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竹一篇七章
有竹一篇七章
有竹斯竿,于阁之前。
君子秉心,惟其贞坚兮。
有竿斯竹,于阁之侧。
君子秉操,惟其正直兮。
彼蔚者竹,萧其森矣。
有开者閤,宛其深矣。
回檐幽砌,如翼如齿。
冬之宵,霰雪斯瀌。
我有金炉,熹其以歊。
夏之日,炎景斯郁。
我有珍簟,凄其以栗。
彼纷者务,体其豫矣。
有旨者酒,欢其且矣。
友僚萃止,跗萼载韡。
彼美公之姓兮,那欤应积庆兮,期子惟去之柄兮。

作者简介

萧颖士
萧颖士 唐代诗人

萧颖士(717~768年),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唐朝文人、名士。萧高才博学,著有《萧茂挺集》。门人共谥“文元先生”。工于书法,长于古籀文体,时人论其“殷、颜、柳、陆,李、萧、邵、赵,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辞,语言朴实;诗多清凄之言。家富藏书,玄宗时,家居洛阳,已有书数千卷。安禄山谋反后,他把藏书转移到石洞坚壁,独身走山南。其文多已散佚,有《萧梁史话》《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辑录有《萧茂挺文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20首,收其文2卷。

萧颖士(717~768年),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唐朝文人、名士。萧高才博学,著有《萧茂挺集》。门人共谥“文元先生”。工于书法,长于古籀文体,时人论其“殷、颜、柳、陆,李、萧、邵、赵,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辞,语言朴实;诗多清凄之言。家富藏书,玄宗时,家居洛阳,已有书数千卷。安禄山谋反后,他把藏书转移到石洞坚壁,独身走山南。其文多已散佚,有《萧梁史话》《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辑录有《萧茂挺文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20首,收其文2卷。
林鸟遥岸鸣,早知东方曙。
波上风雨歇,舟人叫将去。
苍苍前洲日,的的回沙鹭。
水气清晓阴,滩声隐川雾。
旧山劳魂想,忆人阻洄溯。
信宿千里馀,佳期曷由遇。
前程入楚乡,弭棹问维扬。
但见土音异,始知程路长。
寥寥晚空静,漫漫风淮凉。
云景信可美,风潮殊未央。
故人江皋上,永日念容光。
中路枉尺书,谓余琼树芳。
深期结晤语,竟夕恨相望。
冀愿崇朝霁,吾其一苇航。
隆古日以远,举世丧其淳。
慷慨怀黄虞,化理何由臻。
步出城西门,裴回见河滨。
当其侧陋时,河水清且潾。
沧桑一以变,莽然翳荆榛。
至化无苦窳,宇宙将陶甄。
太息感悲泉,人往迹未湮。
瑟瑟寒原暮,冷风吹衣巾。
顾我譾劣质,希圣杳无因。
且尽登临意,斗酒欢相亲。
江有归舟,亦乱其流。
之子言旋,嘉名孔修。
扬于王庭,允焯其休。
舟既归止,人亦荣止。
兄矣弟矣,孝斯践矣。
称觞燕喜,于岵于屺。
彼游惟帆,匪风不扬。
有彬伊父,匪学不彰。
予其怀而,勉尔无忘。
俱飞仍失路,彩服迩清波。
地积东南美,朝遗甲乙科。
客愁千里别,春色五湖多。
明日旧山去,其如相望何。
将泽国,淜腾迎淮甸。
东江输大江,别流从此县。
仙尉俯胜境,轻桡恣游衍。
自公暇有余,微尚得所愿。
拈引间翰墨,风流尽欢宴。
稍移井邑闲,始悦登眺便。
遥岫逢应接,连塘乍回转。
划然气象分,万顷行可见。
波中峰一点,云际帆千片。
浩叹无端涯,孰知蕴虚变。
往游信不厌,毕景方未还。
兰烟霭里,延缘蒲稗间。
势随风潮远,心与闲。
回见出浦月,雄光射东关。
悠然蓬壶事,衰颜。
安得傲吏隐,弥年寓兹山。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