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寄李筠房
甘州·寄李筠房
望涓涓、一水隐芙蓉,几被暮云遮。
正凭高送目,西风断雁,残月平沙。
未觉丹枫尽老,摇落已堪嗟。
无避秋声处,愁满天涯。
一自盟鸥别后,甚酒瓢诗锦,轻误年华。
料荷衣初暖,不忍负烟霞。
记前度翦灯一笑,再相逢、知在那人家。
空山远,白云休赠,只赠梅花。

甘州·寄李筠房译文

看着涓涓流水中的荷花,大翻分被傍晚的云朵所遮蔽。站在高处向远望,西风里孤雁在飞,平沙上残月高挂。不知不觉中,那丹枫树已经完全老了,它飘飘摇摇.让人看到了就难免要为它伤怀。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无法摆脱内心的愁苦情绪。
自从和你分别后,我一直在赋诗饮酒中苦度年华。料想你穿上隐士之服不久,不忍心辜负山水烟霞。记得你我曾在西湖聚会赋词,诗酒唱和,非常愉快。不知道能够在哪里再次重逢。你我今日既都已经隐遁空山,而山中则尽多“自云”,所以自今后如欲两地相赠,以表友情的话,那就赠以梅花吧。

甘州·寄李筠房注解

1
凭高送目:站在高处向远望。
2
断雁:孤雁。
3
丹枫:枫树叶在深秋变得火红。
4
无:没有。
5
避:避开,躲避。
6
愁满天涯:愁延伸到了穴边。
7
诗锦:指吟酒赋诗。
8
料:想来,料想。
9
衣:荷叶编成的衣服。
10
负:辜负。
11
烟霞:山水云链等自然景物。
12
前度:上次,前一次。
13
剪灯一笑:指二人灯下相逢,剪烛夜语。
14
只赠梅花:用陆凯与 范晔 故事

作者简介

张炎
张炎 宋代诗人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暗香千树。
结屋中间住。
明月一方流水护。
梦入梨云深处。
隔冰隔断尘埃。
无人踏碎苍苔。
一似逋仙归后,吟诗不下山来。
乱红自雨,正翠蹊误晓,玉洞明春。
蛾眉淡扫,背风不语盈盈。
莫恨小溪流水,引刘郎、不是飞琼。
罗扇底,从教净冶,远障歌尘。
一掬莹然生意,伴压架酴醿,相恼芳吟。
玄都观里,几回错认梨云。
花下可怜仙子,醉东风、犹自吹笙。
残照晚,渔翁正迷武陵。
碧浮春盖,黄点秋旗,细芳泛月。
露委残钗,烟梳高髻曾戏折。
几度宿寄山房,曲尘云屑。
香入蜂须,蜜房风味应别。
蒭酒浮汤,爱霏霏、粉黄清绝。
嫩苞新子,凭谁香歌五粒。
只怕东风吹尽,长萧萧黄发。
独鹤归来,满庭零乱金雪。
野色一桥分。
活水流云直到门。
落叶堆篱从不扫,开尊。
醉里教儿诵楚文。
隔断马蹄痕。
商鼎熏花独自闻。
吟思更添清绝处,黄昏。
月白枝寒雪满村。
天净雨初晴。
秋清人更清。
满吟窗、柳思周情。
一片香来松桂下,长听得,读书声。
闲处卷黄庭。
年年两鬓青。
佩芳兰、不系尘缨。
傍取溪边端正月,对玉兔、话长生。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