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僧庵:佛寺;佛庵。
  • 2、僧残:梵语的意译。音译僧伽婆尸沙。佛教戒律中罪科名,其名目有十三,故又称为十三僧残。参阅《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释十三僧残》。
  • 3、僧曹:管理僧尼事务的官员,由僧人担任。
  • 4、僧厨:寺院的厨房。
  • 5、僧雏:幼龄僧人。
  • 6、僧牕: 1.亦作"僧"。亦作"僧牕"。 2.僧寺的窗户。
  • 7、僧窗: 1.亦作"僧"。亦作"僧牕"。 2.僧寺的窗户。
  • 8、僧牒:僧尼出家,由官府发给的作为凭证的度牒。有牒者得免地税﹑徭役。
  • 9、僧坊:僧舍。
  • 10、僧趺: 1.僧人趺坐。趺坐,佛教修禅者双足交迭而坐。
  • 11、僧纲:僧官名。
  • 12、僧阁:寺院楼阁。
  • 13、僧供:供养僧人的物品。
  • 14、僧馆:寺院;僧舍。
  • 15、僧籍:指登录僧尼的册籍。
  • 16、僧讲:指僧徒说法讲经。
  • 17、僧戒:佛门戒律。
  • 18、僧蓝:即僧伽罗磨。佛教寺院。
  • 19、僧廊:寺院的廊庑。亦借指僧舍。
  • 20、僧寮:僧舍。
  • 21、僧楼:寺院楼屋。
  • 22、僧庐:僧寺,僧舍。出自《奉陪判院丈充父平父兄宿回向用知郡丈壁间旧题之韵》。
  • 23、僧録:僧官名。
  • 24、僧侣: 僧侣sēnglǚ (1) 和尚,也借称古印度婆罗门教,中世纪天主教等的修道者 例 在修道院一直呆到二十二岁,他也成了一个僧侣——《火刑》 英 clergy;monks and priests
  • 25、僧律:佛教戒律。
  • 26、僧盟:僧众会盟。
  • 27、僧纳: 1.亦作"僧纳"。 2.僧衣。 3.指穿衲衣为僧。
  • 28、僧衲: 1.亦作"僧纳"。 2.僧衣。 3.指穿衲衣为僧。
  • 29、僧尼: 僧尼sēngní (1) 统称和尚和尼姑 英 Buddhist monks and nuns
  • 30、僧磬: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或钵形铜乐器。亦指击磬声。
  • 31、僧裘:僧衣。
  • 32、僧佉:梵语的音译。意译'数论'。
  • 33、僧腊:僧尼受戒后的年岁。
  • 34、僧正:僧官名。十六国后秦始立,统管秦地僧尼。南朝历代亦设。唐以后于州立僧正管理地方僧尼事务。
  • 35、僧伽:1.梵语 saṁgha的音译。意为大众或会议。佛教用以指出家团体。 2.梵语。狮子。3.国名。指今斯里兰卡。旧称狮子国。 4.人名。唐代高僧,江苏通州狼山广教寺开山祖师。自言何国人,因以何为姓。 5.借指观音大士或其塑像。
  • 36、僧俗: 僧俗sēngsú (1) 僧尼和没有出家的一般人 英 monk and common people
  • 37、僧格: 指僧人风格、格调。 僧阁,僧楼。格,通“阁 ”。
  • 38、僧人: 僧人sēngrén (1) 和尚,出家人 英 monk
  • 39、僧舍: 1.僧人的住所。 2.指寺院。
  • 40、僧王: 1.巴利文意译。佛教称谓。泰国等国僧侣领袖,由国王任命,管理全国僧务。 2.指清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
  • 41、僧衣:僧人穿的衣服,又名袈裟。
  • 42、僧祇:梵语阿僧祇的省称。意为无数,无量。 波斯语zangī的译音。泛指南海土著种族。或指非洲东海岸黑种人。
  • 43、僧宇:寺院。
  • 44、僧轩:僧房。
  • 45、僧榻:僧床,禅床。
  • 46、僧统:僧官名。始于北魏。
  • 47、僧徒: 僧徒sēngtú (1) 僧侣、和尚的通称 英 monk
  • 48、僧户:僧房的门户。
  • 49、僧宫:指僧房。
  • 50、僧官:管理寺庙和僧尼事务的职官,由僧人担任。
  • 51、僧单:僧堂的禅床。
  • 52、僧兵:古代从军的僧侣或武装的僧侣集团。
  • 53、僧房: 1.僧人居住的房舍。
  • 54、僧社:僧寺。
  • 55、僧门: 1.犹佛家。 2.寺门。
  • 56、僧家: 1.僧人,和尚。 2.指僧院。
  • 57、僧鞋:和尚穿的浅口布鞋。
  • 58、僧英:僧中佼佼者。
  • 59、僧行:谓佛门戒行。
  • 60、僧院: 僧院sēngyuàn (1) 佛教寺庙、寺院的总称 英 temple;Buddhist monastery
  • 61、僧制:僧门的法规。
  • 62、僧主:佛教僧官名。相当于僧正。
  • 63、僧字: 1.出家为僧后取的别名。
  • 64、僧塔: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的佛塔。
  • 65、僧居:僧舍;佛寺。
  • 66、僧刹:佛寺。
