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鲁般: 见“鲁班 ”。
  • 2、鲁邦:指鲁国。周朝所封的诸侯国。后用以指鲁地。
  • 3、鲁棒:Robust的音译,也就是健壮、强壮、坚定、粗野的意思。
  • 4、鲁笨:亦作'鲁夯'。粗鲁笨拙。
  • 5、鲁壁:后以'鲁壁'指孔子故宅藏有古文经传的墙壁。指蝌蚪文书法。 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 6、鲁册:指《春秋》。
  • 7、鲁殿: 汉代著名宫殿名。在曲阜(今山东·曲阜)。 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 8、鲁钝: 鲁钝lǔdùn (1) 愚笨迟钝 例 赋性鲁钝 英 dull-witted;obtuse;stupid
  • 9、鲁夫:鲁莽的男子。
  • 10、鲁缟:古代鲁地出产的一种白色生绢。以薄细著称。
  • 11、鲁戈:《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鲁戈'谓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 12、鲁馆:春秋时,鲁庄公主持周王姬的婚事,派大夫把王姬迎到鲁国,在城外(一说在宫外)筑馆住下,然后送至齐国与齐侯成婚。事见《春秋.庄公元年》。后因以"鲁馆"称贵族女子出嫁时外住之所。
  • 13、鲁壶: 1.指鲁国进贡周室的壶。按,壶,古代盛酒器。 2.瓷茶壶。
  • 14、鲁籍:儒家经典《诗》﹑《书》﹑《易》﹑《春秋》﹑《礼》﹑《乐》的合称。
  • 15、鲁麟:指春秋鲁哀公十四年所猎获的麒麟。相传孔子感获麟,《春秋》至此而辍笔。
  • 16、鲁莽: 鲁莽lǔmǎng (1) 言行不仔细考虑,轻率从事 例 鲁莽从事 英 hot-headed;rough; rude and rash;rash
  • 17、鲁连:指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有计谋,但不肯做官。常周游各国,排难解纷。秦军围赵都邯郸,鲁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为帝,曾说:"彼(秦昭王)即肆然称帝,连有蹈东海而死耳!"齐国要收复被燕国占据的聊城时,又写信劝说燕将撤守。齐王打算给予官位,他便逃到海上。是一个兼有隐士﹑侠客和政治家特点的人。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被视为奇伟高蹈﹑不慕荣利的代表人物。
  • 18、鲁迅: 鲁迅Lǔ Xùn (1) (1881.9.25—1936.10.19)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1898年进南京水师学堂,第二年改入铁路矿务学堂。1902年赴日本留学,曾在仙台学医。不久弃医从文,加入革命团体“光复会”。1909年归国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书。1912年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工作,后随政府迁北京。新文化运动兴起,鲁迅于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编委会,同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抨击家族制度和礼教弊害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又陆续写了《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1920年起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讲课。参加领导“语丝社”,主编《莽原》等刊物。继续发表作品,编成小说集《彷徨》和杂文集《华盖集及其续编》。1927年1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10月以后定居上海。参加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时主编《语丝》。这几年发表的杂文,编成《而已集》和《三闲集》。1930年参加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遭到国民党通辑。在这前后领导左翼文艺界。对国民党的政策提出强烈抗争。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宋庆龄等营救被捕的革命者。1936年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从参加左联到病逝上海,写的杂文更多,共有《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八个集子。1936年10月19日病逝。作品编为《鲁迅全集》二十卷 英 Lu Xun
