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云歌
卿云歌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圣贤,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卿云歌译文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卿云灿烂如霞,瑞气缭绕呈祥。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日月光华照耀,辉煌而又辉煌。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上天至明至尊,灿烂遍布星辰。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日月光华照耀,嘉祥降于圣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日月依序交替,星辰循轨运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四季变化有常,万民恭敬诚信。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鼓乐铿锵和谐,祝祷上苍神灵。

迁于圣贤,莫不咸听。帝位禅于贤圣,普天莫不欢欣。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鼓声鼚鼚动听,舞姿翩翩轻盈。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精力才华已竭,便当撩衣退隐。

卿云灿烂如霞,瑞气缭绕呈祥。 日月光华照耀,辉煌而又辉煌。 上天至明至尊,灿烂遍布星辰。 日月光华照耀,嘉祥降于圣人。 日月依序交替,星辰循轨运行。 四季变化有常,万民恭敬诚信。 鼓乐铿锵和谐,祝祷上苍神灵。 帝位禅于贤圣,普天莫不欢欣。 鼓声鼚鼚动听,舞姿翩翩轻盈。 精力才华已竭,便当撩衣退隐。

卿云歌注解

1
卿云:一种彩云,古以为祥瑞的象征。卿,通“庆”。
2
糺:即“纠”,结集、连合;缦缦,萦回舒卷貌。
3
旦复旦:谓光明又复光明。旦,明亮。
4
明明:明察。
5
弘:大,光大。
6
从经:遵从常道。
7
允诚:确实诚信。
8
论乐:论,通“伦”,有条理、有次序;论乐,器乐演奏整齐和谐。
9
配:祭祀中的配飨礼。
10
迁:禅让。
11
鼚:鼓声。
12
轩乎:翩然起舞貌。指让贤退隐。褰裳,撩起下衣。

卿云歌赏析

《卿云歌》,相传是舜禅位于禹时,同群臣互贺的唱和之作。始见旧题西汉伏生的《尚书大传》。据《大传》记载:舜在位第十四年,行祭礼,钟石笙筦变声。乐未罢,疾风发屋,天大雷雨。帝沉首而笑曰:“明哉,非一人天下也,乃见于钟石!”即荐禹使行天子事,并与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云云。钟石变声,暗示虞舜逊让;卿云呈祥,明兆夏禹受禅。这一传说故事,充满了奇异神话色彩,《卿云歌》的主题,则反映了先民向往的政治理想。 全诗三章,由舜帝首唱、八伯相和、舜帝续歌三部分构成。君臣互唱,情绪热烈,气象高浑,文采风流,辉映千古。

首章是舜帝对“卿云”直接的赞美歌唱。关于“卿云”之名,《史记·天官书》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见,喜气也。”在古人看来,卿云即是祥瑞之喜的象征。“卿云烂兮,糺缦缦兮”,若云若烟,卿云灿烂,萦回缭绕,瑞气呈祥;这祥瑞之兆,预示着又一位圣贤将顺天承运受禅即位。“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更明显寓有明明相代的禅代之旨。圣人的光辉如同日月。他的受禅即位,大地仍会像过去一样阳光普照、万里光明。这与其说是舜帝的歌唱,毋宁说是万民的心声和愿望。

次章是“八伯”的和歌。八伯者,畿外八州的首领。这里当指舜帝周围的群臣百官。舜帝首唱“卿云”,八伯稽首相和:“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他们进而赞美上天的英明洞察,把执掌万民的大任,再次赋予一位至圣贤人。这里对“明明上天”的赞美,也是对尧舜美德的歌颂。《尚书·尧典》有云:“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而今者虞舜,效法先圣,荐禹于天,以为后嗣。没有尧舜的美德,就没有禅让的美谈。尧舜之举比起明明上天,更值得称颂。

舜帝的赓歌,则表达了一位圣贤的崇高境界和伟大胸怀。十二句可分三层。前四句以“日月有常,星辰有行”作比,说明人间的让贤同宇宙的运行一样,是一种必然的规律。只有遵循这种规律,才能使国家昌盛,万民幸福。中四句叙述“迁于贤圣”的举动,既顺从天意也符合民心。可谓普天之下,莫不欢欣。最后四句表现了虞舜功成身退的无私胸怀:“鼚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已竭,褰裳去之。”正当人们击鼓鸣钟、载歌载舞,欢呼庆贺夏禹即位之时,自感“精华已竭”的虞舜,却毫无声息地泰然“褰裳去之”。只此两句,一位崇高伟大的圣贤形象,便跃然纸上。

尧、舜禅让,载于《尚书》,《卿云》之歌,流传秦季。而尧、舜均属传说人物,舜歌《卿云》,颇难征信。很可能这是身处战国、秦季乱世,目睹争夺劫杀,而向往礼让治世者的代拟之作。不过,自战国、秦汉以来,禅让传说和《卿云》之歌,代代相传,深入人心,对形成以礼让为美德的民族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柳诒徵论“唐虞之让国”时写道:“吾民初非不知竞争,第开化既早,经验较多,积千万年之竞争,熟睹惨杀纷乱之祸亡无已,则憬然觉悟,知人类非相让不能相安,而唐、虞之君臣遂身倡而力行之。后此数千年,虽曰争夺劫杀之事不绝于史策,然以逊让为美德之意,深中于人心,时时可以杀忿争之毒,而为和亲之媒。故国家与民族,遂历久而不敝”(《中国文化史》)。这对认识《卿云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颇有启发。

在艺术上,《卿云歌》辞藻华美,意境超迈,孕育骚赋句法,足可与《诗》之《雅》、《颂》媲美。

作者简介

佚名
佚名 宋代诗人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葛不连蔓棻台台。
我君心苦命更之。
尝胆不苦甘如饴。
令我采葛以作丝。
女工织兮不敢迟。
弱于罗兮轻霏霏。
号絺素兮将献之。
越王悦兮忘罪除。
吴王叹兮飞尺书。
增封益地赐羽奇。
机杖茵蓐诸侯仪。
群臣拜舞天颜舒。
我王何忧能不移。
饥不遑食四体疲。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好像都是古代的遗物这儿的植物成了矿物主干是青铜,技桠是铁丝连叶子也是铜绿的颜色在古色古香的庭院冬不受寒,夏不受热用紫檀和红木的架子更显示它们地位的突出其实它们都是不幸的产物早已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在各式各样的花盆里受尽了压制和委屈生长的每个过程都有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任人摆布,不能自由伸展一部分发育,一部分萎缩以不平衡为标准残缺不全的典型,像一个个佝楼的老人,夸耀的就是怪相畸形有的挺出了腹部,有的露出了块根留下几条弯曲的细枝芝麻大的叶子表示还有青春像一群饱经战火的伤兵支撑着一个个残废的生命但是,所有的花木都要有自己的天地根须吸收土壤的营养枝叶承受雨露和阳光自由伸展发育正常在天空下心情舒畅接受大自然的爱抚散发出各自的芬芳如今却一切都颠倒少的变老、老的变小为了满足人的好奇标榜养花人的技巧柔可绕指而加以歪曲草木无言而横加斧刀或许这也是一种艺术却写尽了对自由的讥嘲。
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它以难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