  • 67、僧宝:佛教三宝之一。原指僧团,后泛指继承﹑宣扬佛教教义的僧众。
  • 68、僧帐:登录僧尼名籍的簿册。始于唐开元十七年,一说始于唐太和四年。
  • 69、僧斋:请僧而供养斋食,兼有诵经略仪,谓之"僧斋"。
  • 70、僧麈:僧人用的麈尾。
  • 71、僧堂:禅堂,坐禅之所。
  • 72、僧陀: 1.指佛经。
  • 73、僧夏: 1.指僧尼受戒后的年数。夏,夏腊。 2.本谓僧尼于夏日就禅刹挂单,引申指寺庙。
  • 74、僧史: 1.佛教的历史。
  • 75、僧首: 1.管理一郡僧尼事务的僧官。
  • 76、僧寺:佛教寺院。
  • 77、僧会:管理一县僧尼事务的僧官。
  • 78、僧钟: 寺钟
  • 79、僧群:清贫守节蔬食持经
  • 80、僧道: 僧道sēngdào (1) 僧侣和道士 英 monk and Taoist priest
  • 81、僧众: 僧众sēngzhòng (1) 众多僧人 英 Buddhist monks
  • 82、僧伽彼:梵语。狮子。
  • 83、僧迦鵄:即僧却崎。
  • 84、僧迦梨: 1.见"僧伽梨"。
  • 85、僧鞋菊: 附子的别称。以其花似僧鞋,故名。
  • 86、僧伽蓝:即僧伽罗磨。佛教寺院。
  • 87、僧伽梨:亦作'僧迦梨'。亦作'僧伽棃'。 梵语的译音。僧佛大衣名。为比丘所服'三衣'之一种。
  • 88、僧伽棃:亦作'僧迦梨'。亦作'僧伽棃'。梵语的译音。僧佛大衣名。为比丘所服'三衣'之一种。
  • 89、僧録司:执掌寺院僧尼事务的官署。 唐开成 中始设于京邑。《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当日就差押番去 临安府 僧録司,讨一道度牒,将乙侍者剃度为僧。”《明史·职官志三》:“十五年始置僧録司、道録司……设官不给俸,隶礼部。”《清会典·礼部十一·祠祭清吏司》“凡僧官道官皆註於籍”原注:“京师僧官曰僧録同,正印一人,副印一人。”参阅 宋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僧录》。
  • 90、僧伽帽: 1.即僧帽。
  • 91、僧却崎:梵语的译音。僧尼五衣之一。为一种覆肩掩腋衣。
  • 92、僧伽胝: 1.僧佛大衣名。为比丘所服"三衣"之一种。
  • 93、僧祇支: 即僧却崎。
  • 94、僧靿袜:僧袜。
  • 95、僧腾客:南朝梁时为抵御侯景攻台城而召募的敢死士。
  • 96、僧祇粟: 僧祇户向僧曹输纳的谷物。参见“僧祇户 ”。
  • 97、僧祇户: 北魏僧官管辖的民户。僧祇户除向僧官输粟外,不向官府供输赋役。
  • 98、僧祇谷: 即僧祇粟。
  • 99、僧伽像: 1.指唐高僧僧伽大师塑像。
  • 100、僧伽罗: 梵语的译音,意译“众园”。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后指包括土地﹑建筑物在内的寺院的总称。

僧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寄僧名:旧时迷信,为求孩子长命而请和尚起一僧名,谓之"寄僧名"。
  • 2、九僧诗: 诗集名。为宋初和尚惠崇等九人所作。已失传。
  • 3、牛僧孺:牛僧孺(780年~848年) ,唐安定鹑觚(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字思黯。
  • 4、阿僧祇:佛教语。谓无数极长之时节。
  • 5、摄僧界: 三种结界之一。
  • 6、张僧繇:张僧繇(yáo),字号不详,吴郡吴中(今江苏苏州)人。
  • 7、阿僧秪劫: 1.见"阿僧祇劫"。
  • 8、阿僧袛劫:僧众 sēngzhòng 众多僧人
  • 9、梵宇僧楼:一座庙宇,梵指佛教,就是指各种佛教的僧楼,梵,僧都是佛教里的称谓,宇,楼是相同的意思。
  • 10、阿僧祇劫:佛教语。谓无数极长之时节。
  • 11、老僧入定:入定:指僧人打坐,屏除杂念,静思佛祖。老和尚闭目静坐修炼。形容人静静地端坐着。
  • 12、不僧不俗: 犹言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13、唐僧取经:唐代高僧玄奘赴天竺 印度 求经,历时十七年,回国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 14、粥少僧多: 粥少僧多zhōushǎo-sēngduō (1) 准备的粥少,化斋的和尚多。比喻人多东西少而不够分 英 the gruel is meagre and the monks are many—not enough to go round
  • 15、中国僧伽: 什么是僧伽?和合众的意思。
  • 16、病僧劝患僧:谓同病相怜﹐互相慰藉。
