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卫蔽:卫护遮掩。
  • 2、卫跸:卫护警跸。
  • 3、卫赐:指孔子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因其为卫人,故称。
  • 4、卫鼎:春秋时卫国记载孔悝祖先功德的鼎。铭文见《礼记.祭统》。
  • 5、卫队: 卫队wèiduì (1) 执行警卫任务的部队 英 squad of bodyguards;armed escorts
  • 6、卫奉:守护侍奉。
  • 7、卫辅:犹养护,保养。
  • 8、卫符:卫帅的符印。
  • 9、卫顾: 卫顾wèigù (1) 护卫照顾 英 protect and take care of
  • 10、卫宏:东汉著作家、学者。
  • 11、卫护: 卫护wèihù (1) 保护守卫 英 protect
  • 12、卫霍: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皆以武功着称,后世并称"卫霍"。
  • 13、卫畿:古代九畿之一。
  • 14、卫籍:军籍。
  • 15、卫冕: 卫冕wèimiǎn (1) 体育竞赛中指蝉联冠军,保住上届取得的冠军地位 英 continue to be the champion
  • 16、卫幕: 1.汉卫青的军幕。 2.比喻非常危险的处境。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自卫如晋,将宿于戚(卫邑),闻钟声焉,曰:'异哉!吾闻之也,辩而不德,必加于戮。'夫子(孙文子)获罪于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何乐?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杜预注:"言至危。"
  • 17、卫娘:指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她以发美得宠。事见《汉武故事》。后因以"卫娘"借指冶容女子。
  • 18、卫蘧:指春秋卫国大夫蘧伯玉。
  • 19、卫阙:即魏阙。古代宫廷外的阙门。
  • 20、卫绒:古代织物名
  • 21、卫侍:保卫侍奉。
  • 22、卫戍: 卫戍wèishù (1) 警备;守卫 例 卫戍区 英 garrison
  • 23、卫送:犹护送。
  • 24、卫藏:地区名。旧时西藏的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和康(一作喀木)四部,藏人用卫藏指前后藏,元明译为乌斯藏,清译为卫藏。清人著作中有时也用卫藏概称西藏四部。
  • 25、卫士: 卫士wèishì (1) 卫兵 例 卫士欲止。——《史记·项羽本纪》 例 卫士仆地。 英 bodyguard
  • 26、卫星: 卫星wèixīng (1) 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如围绕地球运行的月球。也指人造卫星 英 satellite;moons;sputnik;man-made (artificial) satellite (2) 像卫星一样在某个中心四周的 例 卫星城 英 central
  • 27、卫道: 卫道wèidào (1) 卫护某种正统的思想体系或学说(多含贬义);卫护儒家道统 英 defend traditional moral principles
  • 28、卫气:1.中医学名词。为人体中饮食水谷所化生之精气,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 2.犹养气。
  • 29、卫水:古水名。源出河北灵寿县(今正定县)东北。
  • 30、卫玉:晋卫玠少时,风神秀异,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后名士乐广嫁女于卫玠,时人有'妇公冰清,女婿玉润'之语。事见《晋书.卫玠传》。后因以'卫玉'为赞誉人文辞华美或风姿秀异之典。
  • 31、卫服: 1.古代九服之一。 2.指五服之一。见《书.康诰》。参见"九服"﹑"五服"。
  • 32、卫乐:晋卫玠和乐广的并称。
  • 33、卫鹤:《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后因以"卫鹤"为滥叨封爵之典。
  • 34、卫虎:指晋卫玠。
  • 35、卫翼: 犹辅佐。
  • 36、卫卒:护卫的兵卒。
  • 37、卫城: 卫城wèichéng (1) 城市或地区由筑垒或加固而成作为避难地方的高地 英 acropolis
  • 38、卫仗:天子出行时用以护卫的仪仗。
  • 39、卫子:驴的别名。
  • 40、卫足:《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言鲍牵居乱,不能危行言逊。"后因以"卫足"比喻自全或自卫。
  • 41、卫养: 1.犹言保护安抚。 2.犹保养。
  • 42、卫所:明代军队的编制。
  • 43、卫摄:书信套语。谓保养。
  • 44、卫守:保卫防守。
  • 45、卫从: 1.护卫侍从。 2.护卫侍从之人。
  • 46、卫助:保卫协助。
  • 47、卫布:指粗布衣服。语出《左传.闵公二年》:"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杨伯峻注:"大布衣﹑大白冠,所以示俭。"
  • 48、卫画:指天津杨柳青年画。因天津在明清时叫"天津卫",故称。
  • 49、卫鱼:指春秋时卫国大夫史鱼。
  • 50、卫索:晋代书法家卫瓘和索靖的并称。
  • 51、卫生: 卫生wèishēng (1)干净,不肮脏,能保护健康,防止疾病 例 个人卫生 英 hygiene (2) 清洁、有利于保护健康、防止疾病的情况 例 环境卫生 英 sanitation;health
  • 52、卫兵: 卫兵wèibīng (1) 执行警卫任务的士兵 英 guard;bodyguard
  • 53、卫青: 词语解释⒈  西汉大将。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卫皇后之弟。原是汉武帝姐平阳公主家奴。后被武帝重用,官至大将军,封长平侯。公元前127年率军大败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前119年,又和霍去病共同打败匈奴主力,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 54、卫视:卫视(全称:卫星电视)是利用通信卫星传送和转播电视节目的电视系统。
  • 55、卫报:《卫报》(The Guardian)是英国的全国性综合内容日报。