  • 19、鲁阳:指鲁阳公。战国时楚鲁阳邑公,传说为挥戈使太阳返回的英雄。 古地名。今河南省鲁山县。复姓。春秋楚公族有鲁阳氏。见汉王符《潜夫论.志姓氏》。
  • 20、鲁诗:《诗》今文学派之一。汉初鲁人申公所传。此后,传《鲁诗》的有瑕丘江公﹑刘向等。西汉时传授最广,至西晋亡佚。
  • 21、鲁叟:指孔子。
  • 22、鲁人: 1.鲁国人。 2.特指孔子。 3.愚笨﹑鲁钝的人。
  • 23、鲁儒:鲁国儒生。亦泛指儒家学说的信奉者﹑儒派学者。
  • 24、鲁桑:桑树的一种。枝条粗长,叶卵圆形,无缺刻,肉厚而富光泽。原产山东,为我国蚕区的主要栽培桑种。
  • 25、鲁论:即《鲁论语》。《论语》的汉代传本之一。相传为鲁人所传,是今本《论语》的来源之一。
  • 26、鲁颂:《诗》"三颂"之一。共四篇。周成王封周公﹑伯禽于鲁,周公有大功德于王室,故虽为诸侯国亦得有颂。四篇作于鲁僖公晩年,为春秋中期作品。
  • 27、鲁哲:指孔子。
  • 28、鲁鱼:'鲁''鱼'两字相混。指抄写刊印中的文字讹误。
  • 29、鲁男: 1.《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毛传:"鲁人有男子独处于室,邻之厘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托之,男子闭户而不纳。妇人自牖与之言曰:'子何为不纳我乎?'男子曰:'吾闻之也﹐男子不六十不闲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纳子!'妇人曰:'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男子曰﹕'柳下惠固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后因称拒近女色的人为"鲁男"。 2.汉孔融曾自称"鲁国男子"。《后汉书.杨彪传》﹕"时袁术僭乱﹐操(曹操)托彪与术婚姻﹐诬以欲图废置﹐奏收下狱﹐劾以大逆……融(孔融)曰﹕'……今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操不得已﹐遂理出彪。"后因以"鲁男"称不畏强暴的有节之士。
  • 30、鲁酒: 鲁国出产的酒。味淡薄。后作为薄酒、淡酒的代称。
  • 31、鲁飔:旅途中的凉风。
  • 32、鲁圣: 1.指孔子。 2.指鲁班。
  • 33、鲁史: 1.鲁国的历史记载;鲁国历史。 2.指《春秋》。
  • 34、鲁夯:亦作'鲁夯'。 粗鲁夯拙。
  • 35、鲁顿: 鲁顿lǔ dùn (1) 愚笨迟钝 例 赋性鲁顿 英 dull-witted;obtuse;stupid
  • 36、鲁学:秦汉之际初期经学流派之一。因经师如申公培﹑高堂生都是鲁地人,故称。主要经典有《鲁诗》﹑《鲁论》等。
  • 37、鲁直: 鲁直lǔzhí (1) 鲁莽率直 英 stupid and frank 鲁直Lǔzhí (1) 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也是苏轼的朋友,诗与书法均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 英 Lu Zhi
  • 38、鲁卫: 1.语本《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后以"鲁卫"代称兄弟。 2.比喻情况类似﹑实质相同。 3.泛指礼义之邦。
  • 39、鲁朴:粗俗,朴实;质朴。
  • 40、鲁语: 1.宋时蜀人用以称中原语音。 2.指《论语》。
  • 41、鲁巵:即欹器。
  • 42、鲁斫:锄名。
  • 43、鲁室:指孔子宅室。
  • 44、鲁鸡:大鸡。
  • 45、鲁肃: 鲁肃Lǔ Sù (1) 字子敬,孙权的重要谋士和将领 英 Lu Su
  • 46、鲁砚:用山东所产砚石制成的砚。山东,古鲁地。石质嫩润,坚而不顽,细而不滑,色泽纹采各具特色。
  • 47、鲁拙:质朴粗疏。
  • 48、鲁瓢:《论语.阳货》:"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匏瓜剖则为瓢。后因以"鲁瓢"喻时光虚度,仕途延误。
  • 49、鲁弱:愚鲁弱小。
  • 50、鲁城:曲阜的别称。曲阜曾为鲁国都城,故名。
  • 51、鲁达: 鲁达Lǔ Dá (1) 鲁智深的原名。智深,是他出家做和尚后的法名 英 Lu Da
  • 52、鲁雉:典出《后汉书.鲁恭传》:"﹝鲁恭﹞拜中牟令。恭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后以"鲁雉"谓地方官吏施行仁政,犹如鲁恭化及田雉。
  • 53、鲁卮:即欹器。
  • 54、鲁道: 1.鲁国境内的道路。 2.鲁国的治国之道。
  • 55、鲁薄:谓酒薄。
  • 56、鲁戆:愚钝而憨直。
  • 57、鲁削:古代鲁国出产的刻写刀。
  • 58、鲁禽:指海鸟鶢鶋。语本《庄子.至乐》:"昔有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成玄英疏:"昔有海鸟﹐名曰爰居﹐形容极大﹐头高八尺﹐避风而至﹐止鲁东郊。"
  • 59、鲁日:《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鲁日"指这一典实中的太阳。
