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注释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赏析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杨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凉州词二首·其一注解

1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2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3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4
何须:何必。
5
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6
春风: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7
度:吹到过。
8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9
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
10
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11
来:语助词,无义。

作者简介

王之涣
王之涣 唐代诗人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猜你喜欢

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