  • 17、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看僧面看佛面bù kàn sēngmiàn kàn fómiàn (1) 指看在第三者的情面上给予帮助或宽恕 例 务望娘舅不看僧面看佛面,只算看我母亲的面吧。——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英 not for the sake of the monk but for that of the Buddha
  • 18、不念僧面念佛面:不看僧面看佛面。
  • 19、不念僧面也念佛面: 词语解释不念僧面也念佛面[ bù niàn sēng miàn yě niàn fó miàn ]⒈  不看僧面看佛面。引证解释⒈  不看僧面看佛面。引草明 《乘风破浪》十七:“你不念僧面也念佛面啊,人家老大娘都把你想坏啦。”

僧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避僧:旧时谓行军出师之日,忌见僧尼。
  • 2、登僧:传说中恒山神名。
  • 3、定僧:坐禅入定的和尚。
  • 4、凡僧:佛教语。谓未证道的僧人,对证道的圣僧而言。
  • 5、饭僧:向和尚施饭。迷信者修善祈福的行为。
  • 6、梵僧:古时泛称域外来华的僧侣。
  • 7、丐僧:济南一僧,不知何许人。
  • 8、高僧: 高僧gāosēng (1) 道行修炼达到较高水平的僧侣 英 accomplished monk or nun
  • 9、供僧:将财物等施舍给僧人。
  • 10、汉僧:指男僧。
  • 11、胡僧:古代泛称西域﹑北地或外来的僧人。
  • 12、讲僧:讲经的僧人。
  • 13、客僧:游方僧。
  • 14、枯僧: 1.老僧;孤僧。
  • 15、髡僧: 1.亦作"髠僧"。 2.指僧人。因僧人不蓄发﹐故称。
  • 16、衲僧:和尚,僧人。
  • 17、尼僧:尼姑。
  • 18、贫僧: 贫僧pínsēng (1) 僧人谦称自己 例 假如我和尚吃了你饭,你丈夫晓得,骂你,却不罪坐贫僧也。——《西游记》 英 a humble term of self-address of a monk
  • 19、禅僧:和尚。
  • 20、道僧: 1.出家人。
  • 21、竺僧: 1.僧侣。
  • 22、番僧:即喇嘛僧。指西番之僧。
  • 23、九僧: 指宋初惠崇等九个和尚。他们以诗闻名于世,时号“九僧”。有合集《九僧诗》。 佛教举行大法会时的九位司事的僧人。即:导师、咒愿师、呗师、散花师、梵音师、锡杖师、引头、堂达和衲众。
  • 24、老僧: 1.年老的和尚。 2.老和尚自称。
  • 25、林僧:山林古寺中的僧人。
  • 26、门僧: 1.指约定为大户人家做礼忏,平时并有往来的僧道。
  • 27、名僧:有名望的高僧。
  • 28、内僧:即内供奉。大内道场的僧职。始于唐肃宗至德元年。
  • 29、女僧: 1.尼姑。
  • 30、沙僧:即沙悟净。
  • 31、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2.僧人自称的谦词。
  • 32、圣僧:佛教称已证正果的高僧。 白杨梅的别称。
  • 33、诗僧:能作诗的僧人。
  • 34、俗僧:凡庸的僧人。
  • 35、谈僧:善于言谈的僧人。
  • 36、唐僧: 玄奘的俗称。
  • 37、替僧:明朝谓代替皇帝出家的僧人。
  • 38、土僧: 当地的和尚。
  • 39、西僧: 1.西域僧人;西蕃僧人。
  • 40、小僧: 1.指未受大戒的年轻僧人。 2.和尚自称谦词。
  • 41、学僧:谓有学识的僧侣。
  • 42、野僧: 1.山野僧人。 2.为僧人自谦之称。
  • 43、依僧: 1.指依附佛门。
  • 44、逸僧:游方僧。云游四方之僧。
  • 45、吟僧:诗僧。
  • 46、游僧: 游僧yóusēng (1) 云游四方的和尚 例 游僧登源。——《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英 roaming Buddhist
  • 47、云僧:行脚僧。
  • 48、斋僧:谓以斋食施给僧人。
  • 49、真僧:戒律精严的和尚。
  • 50、主僧:佛寺的住持。
  • 51、醉僧: 1.指唐代书法家怀素。
  • 52、律僧:持守戒律的僧人。
  • 53、死僧:本文是指已死去的僧侣
  • 54、打包僧:即云游僧。
  • 55、挂搭僧: 1.亦作"挂搭僧"。 2.游方和尚。 3.替身。
  • 56、旦过僧:佛教徒称宿于旦过寮的行脚僧为"旦过僧"。因其夕来宿,过旦去,故称。
  • 57、佛法僧:1.佛家语。2.鸟纲,佛法僧科,佛法僧属各种的通称。
  • 58、苦行僧: 苦修的僧侣。常用以指极力克制欲望、物质生活非常刻苦的人。
  • 59、楞伽僧:泛指僧人。
  • 60、密陀僧:矿物名。其成分为氧化铅。黄色或红褐色粉末。可入药。外用有杀虫、消积、消肿毒等功效;内服能镇心治惊。也用来制造蓄电池、颜料等。
  • 61、熝头僧:詈语。
