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沙溪·游花溪
浣沙溪·游花溪
十里花溪曲水幽。
回栏画阁叠波浮。
曾经珠履话风流。
终古繁华归落照,如今烽火满平畴。
人间无处避尘忧。

作者简介

陈逸云
陈逸云 诗人

陈逸云(1908—1969),字山椒,女,东莞茶山陈屋村人。自幼喜男装。初中毕业后,仅读一年师范,即越级考上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1927年,毕业于法科系,任国民党广州党部干事兼《国民日报》记者。曾参与组织女权运动大同盟,随北伐军抵武汉,任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党务科长。1928年辞军职,任上海市妇运会主席、国民党南京市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妇女部长。1929年11月,任国民政府司法院秘书。l932年,考取官费留学美国密西根大学,1936年取得市政管理硕士学位。学成归国,任铁道部专员,主编《铁道月刊》。同年,日军犯绥远,傅作义率部抗击,得到全国人民声援,她被推为妇女代表,随慰问团到塞外劳军。

陈逸云(1908—1969),字山椒,女,东莞茶山陈屋村人。自幼喜男装。初中毕业后,仅读一年师范,即越级考上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1927年,毕业于法科系,任国民党广州党部干事兼《国民日报》记者。曾参与组织女权运动大同盟,随北伐军抵武汉,任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党务科长。1928年辞军职,任上海市妇运会主席、国民党南京市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妇女部长。1929年11月,任国民政府司法院秘书。l932年,考取官费留学美国密西根大学,1936年取得市政管理硕士学位。学成归国,任铁道部专员,主编《铁道月刊》。同年,日军犯绥远,傅作义率部抗击,得到全国人民声援,她被推为妇女代表,随慰问团到塞外劳军。
夜色清明,数不尽、星光皎洁。
凭栏望、庭阶如水,秋声呜咽。
绝塞归来征雁唳,西风过去残荷折。
更惹人、愁恨倍销魂,寒烟月。
相思泪,心中血。
相思意,愁千叠。
念巢空燕去,此情凄绝。
数尽古今痴与怨,悠然世味凉和热。
漏声微、忆往事难凭,添悲切。
天气困人梅雨后。
百计难排永昼。
门外骊歌又。
销魂最是分离后。
一样飘零因奋斗。
千里情怀依旧。
国事增心疚。
莫将别泪盈罗袖。
弋阳江路,岸远烟笼树。
古塔晚霞黛岚处。
雨后閒凝伫,听觅侣、归鸦凄惋,四野虫鸣天暮。
经年嗟倦旅。
极目长空,云映波光月眉吐。
两岸隐隐荻芦,过眼风花如梦寐,蛙声城鼓。
那消得、杜鹃一声声,似唤起离人,不如归去。
浅碧苔痕妆石洞。
花径秋藤重。
疏林冷叶红,画里江山,且把新诗讽。
晚霞沵处钟声送。
惊破人间梦。
独立最高峰,南北东西,又见烽烟动。
梅梢依旧清如雪。
冷透娟娟月。
无情燕子怕春寒。
恐误花期深夜远回栏。
十年往事无寻处。
恨底愁如许。
花开花谢怨东风。
感慨余情沉醉梦魂中。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