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皎月亦长有
水调歌头·皎月亦长有
皎月亦长有,今夜独娟娟。
浮云万里收尽,人在水晶奁。
矫首银河澄澈,搔首金风浩荡,毛发亦冷然。
宇宙能空阔,磨蚁正回旋。
倩渔翁,撑舴艋,柳阴边。
垂纶下饵,须臾钓得两三鲜。
唤客烹鱼酾酒,伴我高吟长啸,烂醉即佳眠。
何用骖鸾去,已是地行仙。

作者简介

吴潜
吴潜 宋代诗人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试马东风,且来问、南枝消息。
正小墅、几株斜倚,数花轻拆。
自有山中幽态度,谁知世上真颜色。
叹君家、五岭我双溪,俱成客。
长塞管,孤城笛。
天未晓,人犹寂。
有几多心事,露清月白。
好把寒英都放了,莫教春讯能占得。
问竹篱、茅舍景如何,惟渠识。
十年三过苏台路。
还又是、匆匆去。
迅景流光容易度。
鹭洲鸥渚,苇汀芦岸,总是消魂处。
苍烟欲合斜阳暮。
付与愁人砌愁句。
为问新愁愁底许。
酒边成醉,醉边成梦,梦断前山雨。
二十年前,君王东顾,诏牧此州。
念昔时豪杰,犹难辟阖,如金老大,却更迟留。
四载相望,三春又半,邂逅劭农得纵游。
田畴事,是桑条正长,麦含初抽。
悠悠。
身世何求。
算七十迎头合罢休。
谩绕堤旌纛,牵连鷁棹,喧天鼓吹,断送龙舟。
翠巘层边,碧云堆处,一担担来天外愁。
如何好,且同斟绿醑,自课清讴。
玛瑙冈头,左酾酒、右持螯食。
怀旧处,磨东冶剑,弄清溪笛。
望里尚嫌山是障,醉中要卷江无滴。
这一堆、心事总成灰,苍波客。
叹俯仰,成今昔。
愁易揽,欢难觅。
正平芜远树,落霞残日。
自笑频招猿鹤怨,相期早混渔樵迹。
把是非、得失与荣枯,虚空掷。
要相逢。
恰相逢。
画舫朱帘脉脉中。
霎时烟霭重。
怨东风。
笑东风。
落花飞絮两无踪。
分付与眉峰。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