  • 62、白足僧:即白足和尚。
  • 63、方丈僧:寺院的住持。
  • 64、行脚僧:指步行参禅的云游僧。
  • 65、火宅僧:有妻室的僧人。佛教谓入世即居火宅,为僧而有室家,是未离火宅,故称。
  • 66、寻唐僧:酒令之一。以纸阄分写唐僧﹑孙行者和妖精名﹐拈得孙行者的寻唐僧。猜对时﹐唐僧饮一杯;猜误时﹐与妖精拇战﹐输者饮。
  • 67、哑羊僧:佛教语。指不知解悟的僧人。
  • 68、痖羊僧:指愚昧不悟的僧人。比喻不知礼数的人。
  • 69、雁门僧:指东晋高僧慧远。慧远﹐雁门郡楼烦人﹐曾主持庐山东林寺﹐善诗文﹐与刘遗民﹑宗炳﹑慧永等结白莲社。
  • 70、玉板僧: 笋的别名。
  • 71、粥饭僧:只吃粥饭而不努力修行的僧人。本为僧人自谦之词。后多用以嘲讽尸位素餐者。
  • 72、云水僧:行脚僧。
  • 73、在家僧:特指宋黄庭坚。戏称持戒谨严的佛教居士。
  • 74、杖锡僧:游方僧。
  • 75、知事僧:寺院中掌管事务的僧人。
  • 76、职事僧: 1.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 77、嵩岳僧: 嵩岳破窖堕和尚。
  • 78、无羞僧:佛教语。指破戒作恶的僧人。
  • 79、应佛僧: 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那应佛僧正开方破狱,传灯照亡,参阎君,拘都鬼,延请地藏王,开金桥,引幢幡。
  • 80、瘂羊僧:指愚昧不悟的僧人。比喻不知礼数的人。
  • 81、蜀鄙之僧: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文中暗喻天资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 82、蜀鄙二僧: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 83、白足高僧:即白足和尚。
  • 84、婆罗门僧: 佛教术语,指印度婆罗门种姓之修行僧,或原信仰婆罗门教之外道,转而依佛陀出家入佛道者。
  • 85、白足禅僧:即白足和尚。
  • 86、三师七僧: 佛教语。佛徒授比丘具足戒,行三师七僧之制。三师指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七僧指七名作证的和尚。也称为“三师七证”。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
  • 87、郁多罗僧: 僧侣法衣中的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
  • 88、削发为僧:指剃去头发,出家为僧尼
  • 89、袖引小僧: 引,即拽的意思。小僧,小和尚,沙弥。“袖引小僧”,即拽袖子的小和尚的意思。
  • 90、奉道斋僧:奉:信奉;斋僧:供僧人吃饭。指信教行善
  • 91、落发为僧:剃光头发做僧人
  • 92、行脚头陀僧:即行脚僧。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僧组词,僧的组词,僧字怎么组词,僧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僧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僧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09个,僧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9个,僧字在结尾的组词有92个。
  • 拼音sēng
  • 注音ㄙ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WUL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人,曾声。本义:和尚)(2) 同本义 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俗称“和尚”,梵语“僧伽(samgha)”的省称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韩愈《山石》(3) 又如:僧行(僧众);僧众(僧人:和尚;佛教徒);僧录司(明清时期管理佛门事务的机构);僧雏(年龄小的僧人);僧寮(僧人居住的房屋);僧居(僧人的居室,寺院);僧衲(僧衣);僧靿袜儿(僧人穿的长筒袜);僧正(管理众僧之官);僧官(管理僧人、寺庙的官吏);僧纲(管理佛教的官);僧腊(指僧人受戒后的年龄。又称法腊);僧伽梨(僧服大衣名。为袈裟的一种)(4)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