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译文李白往往写出很美妙的诗文,写的就像阴铿那样好。

注释李侯:指李白。佳句:指诗文中精彩的语句,借指美妙的诗文。阴铿:南朝文学家,字子坚,官至陈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长于五言诗,声律上已接近唐律诗,为杜甫所称赞。

赏析此句赞赏李侯才华出众,其诗句优美,常令人联想到古代诗人阴铿的佳作,展现了李侯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

原文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注解

1
李侯:指李白。
2
佳句:指诗文中精彩的语句,借指美妙的诗文。
3
阴铿:南朝文学家,字子坚,官至陈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长于五言诗,声律上已接近唐律诗,为杜甫所称赞。
4
东蒙客:泛指处士、隐士。东蒙,此指鲁郡(今山东兖州)一带。
5
怜:喜爱。
6
共被:同被而寝,谓亲如兄弟。
7
日:一作“月”。
8
幽期:隐逸之期约。
9
北郭生:“北郭先生”的省称,借指隐士。
10
高兴:高雅的兴致。
11
小童:年幼的男仆。见小童之清俊,便知主人不俗。夕阳。景,同“影”。寒秋时的杵声。
12
屯云:积聚的云气。
13
橘颂:《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
14
谁:一作“惟”。一作“与”。
15
莼羹:用蓴菜烹制的羹。
16
簪笏: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员或官职。
17
悠悠:安闲貌。
18
沧海情:谓无复簪笏之愿,而欲寄情江海,亦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意。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 唐代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