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脍的词语
- 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词语解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⒈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后用以形容饮食极其讲究。引证解释⒈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引《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膾不厌细。”后用以形容饮食极其讲究。 《镜花缘》第九一回:“少年道:‘食不厌精,膾不厌细。’説的众人个个发笑。”鲁迅 《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国语辞典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shí bù yàn jīng kuài bù yàn xì ]⒈ 米麦碾舂得愈精白愈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比喻食品精致,饮食讲究。引《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宋·杨万里〈庸言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学而不精可乎?」
- 2、缕脍: 1.见"缕子脍"。
- 3、缕子脍: 1.食品名。以细切的鱼肉制成。
- 4、菹脍:鱼肉酱。引申为杀戮。
- 5、斫脍: 1.见"斫鲙"。
- 6、炙脍:烧烤切细的肉。亦指烹调。 犹脍炙。交口称誉。
- 7、杂脍:即杂烩。
- 8、玉脍: 亦作“玉鲙”。
- 9、鱼脍:生吃的鱼片。
- 10、油炸脍:即油炸果。
- 11、鲜脍: 1.亦作"鲜鲙"。 2.新鲜的切细的鱼肉。
- 12、屠脍: 1.亦作"屠鲙"。 2.犹宰割。
- 13、同心脍:旧时七夕所制脍肉。相传七夕牛郎织女相会,故名。
- 14、思脍: 1.同"思鲈莼"。
- 15、思鲈脍: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张翰)辟齐王东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菇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后因以"思鲈脍"喻思乡归隐。
- 16、庖脍:指脍﹑炙等佳肴。
- 17、牛脍: 1.切细的牛肉。
- 18、脔脍:切成块的鱼肉。
- 19、鲈脍: 1.亦作"鲈鲙"。 2.鲈鱼脍。
- 20、鲈鱼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菇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因以"鲈鱼脍"为思乡赋归之典。
- 21、魁脍:刽子手。
- 22、金脍:精美的细切鱼肉。
- 23、脯脍: 1.犹脯醢。
- 24、鱼脍方: 鲫鱼1斤,胡椒1分,干姜1分,荜茇1分,陈橘皮(去白,焙)1分,莳萝1分。
- 25、吴王脍余:传说中的鱼名。
K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