  • 56、卫分:中医术语。指人体的浅表层次,具有护卫全身的意思。
  • 57、卫立煌:卫立煌(1897年2月16日~1960年1月17日),字俊如,又字辉珊,安徽省合肥县(现属包河区)人,中华民国高级将领,国军陆军二级上将,是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中的“虎将”。
  • 58、卫生间:卫生设备所在的房间。
  • 59、卫生巾:  一种妇女经期使用的卫生用品。由吸水纸、絮装吸收层、胶带纸等组成的条状物,可粘在内裤上。
  • 60、卫生裤:卫生裤是主要供女性在经期时使用的内裤,也可以在旅游、出差和平日应急使用。
  • 61、卫足葵:即向日葵。
  • 62、卫聆风: 黑发黑眸,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 63、卫生球:樟脑丸。详"卫生丸"。
  • 64、卫戍区: 卫戍区wèishùqū (1) 担负首都卫戍勤务的军队组织 英 garrison command
  • 65、卫拉特:清代对西部蒙古各部的总称。"卫拉特"乃蒙语音译,为部落之意。元代称斡亦剌,明称瓦剌,清曰厄鲁特,也称额尔特﹑卫拉特。后分裂为四部: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
  • 66、卫生丸:樟脑丸。也称卫生球。用萘制成,呈球形,有特殊的气味,易挥发。放在衣物中,可以防虫蛀。俗戏称枪弹。
  • 67、卫生带:月经带。妇女经期所使用的带子。
  • 68、卫道士: 卫道士wèidàoshì (1) 为信念、事业或制度辩护而演说或写作的人,尤指为基督教作系统辩护的人 英 apologist;watchdog;champion
  • 69、卫夫人:东晋女书法家。姓卫,名铄,字茂漪,汝阴太守李矩妻,世称卫夫人,也称李夫人。擅长书法,隶书尤善,师锺繇,妙传其法。王羲之﹑王献之少时,曾从她学书。
  • 70、卫星城: 卫星城wèixīngchéng (1) 依赖大城市经济支持的一个从属地区或郊区县城 英 satellite city;satellite town
  • 71、卫生衣:方言。即绒衣。一种线织而表面起绒的较厚的上衣。
  • 72、卫生员:受过短期卫生训练,具有医疗卫生基本知识和急救护理等技术的初级卫生技术人员。
  • 73、卫生纸: 卫生纸wèishēngzhǐ (1) 用于盥洗室的一种吸水性好的柔软的卫生用纸 英 toilet paper;tissue;kleenex
  • 74、卫子瑕:指春秋时卫灵公的幸臣弥子瑕。
  • 75、卫生局: 卫生局是地方各级医院的主管部门。下设办公室、医政科、健教所、爱卫会等职能部门,分管食品卫生,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医疗事故的处理等等工作。
  • 76、卫生部: 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8〕5号),设置卫生部。卫生部是主管卫生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2013年,国务院将卫生部的职责、人口计生委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职责整合,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77、卫生院: 设在乡镇的设备比较简易的医疗机构。
  • 78、卫光一: 代表作第776卷027首〖经太华〗 书名:《全唐诗》作者:卫光一。
  • 79、卫生设备:建筑物内供应自来水﹑热水及排除污水﹑垃圾等设备的统称。通常指抽水马桶和接通下水道的脸盆﹑浴缸等。
  • 80、卫星导航: 利用导航卫星进行飞行器或船舶定位的导航方法。分两种:(1)无源式。用户不必发射信号即可定位,用户数量不受限制,且不会暴露自身目标,如美国的“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2)有源式。导航时用户需发射信号,经导航卫星转发至地面站,据此计算出用户位置后再经导航卫星通知用户,如美国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
  • 81、卫戍部队:卫戍区,中国担负首都警卫和守备勤务的军队组织。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军队长期或临时驻扎、实施警卫和守备的地区都称卫戍区。
  • 82、卫戍神使: 即氤氲大使。
  • 83、卫星城镇:又称“卫星城市”。为分散市区人口和企事业单位而在大城市郊区或附近地区新建或扩建的独立的城镇。因其像卫星一样分布在中心城市的周围,故名。如闵行、安亭、金山、嘉定等就是上海市的卫星城镇。
  • 84、卫星通信:应用卫星的一种。卫星轨道离地很高,天线波束能覆盖地球广大面积,且电波传播不受地形限制,能实行地面远距离通信。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现代化通信工具。
  • 85、卫星云图: 由气象卫星拍摄而发送到地面上的大范围云状的照片。气象台根据不同时刻接收到的卫星云图,可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及其运动情况,是预报天气的重要依据。
  • 86、卫星电视: 利用通信卫星传送和转播电视节目的电视系统。电视节目从某个地面站发往通信卫星,再转发到其他地面站,地面站收到信号后传送到当地电视台转播。简称卫视。
  • 87、卫生防疫:卫生防疫主要是食品卫生及预防疾病的机构而设立的一个名称。
  • 88、卫浴电器:顾名思义主要指的是在卫浴间使用的电器。
  • 89、卫心仙丹:是一种药物,主治刑杖。
  • 90、卫星通信地球站: 设置于地球上的卫星通信终端站。通过它与通信卫星之间进行无线电传输,实现地面、空中、海上用户之间的通信联系。由天线系统、高功率发射系统、低噪声接收系统、信道终端系统、电源系统和监控系统组成。为实现用户之间通信,还设有地面接口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和信息交换中心。目前,地球站正在向小型化发展。

卫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保卫团: 保卫团bǎowèituán (1) 反动地主武装 英 security body
  • 2、赤卫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县区两级的群众武装组织。其他一些苏区也建有类似的赤卫队组织。
