白纱来裁缝圆顶的罗帐轻轻地斜下来星云的纤洞细孔仰望着已经有点催眠而捕梦之网总是密得飞不进一只嗜血的刺客----黑衫短剑的夜行者只好在外面嘤嘤地怨吟却竦得放进月光和树影几声怯怯的虫鸣里一缕禅味的蚊香招人入梦,向幻境蜿蜒----一睁眼赤红的火霞已半床。
大哉此镜看我立其湄竟无水仙之倒影想花已不黏身光已畅行比丘尼如果青钟铜扣起听一些年代滑落苍苔自盘得的圆颅塔顶是印度的云塔顶是母亲启古灰匣可窥我的脐带联系的一切曾经母亲在此母亲不在此释迦在此释迦不在此释迦恒躲在碑的反面佛在唐佛在敦煌诺佛就坐在那婆罗树下在摇篮之前棺盖之後而狮不吼而钟不鸣而佛不语数百级下女儿的哭声唤我回去回後半生。
问我乐不思蜀吗?
不,我思蜀而不乐十八根竹骨旋开成一把素扇那清瘦的蜀人用浑圆的字体为我录一阕〈临江仙〉,金人所填辗转托海外的朋友代赠说供我「聊拂残暑」,看落款日期是寅年的立秋,而今历书说,白露都开始降了挥着扇子,问风,从何处吹来?
从西子湾头吗,还是东坡的故乡?
眺望海峡,中原何尝有一发?
当真,露,从今夜白起的吗?
而月,当真来处更分明?
原非蜀人,在抗战的年代当太阳旗遮暗了中原的太阳夷烧弹闪闪炸亮了重庆川娃儿我却做过八?挖过地瓜,抓过青蛙和萤火一场骤雨过後,拣不完满地银杏的白果,像温柔的桐油灯光烤出香熟的哔哔剥剥夏夜的黄葛树下,一把小蒲扇轻轻摇撼满天的星斗在我少年的盆地嘉陵江依旧日夜在奔流,回声隐隐犹如四声沈稳的川话四十年後仍流在我齿唇四十年後每一次听雨滂沱落在屋後的寿山那一片声浪仍像在巴山君问归期,布谷都催过多少遍了海峡寂寞仍未有归期,恰似九百年前,隔着另一道海峡另一位诗人望白了须发想当日,苏家的游子出川乘着混茫的大江东去滚滚的浪头永远不回头而我入川才十岁,出川已十八同样的滔滔送我,穿过巴峡和巫峡同样是再也回不了头,再回头还有岸吗,是怎样的对岸?
挥着你手题的细竹素扇在北回归线更向南,夏炎未残说什麽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对着货柜船远去的台海深深念一个山国,没有海岸敌机炸後的重庆文革劫罢的成都少年时我的天赋剑阁和巫峰锁住问今日的蜀道啊行路有多难?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