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尤延之尚书
挽尤延之尚书
宿留江湖长子孙,行藏节节耐人看。
及为侍从身垂老,欲试平生事转难。
书就仅题前太史,功成方记旧甘盘。
令人长恨经纶意,历事三朝见一斑。

作者简介

陈傅良
陈傅良 宋代诗人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州里谁如此达尊,户庭深静最情敦。
不将尺牍通当路,却枉扁舟访杜门。
每见色温如有属,欲书心槐不能言。
从今若祭枌榆社,好配横塘两献樽。
自为师说竟谁宗,每事持平属此翁。
有志政须名节是,斯文非独语言工。
要令举世人材出,合在前朝行辈中。
安得长年留把柁,后来各与一帆风。
四海王詹事,传家有象贤。
宦情尘滓外,风谊典刑边。
遗爱依前郑,群居得少连。
生平才乐此,一梦涕潸然。
百年弹指顷,群动不遑夕。
娈彼惰游者,长夜浮太白。
豪侠旁无人,卧我楼百尺。
衲子缚禅静,不敢践桑陌。
武夫髀肉满,睥睨侯边隙。
道家求不死,真火养阴赫。
躁人干速化,自点雷门额。
书生苦穿凿,奇字穷鸟迹。
何如吾老农,一雨犁春泽。
相忘与鸡豚,所辨才菽麦。
不闻有孔子,安识由与赤。
纷纷举世士,肝胆自疆场。
老翁捧腹笑,空洞无一积。
有来问时事,请以臆对客。
平生拙状物,出语辄自咍。
久欲颂梅花,恒恐累纸写不该。
羡子年少气豪每,诗筒往往岁一来。
语不惊人生意不止,笔力待尽千松煤。
我以病骥追霜隼,著鞭不上嗔人催。
置诗太息梅困我,恨不纵斧寻条枚。
嗟乎孤山无人老坡死,水边竹外谁低徊。
我尝欲拟禁字体,不道雪月冰琼瑰。
退藏物后独笑傲,奄有岁晚多惊猜。
纷纷自谓好颜色,万彙秃立皆堪哀。
模将此意入诗句,十年未就梅空开。
君诗却怪梅不见,今我内热红生腮。
强随嶮韵终不满,今年又恐坐看落片飞莓苔。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