  • 3、自卫队:在民主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里配合正规军队作战的群众武装队伍。
  • 4、党卫队: 党卫队dǎngwèiduì (1) 德国法西斯的特务组织,又叫党卫军 英 Schutzstaffel
  • 5、搞卫生: 搞卫生gǎo wèishēng (1) 打扫环境卫生;整理个人卫生 例 下班前搞卫生 英 sanitize
  • 6、护卫舰: 以火炮和反潜武器为主要装备,以担任航行警戒和基地巡逻等护航任务为主的轻型军舰。
  • 7、护卫艇: 炮艇。装有小口径火炮和深水炸弹等武器。担任近海护航、护渔和巡逻等任务。
  • 8、近卫军: 近卫军jìnwèijūn (1) 中世纪英法等国君主的卫队。后为某些国家享有特权的精锐部队的名称 英 imperial guard troops
  • 9、禁卫军:保卫帝王或京城的军队。
  • 10、禁卫兵:即禁卫军。
  • 11、警卫员:做警戒保卫工作的人。
  • 12、警卫连: 《警卫连》是泡泡雪儿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晋江文学网。
  • 13、白卫军: 或称“白军”。1918-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的反革命武装。以沙俄反动军官为骨干,并得到外国武装干涉者支持,挑起内战。最后被红军消灭。
  • 14、赤卫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内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
  • 15、刺卫矛: 刺卫矛为卫矛科植物长刺卫矛的根。
  • 16、聂卫平:聂卫平,1952年8月17日出生,河北深县(今河北省深州市)人。
  • 17、侍卫官: 以侍从、护卫长官为专职的武装官员。
  • 18、宫卫兵:即宫甲。
  • 19、红卫兵: 红卫兵hóngwèibīng (1)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产生的大、中学校学生群众性组织。一度参加社会上的活动 例 八月十八日以后,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其“造反行动”从学校里扩展到社会上 英 the Red Guards (2) 指参加红卫兵组织的人 英 Red Guard
  • 20、自卫军:在民主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里配合正规军队作战的地方人民武装组织。
  • 21、党卫军:党卫队 dǎngwèiduì 德国法西斯的特务组织,又叫党卫军
  • 22、兵卫町: 柳板町是青森县津轻平原中部的一町。
  • 23、自卫权:自卫权,是指国家在遭到外来侵犯时,单独或者与其他国家共同抵抗侵略的权利。
  • 24、放卫星: 指的是从1958年开始的、在“大跃进”中的、一场急于求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悲情运动。在“大跃进”中各地浮夸风盛行,虚报夸大宣传粮食产量,这些上报虚假“小麦卫星”、“水稻卫星”、“包谷卫星”、“烤烟卫星”等在各行各业中发生的类似行为被统一称为“放卫星”。
  • 25、保家卫国:保卫家乡和祖国。
  • 26、楚腰卫鬓:谓细腰秀发。借指美女。
  • 27、直播卫星: 直接广播卫星(Direct Broadcasting Satellite,DBS,简称直播卫星)通过卫星将视像、图文和声音等节目进行点对面的广播,直接供广大用户接收(“个体接收”或“集体接收”)。
  • 28、测地卫星: 用于大地测量的卫星。运行在高1000~2000千米的近圆形轨道上。由几个基准站和一个被测点同时观测测地卫星,进行大地联测,可定出基准点和被测点相对于卫星的方位和距离,从而计算出被测点的大地坐标,绘制成地图和海图。通过对卫星轨道摄动的测定,还能推算出地球的大小、形状和地球重力场分布等资料。
  • 29、侦察卫星: 用于获取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利用照相机、电视摄像机、无线电接收机或红外探测器等设备,从轨道上搜集地面、海洋或空中目标的情报。卫星侦察具有侦察范围大,不受国界和地理条件限制,速度快,效果好等特点。
  • 30、燕巢卫幕:《孔子家语.正论》:'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居戚。公卒未葬,文子击钟焉。延陵季子适晋过戚,闻之曰:'异哉!夫子之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也,惧犹未也,又何乐焉?君又在殡,可乎?''后以'燕巢卫幕'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31、导航卫星: 为海洋、地面、空中用户提供精确导航定位信息的卫星。1960年由美国首次发射美国“海军导航卫星”。1978年起美国首次发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进行试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由二十四颗卫星组成业务导航卫星网。该系统的卫星上装有原子钟,能实现连续的精确定位。除供导航定位外,还可用于大地测量。
  • 32、电视卫星: 电视卫星diànshì wèixīng (1) 一种在地面站之间转播电视信号的轨道卫星,一般发送至适当高度(例如大西洋或印度洋上空),以便世界各地通过这种卫星都可接收到转播的节目 英 television satellite
  • 33、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对正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 34、废绝卫祀: 废绝卫祀指的是秦二世胡亥将卫君角废为庶人,卫绝祀,卫国灭亡。
  • 35、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gōnggòng wèishēng (1) 研讨应用有组织的公众努力来保护和改进公众健康的一门技术和科学,以及包括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和社会科学,人们应保持维护的清洁、卫生的生活、工作环境 英 public health
  • 36、羁縻卫所: 明代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单位,就其地分任归附的各族首领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以加强中原与边疆地方的关系。
