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邻几六月七日文德殿观文武百官等上尊号
奉和邻几六月七日文德殿观文武百官等上尊号
舜禹曾何与,羲农实强名。
含灵徒叶赞,造物始无情。
阊阖非烟澹,觚棱晓气清。
葳蕤大衢隘,殷辚外朝盈。
鲜旭分衣绘,薰风拂佩琼。
华颠万内集,殊俗海隅倾。
棨戟金闺奥,囊书赭桉横。
敷言齐列位,稽首从群卿。
不报乾坤施,难图日月明。
仁心由性得,治体与时行。
金石皆中款,丹青岂外荣。
功归元首重,泽及草茅轻。
业业冲虚意,区区爱戴诚。
何为犹让德,不以慰怀生。
退复歌天保,期於采颂声。

作者简介

司马光
司马光 宋代诗人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贱生参府僚,勉强逾增岁。
终非性所好,出入意如醉。
论庭敲扑喧,众草绝生意。
不知有青春,倏忽已改燧。
周章连日忙,烂漫数宵睡。
轩窗岌飞举,风雨颇恣睢。
谓言芳菲物,狼籍应扫地。
今晨呼马出,历狱问囚击。
窈窕清宫深,仓琅朱门闭。
广殿肃层阴,虚庭蔼佳气。
长杨委嫩绿,老柏净新翠。
薜荔垂蛇延,奇石立赑屭。
豁然愁愤开,精神四面至。
事役难少留,马去尚回睇。
亦足慰无聊,年华不都弃。
汉家二千石,体望几来尊。
况复严徐客,从前益稷孙。
公侯贵不绝,礼乐器常存。
符竹临分陕,声光应列藩。
亲闱先契重,子舍近交敦。
柏垄依仁域,棠阴接故园。
怀归聊露请,予告辱推恩。
荷祋烦疆候,停车下郡门,帷廧纷大馆,驺骑屈朱轓。
不以黎苗待,还将自味论。
森罗牢礼重,灭裂俗仪烦。
霜霁威严息,春生笑语温。
草微侵碧甃,尘不染华轩。
日影摇云栋,风痕过玉樽。
落尘歌迥出,激楚袖双翻。
雅戏象交扃,珍肴熊芦蹯。
河梁俄首路,汾曲访吹埙。
举手辞双戟,腾装改北辕。
乌飞城树晓,雁泊野芜喧。
耿耿清标阔,涔涔宿酒昏。
百蟋萦阪道,数里豁川原。
跋马风烟外,依稀鼓吹喧。
端居太常署,寒日淡孤清。
取酒呼诸友,谈笑方纵横。
韩君士林秀,四海依高名。
家袭钟鼎贵,身无簪组萦。
逍遥风尘外,万物秋毫轻。
未尝妄过人,所过以为荣。
如何枉玉趾,及门失相迎。
主人岂傲客,事有迷误并。
追延既不及,相视徒蹉惊。
威凤顾修梧,不下还孤征。
景星欻呈彩,旋有流云生。
灵物固难睹,俗眼真不明。
投谢有何物,珉石从双璚。
金马延群俊,芸午聚众书。
杳疑神境绝,深与世尘疏。
气逼烟霄爽,光分日月余。
不材叨误选,故友幸聊居。
云盖森朝骑,天阍谨契鱼。
后先陪贾马,左右揖严徐。
朱阁霜清外,璇题日上初。
词林精采撷,艺囿纵游鱼。
决胜揪枰暝,穷欢绮席舒。
朝错升紫闼,咫尺侍彫舆。
玉壨俄乡思,铜符忽诏除。
彩衣承几枚,华毂照园庐。
四郭柑垂荫,千塍稻散渠。
壶浆迎露冕,铙吹拥高旟。
有德能仁虎,无欺耻怒狙。
道涂繁揖让,犴狱绝沦胥。
滞穗栖场圃,鸣桴静里闾。
贫宁费官烛,饥不茹家蔬。
翁子怀青绶,文园驾赤车。
古今相与校,胜负定何如。
上正开宣室,人方诵子虚。
追锋行人谒,委佩复传胪。
抚已聊睎骥,临民遽起予。
居然耗廪禄,岂不愧簪裾。
鹈翼颜何厚,锥囊意未摅。
因循恋糠籺,汩没老涂淤。
自顾徒为尔,诚非益者欤。
俄承吕公檄,遂策阮生驴。
驿骑传巴徼,诗筒达鲁墟。
琳琅固无价,燕石敢沽诸。
巫山高,巫山之高高不极。
寒江西来曳练长,群峰森罗十二戟。
清狖悲号裂翠崖,老蛟怒门摧丹壁。
轻生重利三马客,一叶直冲高浪白。
船头吟啸坐自如,仰视长天不盈尺。
丛祠象设俨山椒,巫祝纷纷非一朝。
云是高唐神女之所处,至今暮雨常萧萧。
我闻神理明且直,兴亡唯观恶与德。
安肯来从楚国君,凭依梦寐为淫昏。
襄王之心自荒惑,引领日望阳台云。
独不思怀王西行不复返,甲光照地屯秦国。
蚕食黔中下荆门,陵园宗庙皆烧焚。
社稷飘零不复存,嗟嗟若敖蚡冒将,筚路蓝缕皆辛勤。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