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腾山人
送杨腾山人
胸中万卷书,不如一囊钱。
不见杨夫子,岁晚走道边。
夜归空床卧,两手摩涌泉。
窗前雪花落,真火中自然。
涣然发微润,飞上昆仑颠。
霏霏雨甘露,稍稍流丹田。
闭目内自视,色如黄金妍。
至阳不独凝,当与纯阴坚。
一穷百不遂,此事终无缘。
君看抱朴子,共推古神仙。
无钱买丹砂,遗恨盈尘编。
归去守茅屋,道成要有年。

作者简介

苏辙
苏辙 宋代诗人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少年读书处,寒夜冷无火。
老来百事慵,炙背但空坐。
眼昏愁细书,把卷惟恐卧。
寒衣补故褐,家酿熟新糯。
微微窗影斜,暧暧云阴过。
昏然偶成寐,鼻息已无奈。
儿童更笑呼,书册正前堕。
衰懒今自由,不复问冬课。
灯光欲凝不惊风,月色初睛若发蒙。
羁客不眠诗未就,游人半醉夜方中。
荒城熠耀相明灭,野水芙蓉乱白红。
知欲访僧同寂寂,应怜病懒畏烛烛。
宿雨初干试火城,端居无计伴游行。
厌看门外繁星动,想见僧窗一点明。
老罢逢春无乐事,梦回孤枕有乡情。
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
李叟仙居仍近市,黄公道院亦依城。
定应昔日山林地,未有今时鸡犬声。
白鹤翻飞终不返,黄冠憔悴只躬耕。
试従车骑寻遗迹,恐有居人解养生。
君言山上泉,定有何功德。
热尽自清凉,苦除即甘滑。
颇遭游人病,时取破匏挹。
烦恼虽云消,凛然终在臆。
怜君古木依岩槁,西江饮尽须弥倒。
野花幽草亦何为,崄韵高篇空自恼。
万点浮溪辄长叹,一枝过岭仍夸早。
拾香不忍游尘污,嚼蕊更怜真味好。
道人遇物心有得,瓦竹相敲缘自扫。
谁知真妄了不妨,令我至今思琏老。
妙明精觉昔未识,但向闲窗看诗草。
浮云时起鸟四飞,毕竟安能乳清昊。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