  • 60、鲁经: 1.指《春秋》。 2.指《论语》。
  • 61、鲁堂:孔子之殿堂。后以称儒家的讲学处所。
  • 62、鲁质:粗放,质朴。
  • 63、鲁讷:不聪敏,言语迟钝。
  • 64、鲁菜: 鲁菜lǔcài (1) 中国菜系之一,山东风味的做菜方法和菜肴 英 Shandong cuisine
  • 65、鲁衞:1. 语本《论语·子路》:“ 鲁衞 之政,兄弟也。”后以“鲁衞”代称兄弟。 唐玄宗 《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 鲁衞 情先重,亲贤爱转多。” 2. 比喻情况类似、实质相同。 明李贽 《战国论》:“乃 曾子固 自负不少者也,咸谓文章本於‘六经’矣,乃讥 向 自信之不篤,邪説之当正,则亦不知‘六经’为何物,而但窃褒贬以绳世,则其视 鲍 与 吴 亦 鲁衞 之人矣。” 3. 泛指礼义之邦。 宋苏轼 《答丁连州启》:“自疑本 儋崖 之人,难復见 鲁衞 之士,而况清时雅望、令德高标,固已闻名而自惭。” 清钱谦益 《锡山赵太史六十序》:“太史强学束脩,道明德立,布衣蔬食,卓肰以古人自命,而贤士大夫望其羽仪,以为此邦今之 鲁衞 , 忠定 、 忠宪 之后犹有人焉。”参见“鲁衞之政 ”。
  • 66、鲁言:宋代业笔名,亦是其风水流派“鲁言形理”的名称。
  • 67、鲁班: 鲁班Lǔ Bān (1) (生卒年不详) 中国古代的建筑工匠。姓公输名般,春秋时鲁国人,般与班同音,故称鲁班。据传曾创造攻城的云梯和刨、钻等土木作工具。他用竹片、木料做成木鸢飞在天上三天下不来。相传锁也是他发明的。他还善于造桥,石雕技术精湛。后世尊奉他为木匠、泥瓦匠、铁匠、石匠的师祖,称他“鲁班爷” 英 Lu Ban;the Chinese master carpenter
  • 68、鲁尔: 词语解释⒈  德国最大工业区。面积4600多平方千米。区内富煤炭资源,水陆交通便利,形成了采煤、炼焦、发电、炼钢、机械制造和煤化学工业系列。煤矿遍布,工厂林立,人口稠密,是欧洲著名的城市集聚区。
  • 69、鲁彦: 词语解释⒈  小说家,翻译家。原名王衡,又名王返我,浙江镇海人。曾参加文学研究会、世界语协会。抗战期间主编《文艺杂志》,宣传抗日。著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长篇小说《苦海》、《野火》等。被鲁迅称为“乡土文学”作家。
  • 70、鲁班尺:亦作'鲁般尺'。 木工所用的曲尺。
  • 71、鲁般尺:亦作'鲁般尺'。 木工所用的曲尺。
  • 72、鲁仓寺: 藏语称“鲁仓讲修兴善洲”,又因系尼尔仓活佛所建寺院,亦称“尼尔讲修兴善洲”。
  • 73、鲁洁妇:指鲁国人秋胡之妻。
  • 74、鲁阳戈:《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鲁阳戈'谓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 75、鲁义姑:据汉刘向《列女传.鲁义姑娣》载,春秋时齐攻鲁,至郊,见一妇人抱子携侄而行,军且及,妇人弃子抱侄而走,被视为义举。后以"鲁义姑"泛指秉德好义的妇女。
  • 76、鲁连箭: 同“鲁连书”。
  • 77、鲁男子: 1.《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毛传:"鲁人有男子独处于室,邻之厘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托之,男子闭户而不纳。妇人自牖与之言曰:'子何为不纳我乎?'男子曰:'吾闻之也﹐男子不六十不闲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纳子!'妇人曰:'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男子曰﹕'柳下惠固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后因称拒近女色的人为"鲁男子"。 2.汉孔融曾自称"鲁国男子"。《后汉书.杨彪传》﹕"时袁术僭乱﹐操(曹操)托彪与术婚姻﹐诬以欲图废置﹐奏收下狱﹐劾以大逆……融(孔融)曰﹕'……今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操不得已﹐遂理出彪。"后因以"鲁男子"称不畏强暴的有节之士。
  • 78、鲁风鞵:唐宣宗 叫人仿照 孔子 履制作的鞋。
  • 79、鲁灵光:鲁殿:鲁灵光殿,为汉景帝子鲁恭王时修建的宫殿,遗址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汉代中叶以后的战乱中,许多宫殿被毁,鲁灵光殿是惟一幸存下来的。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 80、鲁两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后因以"鲁两生"指保持儒家节操,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代表人物。亦指迂腐不知时变者。