  • 37、拦截卫星:拦截卫星,是指用于攻击敌方卫星或其他航天器的人造卫星。
  • 38、看杀卫玠: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 39、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jīngwèi-tiánhǎi (1) 相传炎帝有一名叫女娃的少女,不慎淹死于东海后,变成精卫鸟,立志衔西山木石填平东海,使众人不再受害。比喻有雄心猛志的人或事。又借喻人所做的徒劳之事 英 the mythical bird Jingwei trying to fill up the sea with pebbles
  • 40、倾柯卫足: 《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后因以“倾柯卫足”指善于保护自己。
  • 41、医疗卫生:我国农村和城镇街道中实行的一种医疗制度,用集体筹集资金的办法解决医疗费用。
  • 42、木卫凌木: “木卫凌木”是天文学专有名词。
  • 43、鲁卫之政:语出《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因以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
  • 44、安特卫普:安特卫普位于比利时西北部斯海尔德河畔,是比利时最大港口和重要工业城市,面积140平方公里,人口45.7万人(2005年1月),居民大多使用荷兰地方方言。
  • 45、汪锜卫国:汪踦,春秋鲁国的一个儿童,在参加抗击齐国的战斗中牺牲。鲁国破格以成年礼葬之。踦,亦作'锜'。事见《左传.哀公十一年》及《礼记.檀弓下》。后因以'汪锜卫国'作为儿童救国的典型事例。
  • 46、近卫军团: 基于《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的多人即时对战自定义地图DOTA中,象征正义的军团。
  • 47、汪踦卫国:汪踦,春秋鲁国的一个儿童,在参加抗击齐国的战斗中牺牲。鲁国破格以成年礼葬之。踦,亦作'锜'。事见《左传.哀公十一年》及《礼记.檀弓下》。后因以'汪踦卫国'作为儿童救国的典型事例。
  • 48、没卫饮羽: 谓连箭的翎都射没在物体中。极言射力之大。
  • 49、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qìxiàng wèixīng (1) 一种环绕地球轨道的航天器,带有各种仪表,能测量来自地球及大气中的可见和不可见辐射。同时也研究云的形成及其他气象情况,如美国发射的“太罗斯”(Tiros)系列的卫星 英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 50、人造卫星: 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火箭或航天飞机)发射或运载到外层空间,按一定轨道绕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行的物体。绕地球运转的,又叫人造地球卫星。
  • 51、通信卫星: 应用卫星的一种。卫星轨道离地很高,天线波束能覆盖地球广大面积,且电波传播不受地形限制,能实行地面远距离通信。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现代化通信工具。
  • 52、郑卫之音: 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 泛指淫靡的音乐。 指靡丽的文风。
  • 53、科学卫星:科学卫星(scientific satellite)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人造地球卫星。
  • 54、郑卫之声: 《吕氏春秋·季夏纪》:“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
  • 55、保卫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内容之一。
  • 56、妇幼卫生: 妇幼卫生fùyòu wèishēng (1) 孕妇与幼儿的各种为获得健康与维护健康的研究与措施 英 maternity and child hygiene
  • 57、预警卫星:又称“导弹预警卫星”。用于监视、发现和跟踪敌方战略导弹发射,并能及时发出警报的侦察卫星。遇有发射导弹,其红外探测器便能探测到导弹主动段飞行时发动机尾焰的红外辐射并发出警报。同时通过电视摄像机跟踪导弹运动轨迹。还可通过核辐射探测器监视和发现大气层内外空间发生的核爆炸事件。
  • 58、郑卫桑间: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泛指淫靡的音乐。指靡丽的文风。
  • 59、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 60、保卫延安: 长篇小说。杜鹏程作。1954年发表。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兵进攻延安。人民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后,在青化砭和蟠龙镇两场战斗中接连获胜。周大勇连与主力失去联系,孤军奋战,杀出重围。国民党军队欲与人民解放军决战,结果受到重创。小说第一次塑造了彭德怀将军的形象。
  • 61、广播卫星: 词语解释⒈  不必经过地面站转播,可直接向用户转播电视和声音广播的应用卫星。转播的原理和方法与在对地静止轨道上的通信卫星相似,但其转发器数目少、输出功率大,天线定向精度高,覆盖面积可很大,故在边远地区、小岛或山区的用户都能直接收到转播的节目。
  • 62、海事卫星: 词语解释⒈  用于海上与陆地间通信联络的卫星。如用于电报、电话、电传和数据传输,并兼有海洋救援和导航定位的功能。卫星无线电传输系统由卫星(空间中继站)、用户站(安置在船舶和海上浮动平台上)、岸站(地面中继站)和地面测控站(对卫星实施测量和控制)四部分组成。
  • 63、教学卫生: 词语解释⒈  按卫生学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包括合理编制教学计划、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日课表和学生的学习时间、课内和课外作业,不使学生负担过重;改善教室的卫生条件等。
