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以目疾不能躬课子侄辈
连日以目疾不能躬课子侄辈
文史三冬足,窥寻究始终。
夜窗捐末事,岁计见深功。
古井家家有,灵泉处处通。
随身具修绠,取给自无穷。

作者简介

李光
李光 宋代诗人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窜流今六载,无复望天朝。
象魏阙云远,宝陀山匪遥。
音书时有继,风义未全凋。
只有猕猴性,年来亦渐调。
别浦征帆速,归宁汉诏温。
青云方得路,白发笑迎门。
欲报慈亲意,难忘圣主恩。
朝回奉温凊,忠孝两能存。
俗轨纷纷正背驰,鉴中白发愧明时。
致身何必营三窟,入仕聊同庇一枝。
故里有怀松菊老,圣朝无用计谋奇。
相从喜有忘形侣,杖屦山樊酒满卮。
犊鼻长挑竹杖头,未能免俗想清流。
西来谁遣青禽至,仙去还乘白鹤游。
天上欢娱才瞬息,人间恩爱漫绸缪。
穿针乞巧真儿戏,曝腹庭中更可羞。
荆棘林中蛇虺惊,悬知不作凤雏鸣。
维熊已误传佳梦,得女犹能继颂声。
贫贱预求梁氏婿,才情敢擅谢娘名。
囊中幸自全无物,更觉新来分外清。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