  • 81、鲁连子:指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有计谋,但不肯做官。常周游各国,排难解纷。秦军围赵都邯郸,鲁连子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为帝,曾说:"彼(秦昭王)即肆然称帝,连有蹈东海而死耳!"齐国要收复被燕国占据的聊城时,又写信劝说燕将撤守。齐王打算给予官位,他便逃到海上。是一个兼有隐士﹑侠客和政治家特点的人。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被视为奇伟高蹈﹑不慕荣利的代表人物。
  • 82、鲁二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后因以"鲁二生"指保持儒家节操,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代表人物。亦指迂腐不知时变者。
  • 83、鲁连台:台名。在山东省茌平县东。传说战国时齐人鲁仲连曾在此居住,后人遂筑台纪念。
  • 84、鲁中叟:指孔子。
  • 85、鲁连书: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 86、鲁连矢: 同“鲁连书”。
  • 87、鲁彦周:中国内地作家、编剧。
  • 88、鲁迅墓: 在上海市鲁迅公园内。鲁迅遗体原葬于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时迁葬于此。墓用花岗石砌筑,面积1600平方米。墓穴后有壁式墓碑,上刻毛泽东的题词:“鲁迅先生之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9、鲁阳子:指鲁阳子公。战国时楚鲁阳子邑公,传说为挥戈使太阳返回的英雄。 古地名。今河南省鲁山县。 复姓。春秋楚公族有鲁阳子氏。见汉王符《潜夫论.志姓氏》。
  • 90、鲁风鞋:唐宣宗叫人仿照孔子履制作的鞋。
  • 91、鲁格洛: 赛尔号暗影系精灵之一,在罗格星系的陨石地带捕捉。
  • 92、鲁智深:《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花和尚。
  • 93、鲁阳关: 古关名,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
  • 94、鲁棒性能:鲁棒是Robust的音译,也就是健壮和强壮的意思。
  • 95、鲁山花瓷:花釉瓷器是河南地区唐代瓷器中一个创新品种,古玩界称“唐钧”。
  • 96、鲁连蹈海: 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鲁连蹈海”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
  • 97、鲁鱼帝虎: 鲁鱼帝虎,鲁鱼亥豕lǔyú-dìhǔ,lǔyú-hàishǐ (1) 把“鲁”字写成“鱼”字,把“帝”字写成“虎”字,把“亥”字写成“豕”字。因形体相近而易写错。常借指书写错误或以讹传讹 例 鲁鱼亥豕,应不能免。——《聊斋志异》 英 clerical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made through confusing similar characters;erroneous characters of similar forms
  • 98、鲁殿灵光:鲁殿:鲁灵光殿,为汉景帝子鲁恭王时修建的宫殿,遗址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汉代中叶以后的战乱中,许多宫殿被毁,鲁灵光殿是惟一幸存下来的。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 99、鲁灵光殿: 汉代著名宫殿名。在曲阜(今山东·曲阜)。 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 100、鲁人好钓:寓言故事。说鲁国有个人喜欢钓鱼。

鲁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贝鲁特:贝鲁特(Beirut),黎巴嫩首都。
  • 2、卡鲁宾: 卡鲁宾又译为卡尔宾,卡鲁比,加鲁比,Karupin]。
  • 3、望鲁店: 茌平县城东北有个出名的大村望鲁店。
  • 4、斡鲁朵:辽时的宫卫,即禁卫军,金元沿用。亦指代皇帝的宫帐(行宫)。
  • 5、窝鲁朵: 1.亦作"窝里朵"。 2.蒙古语的译音。意即行宫﹑行帐。
  • 6、斡鲁朶:辽 时的宫卫,即禁卫军, 金元 沿用。 亦指代皇帝的宫帐。
  • 7、麦鲁舵: 在舵叶中沿前后斜向分焊一列平行通流管的流线型舵。
  • 8、额鲁特: 瓦剌(Wǎlà)在清代的称呼。
  • 9、古鲁鲁: 1.象声词。 2.形容物体转动。
  • 10、骨鲁鲁: 骨鲁鲁gǔ lǔ lǔ (1) 转动很快的样子 例 那男孩的眼睛骨鲁鲁地转了几下,思考看怎么回答陌生人提出的这个古怪的问题 英 move quickly
  • 11、东鲁书: 1.指儒家的经书。
  • 12、秃鲁麻:元代僧人为罪人祈福免罪的佛事活动。
  • 13、宛鲁矛:矛名。
  • 14、格鲁派: 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俗称黄教。