  • 64、静止卫星: 词语解释⒈  运行轨道为对地静止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因与地面各点相对静止不动,故名。运行在赤道上空约35790千米高的圆轨道上,运行的角速度为7.2921×10-5弧度/秒。卫星在某些干扰力的作用下,轨道要发生变化,须经常进行轨道修正。广泛用作气象卫星、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等。
  • 65、近卫声明: 词语解释⒈  1938年,日本首相近卫文fe75发表的诱降蒋介石、企图灭亡中国的三次声明。1938年1月16日,近卫发表声明称蒋介石如不接受议和条件,日本将“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另建“与日本提携之新政府”。11月3日,近卫发表第二次声明称:如国民政府“坚持抗日容共政策,则帝国决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12月22日,近卫又发表第三次声明,提出所谓“中日睦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三原则,诱胁蒋接受条件。在全国人民抗战浪潮推动下,蒋不敢公开停止抗战。
  • 66、生物卫星: 词语解释⒈  用于在空间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卫星。按研究任务不同,卫星携带的生物实验标本也不同。放置标本的生物舱装备着生命保证系统。通过生物学遥测,在地面上可获得卫星上生物的生理参数,以便监视生物在卫星上的行为。生物舱可根据需要按照预定程序回收。
  • 67、天文卫星: 词语解释⒈  用于观测宇宙天体和其他宇宙物质的科学卫星。按观测目标分,有以观测太阳为主的太阳观测卫星和以探测太阳系以外的天体为主的非太阳探测天文卫星。按卫星上所载科学仪器的观测波段分,有红外、紫外、x射线和γ射线等天文卫星。运行轨道多为圆形或近圆形,高度为数百千米,但不低于400千米。第一颗天文卫星是美国于1960年发射的“太阳辐射监测卫星”。
  • 68、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保持个体心理健康、预防精神疾病的活动和措施。包括从新生命孕育开始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以及各个社会群体的心理卫生。
  • 69、应用卫星:应用卫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一类。
  • 70、雅典卫城:古希腊建筑文化古迹。位于今雅典城西南部。东西长约米,南北宽约 米。原为雅典奴隶制统治者的城堡,公元前 世纪改建为宗教活动中心。主要由帕提侬神庙、伊瑞克提翁庙等组成。建筑群布局自由,主次分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杰出之例。自中世纪后屡遭破坏,现仅存残迹。
  • 71、中卫大夫:官名
  • 72、青年近卫军: 长篇小说。苏联法捷耶夫作于1945年。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次年占领顿巴斯。当地共青团员们成立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奥列格任政委,邬丽娅、万尼亚、谢辽沙、刘芭等为委员。他们展开城市游击战,给入侵者以沉重打击。后因叛徒出卖,多数成员被捕牺牲。
  • 73、天京保卫战: 太平军保卫都城天京(今南京)的战斗。1862年曾国荃率湘军主力围困天京,李秀成集结大军救援,但未能击破敌人重围。1864年7月,湘军用地雷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太平军同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终因众寡悬殊,天京失陷。
  • 74、安庆保卫战: 太平天国著名战役。1860年夏,清军围攻安庆。洪秀全调陈玉成、李秀成西征武昌,以解安庆之围。次年西征失败,陈玉成回救安庆,并派兵入城助守。太平军和清军各派援兵,双方层层交战。9月因太平军城外援军失利,城内弹尽粮绝,安庆陷落,守城太平军一万余人全部战死。
  • 75、镇江保卫战:镇江保卫战,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侵略军发动了侵华扬子江战役,攻陷吴淞炮台后,于6月溯流而上,直逼镇江。
  • 76、小行星卫星: 词语解释⒈  环绕小行星运行的小天体。已发现两颗:1978年6月7日发现的大力神(532号)小行星的卫星--1978(532)i,直径45.6千米;1978年12月11日发现的梅菠蔓(18号)小行星的卫星--1978(18)i,直径37千米。此外,还发现2号、6号、9号、12号、44号、66号、129号、433号和624号等小行星可能也有卫星。
  • 77、延安保卫战: 词语解释⒈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西北野战部队在陕西延安以南地区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运动防御战。1947年3月初,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集中二十五万余人进犯陕甘宁解放区。西北野战部队从3月13日至19日以运动防御作战形式,予国民党军以重创,成功地掩护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和人民群众的安全转移,并按预定计划主动撤离延安。
  • 78、察里津保卫战: 苏俄国内战争期间保卫察里津的战斗。1918-1919年,南线红军在斯大林等指挥下,连续三次击退白军对察里津的围攻,从而保证了对中央地区的粮食供应。
  • 79、地球同步卫星:简称“同步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该卫星每天在相同时间飞经相同地方的上空。同步轨道中使用最多的是倾角为零的对地静止轨道,故有时也将在这种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称为“静止卫星”。
  • 80、人卫激光测距:人卫激光测距,是指用人造卫星激光测距仪,精确测定地面测站至装有后向反射器的卫星的距离。
  • 81、电子侦察卫星: 在空间截获由雷达、通信和遥测等系统辐射的电磁信号,并测定辐射源地理位置的卫星。运行在高度约500或1000多千米的近圆轨道上。卫星将截获的电磁信号预处理后,再发送到地面接收台站,经分析便可获取机密军事情报。
