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重叶梅
生查子·重叶梅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
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
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生查子·重叶梅译文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梅花啊,你在百花开放之前绽开,在寒冷中出现。春寒料峭中,朦胧的月亮总是先照亮梅花。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主人十分喜爱你,不管江妃如何抱怨,也要折下最繁茂的枝头,插进壶中,供人玩赏。

梅花啊,你在百花开放之前绽开,在寒冷中出现。春寒料峭中,朦胧的月亮总是先照亮梅花。 主人十分喜爱你,不管江妃如何抱怨,也要折下最繁茂的枝头,插进壶中,供人玩赏。

生查子·重叶梅注解

1
头上:先。
2
见: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
3
霜月:月色如秋霜。
4
相知:了解我。相,范围副词,在此为“我”之意。
5
春风面:春风中花容。
6
江妃:即梅妃,这里以江妃代梅妃。
7
许:答应,应诺。
8
冰壶荐:即荐给冰壶。冰壶,即玉壶,可用来盛冰或浸花,比喻洁白。进,进献 。

生查子·重叶梅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咏重叶梅的。重叶梅是梅中的奇品,叶重数层,盛开如小白莲,但作者对其形态并未进行描摹,而是突出其不畏严寒的精神,深得咏物词“取形不如取神”之真谛。开头二句写重叶梅雪中独放。言重叶梅不怕风雪严冬,先百花而开放,从容自如,疏疏淡淡,从而突出重叶梅不怕雪虐风威的高尚品格。“霜月”二句写梅花报春。叶梅开于早春,与寒霜冷月相知,在“百花浑未觉春来”的时候,它“先识春风面”,具有先百花而报春的先觉者的独特风神。换头二句写重叶梅深受主人喜爱。言主人对重叶梅情深意重,不论其他花卉如何妒忌、怨恨,主人对重叶梅的喜爱从未动摇过。这两句词除了说明主人爱梅之外,也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重叶梅之美与可贵。如果说以上两句写爱梅,而结尾两句则写供梅。这两句词紧承上句“情意深”三字,对主人爱梅之情做深入具体的描述,言主人把重叶梅最好的花枝折来,插在冰壶水中,供自己和友人玩赏。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宋代诗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
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
前弦后管夹歌钟,才断又重续。
相次藕花开也,几兰邈飞逐。
远水生光,遥山耸翠,霁烟深锁梧桐。
正零瀼玉露,淡荡金风。
东篱菊有黄花吐,对映水、几族芙蓉。
重阳佳致,可堪此景,酒酽花浓。
追念景物无穷。
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
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
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
此时方称情怀,尽拚一饮千钟。
医者索酬劳,那得许多钱物。
只有一个整整,也盒盘盛得。
下官歌舞转凄惶,剩得几枝笛。
观着这般火色,告妈妈将息。
迢迢征路。
又小舸、金陵去。
西风黄叶,淡烟衰草,平沙将暮。
回首高城,一步远如一步。
江边朱户。
忍追忆、分携处。
今宵山馆,怎生禁得,许多愁绪。
辛苦罗巾,揾取几行泪雨。
江头三月清明。
柳风轻。
巴峡谁知还是、洛阳城。
春寂寂。
娇滴滴。
笑盈盈。
一段乌丝阑上、记多情。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