  • 15、乌鲁齐: 一种怪物。
  • 16、普鲁士:列宁概括的农业资本主义化的两种方式之一。与“美国式道路”相对。特点是政府通过改良措施,使农奴制的地主经济缓慢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大农场。以19世纪中期的普鲁士最为典型,故称。
  • 17、克鲁人:条顿民族的一支,原住在北欧日德兰半岛南部,后移居欧洲北部。是英吉利人的祖先。
  • 18、祖鲁人:也称“阿马祖鲁人”。南部非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南非,少数分布在莱索托、斯威士兰等国。约675万人(1985年)。讲祖鲁语。部分信基督教新教,有的信仰万物有灵。从事农牧经济,不少人在种植园和厂矿做工。
  • 19、居鲁士:居鲁士,日本漫画《航海王》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德雷斯罗萨竞技场的传说中的英雄,拥有不可思议的三千场不败纪录。
  • 20、吐鲁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地级市
  • 21、阿鲁巴岛: 荷兰在北美洲的属地。在加勒比海东南部。面积193平方千米。人口6万多(1989年)。首府奥拉涅斯塔德。旅游业为经济支柱。
  • 22、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Bùlǔsài’ěr (1) 比利时王国首都。人口133万(1990) 英 Brussels
  • 23、崔穆鲁姓:在蒙古族中也有少量崔穆鲁氏族人分布,是在金国灭亡之后被裹胁入蒙古族的女真族崔穆鲁部族人,同宗同源,主要分布在凤凰城地区(今辽宁丹东)。
  • 24、达鲁花赤: 1.蒙语的音译。元职官名。指镇压者﹑制裁者﹑盖印者。转而有监临官﹑总辖官之意。元代汉人不能任正职,朝廷各部及各路﹑府州县均设达鲁花赤,由蒙古或色目人充任,以掌实权。
  • 25、相鲁第一: 出自《孔子家语》一书 ,见于第一篇。
  • 26、椎鲁朴钝: 1.犹椎鲁敦朴。
  • 27、齐纨鲁缟: 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 28、格鲁吉亚: 西亚国家。在外高加索地区。临黑海。面积69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50万(1990年)。首都第比利斯。境内绝大部分为山地。农业国。产葡萄、茶叶、柑橘。葡萄酒著称于世。锰矿丰富。
  • 29、亥豕鲁鱼:把“亥”字错成“豕”字,把“鲁”字错成“鱼”字。指传写或刻印中的文字错误。
  • 30、麦克鲁亥: 可憎的嫌疑。
  • 31、麦克鲁赫:原意为“可憎的”。
  • 32、侯鲁勒派: 伊斯兰教对极端教派的统称。
  • 33、宋斤鲁削:宋国产的斧头和鲁国产的曲刀。比喻当地特产的精良工具。语出《周礼.考工记序》:'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奥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郑玄注:'去此地而作之则不能使良也。'
  • 34、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小球杆状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主要感染动物,牛、羊、猪、狗以及骆驼、鹿等动物,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者吃被感染的食物以及实验室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人类。 能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急性和慢急性疾病,被感染的人和动物表现为流产及不孕不育等症状。
  • 35、奎鲁特人: 狼人一族的后裔,在特定情况比如愤怒,或有the cold one接近时,就会变身成狼人。
  • 36、椎鲁敦朴:谓质朴诚实。
  • 37、酒评鲁赵:《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唐陆德明释文:"许慎注《淮南》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后以"酒评鲁赵"谓品评酒的厚薄优劣。
  • 38、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Wūlǔmùqí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沿,天山北麓,面积12000平方公里,人口112万。为西北地区综合性工业城市,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英 Urumqi