  • 82、照相侦察卫星: 利用光电遥感器摄影而实现侦察地面目标的卫星。卫星选择在150~280千米的近地轨道上,以获取清晰的图像。按信息送回地面方式分为两类:(1)返回型。将对地面摄影后的胶片存贮在卫星上回收容器中,回收容器脱离运行轨道返回地面;(2)传输型。利用光电成像原理侦察摄影,再把图像信息记录在磁带上,在飞往地面台站控制区时,再将图像信息发送地面。
  • 83、壬辰卫国战争:16世纪末朝鲜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争。1592年(农历壬辰年)4月,日本丰臣秀吉派军入侵朝鲜。李朝求助中国明朝。在明军援助下,1593年,两国联军击退日军。1597年,日军再次入侵。朝鲜爱国将领李舜臣率水军大败日军。1598年,明朝再度出兵相援,打败日军。丰臣秀吉死后,日本撤军。同年11月,在露梁海战中,朝、明联军又重创日军,取得战争胜利。
  • 84、导弹预警卫星: 用于监视和发现敌方战略弹道导弹并发出警报的侦察卫星。通常被发射到地球静止卫星轨道,由几颗卫星组成预警网。利用卫星上的红外探测器探测导弹在飞出大气层后发动机尾焰的红外辐射,并配合使用电视摄像机跟踪导弹,及时准确判明导弹并发出警报。
  • 85、海洋监视卫星: 用于监视海洋上舰船和潜艇活动与侦察舰艇上无线通信及雷达信号的卫星。一般由多颗卫星组成监视网。能有效地探测和鉴别海上舰船和潜艇,并准确地确定它们的位置、航向和航速,所得信息经处理后传输给地面站,再由地面站转发给有关军事部门使用。
  • 86、国境卫生检疫:国境卫生检疫是指国家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通过国家设在国境口岸的卫生检疫机关,依照国境卫生检疫的法律、法规,在国境口岸、关口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实施卫生检疫查检、疾病监测、卫生监督和卫生处理的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 87、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英文名称: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缩写WHO,中文简称世卫组织)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置在瑞士日内瓦,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
  • 88、地球资源卫星: 用于勘测和研究地球自然资源的人造地球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能获得分辨率较高的地球的多光谱像片,测定与区别具有1℃温差的全球各处的地表温度,获取海洋动力学各种数据等。
  • 89、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rénzào dìqiú wèixīng (1) 简称人造卫星。用运载火箭发射到太空并沿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天体 英 artificial earth satellite
  • 90、莫斯科保卫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1941年9月-1942年1月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性战事的总称。
  • 91、黄洋界保卫战: 词语解释⒈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击溃国民党军的战斗。1928年8月30日,国民党湘军三个团在赣军两个团的策应下,进攻井冈山黄洋界哨口阵地。当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远在湘西,仅以两个连的兵力,凭借黄洋界天险,将敌击溃,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92、红外天文卫星: 词语解释⒈  巡天探测中红外和远红外的卫星。1983年由美国、荷兰和英国联合研制和发射。呈圆柱体,高3.58米,直径2.05米,重1020千克。在离地900千米的太阳同步极地轨道上运行,公转周期103分钟。在其十个月工作时间内,发现三十多万颗新天体,其中天琴座α星可能是第二个太阳系。
  • 93、技术试验卫星: 词语解释⒈  人造地球卫星的一类。主要进行卫星新技术试验或应用卫星试验,包括新原理、新方案、新设备等。试验内容如重力梯度稳定、电火箭、生物在空间的适应性、载人飞船生命保障系统和返回系统的验证、交会和对接、无线电新频段的传输、新遥感器轨道飞行试验和轨道上截击试验等。
  • 94、人造月球卫星: 词语解释⒈  由人工研制并用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并环绕月球运行的宇宙飞行器。苏联于1966年3月发射的“月球10”号探测器,为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美国的人造月球卫星称为“月球轨道环行器”,于1966年8月首次发射。
  • 95、太阳同步卫星: 词语解释⒈  运行轨道为太阳同步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这类卫星每天在相同的地方时经过世界各地,每天以大致相同的太阳对地光照条件下观测地面。可用作低轨道气象卫星、照相侦察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等。
  • 96、大卫·科波菲尔:《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于1849至1850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 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
  • 97、订租威海卫专条: 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的条约。1898年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为:威海卫及其附近海面租给英国,租期二十五年,经双方同意可延长。本约于1930年废止。
