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有勇妇
东海有勇妇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
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
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
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
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
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
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
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
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
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
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
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
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
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

东海有勇妇译文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梁山的倾颓,是因被杞梁妻的恸哭所感动。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这真是深情所在,金石为开啊。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东海有一位勇妇,其英勇之事迹,一点也不比关东为父报仇的贤女苏来卿差。

学剑越处子,超然若流星。她曾向越处子一样的击剑名家学剑,超腾跳跃,快若流星。

损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她为夫报仇,慷慨捐躯,万死不顾。

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她手执雪刃,其精诚可感上苍。

十步两躩跃,三呼一交兵。十步两跃,三呼一击地与仇人交战。

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结果将仇人之头,高悬于城门之上;将仇人之肠肺,用脚践踏为泥。

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以此来报答其夫妻伉俪之情,此举大义粲然,为人称颂。

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北海的李使君,将此事上奏朝廷。

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朝廷下旨免罪,以警风俗。其事迹在东海之畔诸郡厂为传颂。

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从此她的芳名著于《列女传》之中,在史籍上万古流芳。

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汉朝肘,皇帝因缇萦而免了其父淳于公的牢狴之灾。

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战国内,赵国的津吏之女一曲棹歌从而使其父脱了严刑之苦。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由此看来,就是有十个儿子,若都是些不肖之子,也不如一个女中豪杰。

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以前,战国时的刺客豫让,空斩赵襄子之衣,虽有壮心而其事不成。

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春秋时刺杀庆忌的刺客要离,更是为壮土所不齿。

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其妻子儿女又有问罪?竞让他焚死以邀买虚名。

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他们哪里能比得上这位东海的勇妇啊,事成之后,在青史上独擅美名!

梁山的倾颓,是因被杞梁妻的恸哭所感动。 这真是深情所在,金石为开啊。 东海有一位勇妇,其英勇之事迹,一点也不比关东为父报仇的贤女苏来卿差。 她曾向越处子一样的击剑名家学剑,超腾跳跃,快若流星。 她为夫报仇,慷慨捐躯,万死不顾。 她手执雪刃,其精诚可感上苍。 十步两跃,三呼一击地与仇人交战。 结果将仇人之头,高悬于城门之上;将仇人之肠肺,用脚践踏为泥。 以此来报答其夫妻伉俪之情,此举大义粲然,为人称颂。 北海的李使君,将此事上奏朝廷。 朝廷下旨免罪,以警风俗。其事迹在东海之畔诸郡厂为传颂。 从此她的芳名著于《列女传》之中,在史籍上万古流芳。 汉朝肘,皇帝因缇萦而免了其父淳于公的牢狴之灾。 战国内,赵国的津吏之女一曲棹歌从而使其父脱了严刑之苦。 由此看来,就是有十个儿子,若都是些不肖之子,也不如一个女中豪杰。 以前,战国时的刺客豫让,空斩赵襄子之衣,虽有壮心而其事不成。 春秋时刺杀庆忌的刺客要离,更是为壮土所不齿。 其妻子儿女又有问罪?竞让他焚死以邀买虚名。 他们哪里能比得上这位东海的勇妇啊,事成之后,在青史上独擅美名!

东海有勇妇注解

1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用杞梁妻哭倒城墙事。
2
金石:“精诚所加,金石为为。“勇妇者,似即白同时人。当为苏来卿之误。春秋时越国一个女剑侠。参见本集《结客少年场行》注。
3
躩跃:跳跃。
4
掉:悬挂。
5
国门:都城门。
6
蹴:踢也。
7
五藏:即五脏。藏.原作臧,误。
8
伉俪:夫妻。
9
北海:即青州。天宝正午改加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益都县。
10
李使君:使君,原作史君,误。
11
沧瀛:“沧瀛,谓东方海隅之地。又,沧州,景城郡;瀛州,河间郡。与青州北海郡相邻近,似谓其声名播于旁郡也。淳于公。西汉人,为齐太仓令,有罪当刑。系之长安。其有五女,无男。
12
津妾:名娟,赵河津吏之女。
13
豫让:战国时刺客。事见《战国策·赵策》。
14
要离:春秋时吴国刺客。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东海有勇妇赏析

全诗分为四段。“梁山”四句为第一段,是比兴性文字,作为发端。言夫妇之深情可以感动无情的土石。前二句言事,后二句言情。“东海”以下“大义明”以上十四句为第二段,写东海勇妇“捐躯报夫仇”。其义,可比报父仇的苏来卿。其勇,可比战胜妖精白猿公的剑客越处子。“超腾”、“躩跃”、呼喊,斩仇首,抛国门,剖仇腹,踏内脏,皆言其勇。“大义明”与“报夫仇”相呼应。“北海”以下“已光荣”以上六句为第三段,写东海勇妇的义举感动朝野,非但免除了其死罪,而且美誉流传,名列史册。末十四句为第四段,用类比和对比的手法,写东海勇妇义举的突出。她的举动可比脱父于肉刑的淳于缇萦和救父免死刑的津吏女;胜过心有余而力不足,空击仇衣的豫让和为刺庆忌,焚妻子、买虚名、为士所轻的要离。“捐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为全诗之纲,前者言事,后者言情。颂美也是古诗的一种原则,李白乐府诗中,属于颂美的篇章也有不少。如《临江王节士歌》、《司马将军歌》、《东海有勇妇篇》、《秦女休行》,都是以古今烈士、节妇为对象的颂美之作,同样表现了李白个人的人生理想。整体上看,李白乐府诗创作正是上述言志、讽兴为基本的写作原则的一种有宗旨的写作,体现了力求恢复风雅乐流传统的创作理想。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 唐代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
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
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
歌钟乐未休,荣去老还逼。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不散东海金,何争西飞匿。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
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
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
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
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
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
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
北风扬胡沙,埋翳周与秦。
大运且如此,苍穹宁匪仁。
恻怆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
且方白纻停绿水,长袖拂面为君起。
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
玉颜满堂乐未终,馆娃日落歌吹濛。
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
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方,子夜吴歌动君心。
动君心,冀君赏。
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玉钗挂缨君莫违。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