  • 39、约鲁巴人: 西非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另有少数分布在贝宁、多哥、加纳等国。约2060万人(1983年)。讲约鲁巴语。多信万物有灵,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和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商业、手工业发达。
  • 40、鱼鲁帝虎: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 41、普鲁卡因:普鲁卡因是局部麻醉药。
  • 42、过鲁祀圣:本则故事。
  • 43、火奴鲁鲁: 火奴鲁鲁Huǒnúlǔlǔ (1) 美国夏威夷州首府和主要港口。又名檀香山 英 Honolulu
  • 44、耐克鲁斯: 欧亚两洲之间的海峡。
  • 45、阿鲁特姓:阿鲁特,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阿尔剌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 46、德鲁依特:德鲁伊特崇拜好几位自然神——他们相信有一种宗教力量存在于所有活的生命里。他们还相信长生不死和转世轮回。他们的宗教仪式包括祭献动物甚至人类。恺撒声称他们用粗细不等的树枝搭成人形的架子,然后把活人填进架子里,点火焚烧。不过,有些学者对这种说法提出异议,说恺撒对德鲁伊特抱有很不公正的偏见,因为他们曾积极抵抗过他的统治。
  • 47、明代鲁绣:中国山东地区明代名绣。
  • 48、秘鲁音乐:融合了原住民和西班牙、邻国阿根庭、智利等风格的秘鲁音乐,有些欧洲传来的华尔兹舞曲,溶入黑人的节奏,誏曲风更热情豪迈。
  • 49、秘鲁寒流:秘鲁寒流(Peru Current)又称洪堡德寒流,是一支补偿流,是寒流中极为强大的一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补偿流。
  • 50、邹鲁遗风:邹、鲁:孔子是鲁人,孟子是邹人。“文教兴盛”之地的代称。指孔孟留下来的儒家风气
  • 51、耶鲁大学: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简称“耶鲁”“Yale”,坐落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是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学府、美国大学协会的14所创始院校之一,也是著名的常春藤联盟成员。
  • 52、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指导方针与扩张计划。
  • 53、格鲁吉亚人: 旧译“乔治亚人”。格鲁吉亚的主体民族。部分分布在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和伊朗等国。约395万人(1985年)。讲格鲁吉亚语。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
  • 54、加鲁因大学:加鲁因大学(University of Al-Karaouine),摩洛哥的伊斯兰教大学,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 55、雅鲁藏布江: 西藏境内大河。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自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在南迦巴瓦峰东侧折向南流出国境。入印度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后在孟加拉国注入印度洋。全长2900千米,流域面积935万平方千米。河床海拔平均在3000米以上,为世界最高的大河。有世界最深的大峡谷。年径流总量次于长江和珠江。水能资源总量仅次于长江。
  • 56、吐鲁番盆地:吐鲁番盆地(Turpan Basin)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范围以吐鲁番市为主,50140平方千米。
  • 57、蒲鲁东主义:Proudhonism,50—60年代广泛流行于西欧国家并颇具影响的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 58、普鲁士式道路:普鲁士式道路是在农业中逐渐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代替封建主义经营方式的改良道路。
  • 59、博斯普鲁斯海峡:见“黑海海峡”(1260页)。
  • 60、晋冀鲁豫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冀鲁豫地区领导创建的重要军事组织。
  • 61、盎格鲁撒克逊人: 公元5世纪时,迁居英国不列颠的以盎格鲁和撒克逊为主的日耳曼人。这两个部落最早住在北欧日德兰半岛南部。[盎格鲁撒克逊,英Anglo-Saxon]
  • 62、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词语解释⒈  比利时的私立大学。1834年创建于布鲁塞尔。设有哲学和文学、法律、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医学、应用科学等学院。