  • 98、广播卫星地面站: 卫星广播系统的地面设施。由天线系统(包括跟踪装置)、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基带终端装置等组成。用于向广播卫星传输电视节目、接收和监视广播卫星发射的电波和广播信号与质量。此外,还要执行监视卫星工作状态、遥控卫星的工作,并与其他地球站保持通信等。
  • 99、列宁格勒保卫战: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战役。1941年7月10日北路德军开始进攻,9月包围列宁格勒,列宁格勒军民顽强抵抗,始终保持了一条与后方联络的通道。经九百天的防守,1944年1月苏军反攻,解除了德军的包围,取得保卫战的胜利。
  • 100、西沙自卫反击战: 词语解释⒈  1974年1月,中国军民反击南越军队入侵西沙群岛的战斗。1956年4月,南越军队侵占中国领土西沙群岛的珊瑚岛后,于1974年1月17日和18日又侵占甘泉、金银等岛屿,19日继续向琛航、广金两岛发动进攻。中国海军在陆军及民兵的协同下予以反击,于20日收复被侵占的全部岛屿。

卫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案卫:巡察护卫。
  • 2、保卫: 保卫bǎowèi (1) 保护使不受侵犯 英 defend;safeguard;secur;in defence of
  • 3、葆卫: 1.葆宫的卫兵。 2.仪仗和侍卫。 3.护卫。葆,通"保"。
  • 4、备卫: 1.守卫;防卫。 2.仪卫。
  • 5、陛卫: 1.帝王御前护卫的士兵。 2.在宫禁中宿卫。
  • 6、庇卫:遮蔽防护。
  • 7、兵卫:士兵和守卫之具。亦指防卫。
  • 8、采卫:采服和卫服。即《周礼》的采畿和卫畿。
  • 9、餐卫:谓饮食调养。
  • 10、宸卫:帝王的仪仗﹑侍卫。
  • 11、臣卫: 1.屏藩拥卫之臣。
  • 12、城卫:犹城防。
  • 13、承卫:犹言拱卫。
  • 14、冲卫:冲要的边区。
  • 15、从卫:随从护卫之人。
  • 16、杜卫:东汉杜度与晋卫瓘的并称。两人均以善书着称。
  • 17、藩卫: 1.屏障。 2.捍卫。 3.指诸侯。
  • 18、防卫: 防卫fángwèi (1) 防御和保卫 例 正当防卫 英 defend
  • 19、飞卫:传说中的古代善射者。
  • 20、府卫: 1.指北周﹑隋﹑唐的府兵制。府兵轮流宿卫京师,故亦称府兵为府卫。 2.贵族或官府的卫士。
  • 21、扶卫:扶持卫护。
  • 22、辅卫:辅翼捍卫。
  • 23、巩卫:环绕﹑护卫。巩,用同'拱'。
  • 24、宫卫: 1.帝王宫廷的卫兵。 2.指皇宫的保卫工作。 3.指帝王的宫殿。
  • 25、拱卫: 拱卫gǒngwèi (1)环绕;卫护 英 surround and protect
  • 26、扞卫:古代军队于夜间设垒壁﹑伏弓矢并畜犬以防敌袭击的一种防御措施。 防御;保卫。
  • 27、捍卫: 捍卫hànwèi (1) 保护;防卫 例 捍卫边疆 英 defend;guard;protect
  • 28、侯卫: 1.自侯服至卫服之地。 2.借指侯服至卫服之间的诸侯。
  • 29、户卫:守卫宫门的禁军。
  • 30、扈卫: 1.亦作"扈卫"。 2.帝王的随侍护卫。 3.指随侍护卫帝王。
  • 31、环卫: 环卫huán-wèi (1) 环境卫生的简称 例 在环卫战线上干一辈子 英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 32、戟卫: 指侍从职务。
  • 33、迦卫: 1.佛祖诞生地"迦维罗卫"的省称。
  • 34、蹇卫:指驽钝的驴子。
  • 35、教卫: 受过训练的卫士。
  • 36、谨卫: 1.谨慎警卫。
  • 37、近卫:君主的近身侍卫人员。
  • 38、禁卫: 禁卫jìnwèi (1) 古时指保卫京城或宫廷 例 禁卫森严 英 guard the capital and the imperial palace (2) 指保卫帝王或京城的卫兵 英 emperor’s guard
  • 39、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东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于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誓,一名寃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后多用以比喻有仇恨而志在必报,或不畏艰难﹑奋斗不懈的人。
  • 40、警卫: 警卫jǐngwèi (1) 武装警戒、保卫,也指执行警戒保卫任务的人员 英 (security) guard
  • 41、珂卫:佩饰华丽的驴。"卫",驴的别称。
  • 42、匡卫:扶持护卫;环绕护卫。
  • 43、列卫:四周的防卫。
  • 44、陵卫:古代皇帝陵墓的宿卫。
  • 45、鲁卫: 1.语本《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后以"鲁卫"代称兄弟。 2.比喻情况类似﹑实质相同。 3.泛指礼义之邦。
  • 46、逻卫:巡逻保卫。
  • 47、庙卫:指寺塔。
  • 48、冥卫:谓神灵的庇佑。
  • 49、陪卫: 1.陪侍警卫。
  • 50、淇卫:箭竹名。
  • 51、綦卫: 1.古代綦地出产的利箭。
  • 52、前卫: 前卫qiánwèi (1) 部队行军时派在前方担任警戒的部队 英 advance guard (2) 站在紧靠前锋线的球员(例如在曲棍球、足球或橄榄球赛中) 英 halfback
  • 53、巧卫:巧诈虚伪。
  • 54、驱卫:驱赶守御。
  • 55、荣卫:1.营卫,保卫。2.中医学名词。 3.泛指气血、身体。
  • 56、戎卫: 禁卫之兵。
  • 57、森卫:密集排列的仪卫。
  • 58、设卫: 1.设置宿卫。
  • 59、蜃卫:即蜃车。
  • 60、侍卫: 侍卫shìwèi (1) 在帝王左右卫护的武官 英 imperial bodyguard (2) 侍从并护卫 英 retinue and protect
  • 61、守卫: 守卫shǒuwèi (1) 防守护卫 例 告诉他守卫在外面,注意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英 guard
  • 62、戍卫: 守卫,防守。
  • 63、耸卫:肃然侍卫。耸﹐通"竦"。
  • 64、填卫: 镇守,守卫。填,通“镇 ”。
  • 65、徒卫:卫兵。
  • 66、厂卫:明代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的合称。因其同为特务机构,关系密切,故常合称。
  • 67、白卫:白色的驴。
  • 68、边卫: 1.亦作"邉卫"。 2.明清边境地区的卫所。
