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望夜闻影灯之盛斋中孤坐因写所怀
正月望夜闻影灯之盛斋中孤坐因写所怀
汉家太一昏祠日,宝炬神灯遍京室。
仁寿先从殿里开。
织阿正傍楼前出。
传闻陌上乐康年,宝骑如龙人若仙。
骖驔始见斗城曲,烂熳还逢星汉边。
妍歌巧笑競赓续,万状晶荧夺人目。
洛桥罗韈自生尘,楚国香缨不藏烛。
五侯四姓共豪华,况乃经过赵李家。
迷路非关武陵水,添妆祗为寿阳花。
九门启钥光如昼,若个游人不回首。
春宵病客独无悰,挟册焚香坐虚牖。
坐久更阑可奈何,著书自古穷愁多。
钟磬笙竽尽邻里,谁能载酒来相过。

作者简介

宋庠
宋庠 宋代诗人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秘苑仪星地,群英得隽年。
飞綏鲸浦右,供帐斗城偏。
表道槐阴直,凌氛柞影圆。
丛楹开玉宇,华组会琼筵。
湛湛融君渥,渠渠奖士贤。
银珰尊右席,绿帻佑双笾。
饰喜优坊伎,均恩醵礼钱。
沼浮渑酒渌,坻聚舜庖羶。
场迥歌声合,风回舞节妍。
柳疑添绀幄,鹦解啄鸣弦。
臣藿心倾日,需云象在天。
綈囊斋睿什,钿轴照儒篇。
山海有完士,希世无良筹。
偶穿东郭履,遂别野人舟。
不恥篆刻赋,来肩英俊游。
私智甚凫短,尘容若鸱愁。
备员太史氏,补属富民侯。
姑学了官事,何尝分主忧。
日贪斗食利,岁感星躔周。
中都富才彦,方驾若龙虯。
茂先善史汉,平津治春秋。
高文用司马,格五宠虞丘。
间阔路逢葛,缤纷人召邹。
桑羊兴贾竖,安国出缧囚。
汲郑贵交盛,徐陈英藻遒。
况乃天下枢,雄雌来九州。
衣冠径複道,鼓吹出长楸。
席上万钱箸,桥边八列驺。
雍容缓鲁玦,意气拂吴鉤。
咨予良不韪,瓴甓厕珠璆。
吹竽昔已滥,在梁今可尤。
台阁魏舒被,风霜苏季裘。
有志谢轩鹤,无机防海鸥。
恭竢杜陵课,诛茅归故畴。
汉枌遗产接东陂,舒啸行吟失旧期。
岭上孤猿惊别久,山中芳草怨归迟。
鲋波希润宁堪待,龙断求丰忍自欺。
负郭已荒金未佩,天涯浩叹满隆墀。
病馀颇厌肉,欣得僧庐蔬。
僧窗亦明洁,可以观我书。
弟兄冷相对,因著柏酒醉。
酹馀欲拈笔,状乃尔狼狈。
我老固有素,未至形苶具。
其事故可知,宁复论年数。
阿连吾语汝,我计当何取。
学道既无成,何如事农圃。
汉家乱无象,贤才戢鳞翼。
武侯霸王器,隆中事耕殖。
堂堂刘豫州,介绍徐元直。
一闻卧龙誉,三驾荒庐侧。
士为知己用,陈辞薄霄极。
说吴若转丸,抗魏犹卷席。
谈笑驭关张,从容羁梁益。
持邦二纪馀,君臣绝织隙。
浮埃蔽穹壤,大节沦金石。
梁甫不复闻,怀贤涕沾臆。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