  • 6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词语解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yǎ lǔ cáng bù jiāng dà xiá gǔ ]⒈  又称“雅鲁藏布峡”。世界第一大峡谷。在中国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至国境段。长494千米,围绕南迦巴瓦峰的核心段长240余千米。平均深度5000米以上,最深处达5382米。谷底河床宽74雅鲁藏布江大峡谷200米。峡谷长度和深度均为世界之最。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 64、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词语解释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jìn jì lǔ yù kàng rì gēn jù dì ]⒈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太行、太岳、冀鲁豫、冀南四个区。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九师进入太岳和太行山区,创立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一二九师主力进入冀南,建立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进入冀鲁豫地区,与地方党组织建立冀鲁豫、鲁西、湖(微山湖)西三个抗日根据地。1941年7月,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
  • 65、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词语解释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qìng 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⒈  庆父: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祸首,就不会有安宁。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晋书·李密传》英Qing 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over—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he who stirs it up is removed;引证解释⒈  庆父,春秋 鲁庄公 弟。 庄公 去世, 子般 即位。引庆父 使圉人杀 子般 立 闵公,后又杀 闵公 而奔 莒。时 齐 大夫 仲孙湫 吊 鲁 回来,对人说:“不去 庆父,鲁 难未已。”事见《左传·闵公元年》、《史记·鲁周公世家》。后常以 庆父 喻祸根,以“庆父 不死, 鲁 难未已”喻祸根不除,不得安宁。 《晋书·孝友传·李密》:“出为 温 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 庆父 不死, 鲁 难未已。’”国语辞典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qìng fǔ bù sǐ lǔ nàn wèi yǐ ]⒈  春秋鲁国人庆父,于庄公死后,欲篡位而两弑嗣君,致使鲁国动荡不安,齐大夫仲孙湫乃有「不去庆父,鲁难未已」之语。见《左传·庄公三十二年、闵公元年》。后以喻首恶不除,则祸乱不能平息。引《晋书·卷八十八·孝友传·李密传》:「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 66、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 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得不到安宁。

鲁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迟鲁:迟笨;不灵敏。
  • 2、淳鲁:淳厚朴实。
  • 3、粗鲁:[ cū lǔ ] :(形)粗暴鲁莽:性格~。[反]文雅。
  • 4、麤鲁: 粗暴鲁莽。
  • 5、村鲁:粗鲁。
  • 6、东鲁:原指春秋鲁国。后以指鲁地 相当今山东省 。 指孔子。孔子为春秋鲁人,故称。
  • 7、嘟鲁: 嘟鲁dū lǔ (1) 量∶量的单位,用于成串的东西 例 一嘟鲁葡萄 英 bunch;cluster (2) 向下垂着;耷拉 英 hang down in a bunch (3) 连续颤动舌或小舌发出的声音 英 trill
  • 8、钝鲁:愚笨鲁钝。
  • 9、扈鲁: 1.即葫芦。