  • 69、骠卫:汉骠骑将军霍去病与大将军卫青的并称。
  • 70、屏卫:指藩国和诸王。
  • 71、大卫:《大卫》是1501年—1504年间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 72、调卫:调理保养。
  • 73、二卫: 指天子的左、右或前、后两护卫军。
  • 74、蕃卫: 1.蕃,通"藩"。捍卫。 2.蕃,通"藩"。屏障。
  • 75、分卫:佛教语。谓僧人乞食。
  • 76、行卫:指帝王出行时的侍卫。
  • 77、呵卫: 1.禁卫。 2.指(神灵)保佑。
  • 78、虎卫:守卫王宫或国门的勇士。
  • 79、将卫:保养。
  • 80、校卫:卫士。
  • 81、军卫: 1.军队的守卫。 2.犹卫所。明时军队的编制。
  • 82、离卫: 1.设置卫兵。《左传.昭公元年》﹕"三月甲辰﹐盟。楚公子围设服离卫。"杜预注﹕"设君服﹐二人执戈陈于前以自卫。离﹐陈也。"一说一对卫兵。杨伯峻注﹕"离卫﹐卫即今之卫兵﹐卫兵成双对立者﹐谓之俪卫﹐亦作离卫。"《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设服离卫。"颜师古`引张晏曰﹕"离卫者﹐二人执戈在前也。"一说列队而行。
  • 83、龙卫: 侍卫帝王的马军。
  • 84、没卫:没羽。卫,箭尾上的羽毛。
  • 85、摄卫: 摄卫shèwèi (1) 保养身体;养生 例 善于摄卫 例 旦来雨气,殊有初寒,摄卫已久,转得其力。——南朝梁·简文帝《与慧琰法师书》 英 keep fit
  • 86、千卫:禁卫官千牛卫的省称。
  • 87、亲卫:官名。皇帝的侍卫。隋始置,与勋卫﹑翊卫并称三卫。唐宋因之,并置亲卫之府。明以后不设。
  • 88、容卫:古代的仪仗﹑侍卫。
  • 89、三卫: 1.唐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 2.宋代亦称三衙为"三卫"。 3.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设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部落,通称兀良哈三卫,简称三卫。后又置建州﹑海西﹑野人三卫。
  • 90、神卫:宋代军伍名。
  • 91、说卫: 1.军队扎营休息时担任守卫。
  • 92、司卫:负责保卫。亦指负责保卫的人。
  • 93、四卫: 1.四方卫服之国。古代指王城以外四周拱卫的诸侯国。 2.四方之职。 3.四肢。
  • 94、宿卫: 1.见"宿卫"。
  • 95、陶卫:魏冉和商鞅的并称。魏冉﹐战国秦大臣﹐曾封于陶邑﹐富埒王室﹔商鞅﹐战国时卫人﹐亦称卫鞅﹐秦孝公采用其变法主张﹐秦国因之富强。
  • 96、屯卫: 1.驻兵守卫。 2.指兵卫之所。 3.隋唐时禁卫军的一种。隋开皇中置十二府,统禁卫兵,后改置扩充为十六卫,左右屯卫即为其中二卫,唐龙朔改称左右威卫,五代周避郭威讳,复称屯卫。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文献通考.职官考十二.左右威卫》。
  • 97、维卫: 1.连接,护卫。 2.古国名。
  • 98、文卫:仪仗警卫。
  • 99、武卫: 谓以武力藩卫。 军制名。
  • 100、五卫: 鼓舞士气的五种方法。 指元右卫、左卫、中卫、前卫、后卫五军,掌宿卫扈从,兼屯田。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卫组词,卫的组词,卫字怎么组词,卫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卫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卫字在开头的组词有90个,卫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05个,卫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63个。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GD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韋币从行。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本义:保卫;防护)(2) 同本义卫,宿卫也。——《说文》卫护也。——《玉篇》以卫王宫。——《战国策·赵策》备一夕之卫。——《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诸葛亮《出师表》(3) 又如:卫籍(军籍);守卫(防守保卫);自卫(保卫自己);捍卫(保卫);卫守(保卫防守);卫助(保卫协助);卫足(比喻自全或自卫);卫侍(保卫侍奉);卫社(保卫国家);保家卫国;卫卒(护卫的兵卒);卫养(保护安抚);卫从(护卫侍从);卫蔽(卫护遮掩)(4) 防护使之不受危险 。如:卫奉(守护侍奉)(5) 谋求有货,以卫身也。——《国语·鲁语下》名词(1) 卫士,保镖 。如:卫帮(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2) 担任卫护、防守之职的人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 吕、 却之难。——《左传》(3) 周代京师以外的行政区域之一过了半年,松潘卫边外生番与内地民人互市,因买卖不公,彼此吵闹起来。——《儒林外史》(4) 驴的别称南中丞卓,吴楚游学十余年,衣布缕,乘牝卫,薄游 上蔡。——《云溪友议》(5) 箭羽楚熊渠子出,见寝石,以为伏虎,将弓射之,矢没其卫。——《论衡·儒增》(6) 卫生的简称 。如:环卫部门(7) 古国名 。周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为狄所灭。戴公野处漕邑,文公又徙居楚丘。秦始皇既统一全国,独置卫君,为附庸,至二世元年废之晋过 卫。——《吕氏春秋·慎行论》宋、 卫、 中山。—— 汉· 贾谊《过秦论》(8) 边陲,边远的地方侯卫之班,藩服之职。——《文选》(9) 水名 。源出河北省灵寿县东北,南流至县东南,合滹沱河恒、 卫既从,大陆既作。——《书·禹贡》(10) 肢体四卫变强。——《吕氏春秋》(11) 姓。如:卫青(汉武帝时的大将军,在讨匈战争中,屡立战功);卫夫人(晋卫恒从女,李矩妻,也称“李夫人”。善书法。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为她所传授) [查看更多]

W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