  • 10、奥鲁: 1.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又写作"阿兀鲁黑"﹐复数为"阿兀鲁兀惕"。译作"家小"﹑"老营"或"老小营"。亦为元代官名﹐专管辎重后勤事务。 2.复姓。元有奥鲁赤。见《元史》本传。
  • 11、秘鲁: 秘鲁Bìlǔ (1) 南美第三大国,与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西、玻利维亚、智利交界。面积 1285216 平方公里,人口 2233 万(1990),首都利马 英 Peru
  • 12、椎鲁: 愚钝,鲁钝。
  • 13、莽鲁:草率;马虎。
  • 14、朴鲁:朴实鲁钝。有时用为自称谦词。
  • 15、颂鲁:春秋鲁僖公臣公子鱼,字奚斯,作《鲁颂.閟宫》,颂扬自己的君主与国家,"颂美僖公能复周公之宇"。见《诗.鲁颂.閟宫》郑笺孔疏。后因以"颂鲁"谓人臣颂扬君主功德的美行。
  • 16、顽鲁: 1.亦作"顽卤"。 2.顽劣愚钝,不敏锐。 3.谓不锋利。 4.愚妄而粗野。
  • 17、檐鲁: 古东方少数民族称郡城县邑为檐鲁。
  • 18、愚鲁: 愚鲁yúlǔ (1) 愚笨粗鲁 英 be simple and uninformed
  • 19、鱼鲁:谓将鱼误写成鲁。泛指文字错讹。
  • 20、质鲁:质朴鲁钝。
  • 21、专鲁:固执迟钝。
  • 22、卓鲁:汉卓茂﹑鲁恭的并称。均以循吏见称,后因以指贤能的官吏。
  • 23、酌鲁:谓饮薄酒。
  • 24、邹鲁:1.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2.借指孔孟。 3.邹国、鲁国的并称。
  • 25、齐鲁:齐鲁,是中国区域范围名称,指今山东,该名始于先秦齐、鲁两国。
  • 26、高鲁:春秋时郑人弦高﹑战国时齐人鲁仲连的并称。弦高犒秦师以解郑危;鲁仲连义却秦兵﹐解赵之急。
  • 27、瑙鲁: 词语解释⒈  大洋洲岛国。位于太平洋中西部赤道南侧。面积22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人口06万(1994年)。行政管理中心为亚伦。珊瑚岛。热带雨林气候。磷酸盐工业为经济命脉,是世界磷酸盐主要产区之一。
  • 28、巴图鲁:蒙语,意为勇士。清初,满族﹑蒙古族有战功者多赐此称。在巴图鲁称号之前,复冠他字为"勇号",冠以满文如搏奇﹑乌能伊之类者,谓之清字勇号。后来也用于汉族武官,冠以汉文英勇﹑刚勇之类者,谓之汉字勇号。
  • 29、王宾鲁:清末民初音乐教育家,古琴家。
  • 30、李宗鲁: 男,明朝人物。
  • 31、八都鲁: 蒙古语baatur音译,义为勇士,即满语之“把图鲁”。多见于元代史籍、戏剧等。
  • 32、一骨鲁: 一滚或一转。形容动作灵活迅速。
  • 33、掷布鲁: 布鲁是蒙古族狩猎和放牧的工具。
  • 34、黜周王鲁:汉代《公羊》学家因《春秋》用鲁记年,认为这是贬降周而以鲁为王。
  • 35、登山小鲁:鲁:周朝国名,在今山东省境内。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比喻学识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 36、豕亥鱼鲁: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 37、急留古鲁: 1.见"急留骨碌"。
  • 38、剔留秃鲁: 1.亦作"剔留秃圞"。 2.圆转貌。
  • 39、漆女忧鲁: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出处《列女传·仁智传》。
  • 40、不若朴鲁: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
  • 41、拉普耶鲁:《冰之魔物语》中的人物之一,外形是一个像女孩一样温柔漂亮的美少年。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鲁组词,鲁的组词,鲁字怎么组词,鲁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鲁字组词的组词,其中鲁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35个,鲁字在中间的组词有66个,鲁字在结尾的组词有41个。
  • 拼音
  • 注音ㄌㄨ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GJF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会意。甲骨文从鱼,从口,“口”象器形。整个字形象鱼在器皿之中。本义:鱼味美,嘉)(2) 同本义(古鲁字)从曰,不从白,彝器每言“鲁休”,“纯鲁”,阮氏元云:“鲁本义盖为嘉,从鲁入口,嘉美也。”—— 林义光《文源》(3) 迟钝,愚钝参也鲁。——《论语》鲁人以为敏。——《左传》容居,鲁人也。——《礼记·檀弓》(4) 又如:鲁拙(笨拙);鲁人(鲁钝的人,愚钝的人)(5) 莽撞,粗野 。如:粗鲁(粗暴鲁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