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坛坫:1.会盟的坛台。 2.指谈判场所。3.法坛。 4.指文人集会或集会之所。 5.引申指文坛。 6.指文坛上的领袖地位或其声望。 7.指讲坛或舆论界。
  • 2、坛靖:道家诵经修道之处。靖,通"静",指静室。
  • 3、坛卷:谓曲折而不通畅。
  • 4、坛坎: 1.供祭祀用的土台和坑穴。古代祭山林丘陵于坛,祭川谷于坎。亦泛指祭祀之处。
  • 5、坛曼:平坦而宽广。
  • 6、坛庙:坛指天坛﹑地坛等;庙指祖庙及诸神庙。
  • 7、坛墠:古代祭祀的场所。筑土曰坛,除地曰墠。
  • 8、坛社:设坛祭祀的场所。
  • 9、坛子: 坛子tánzi (1) 大的球形罐;特指陶器乌尔夫罐 英 earthern jug
  • 10、坛场: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典的场所。法坛。佛家讲经说法之所。 指政坛,政治舞台。
  • 11、坛谕:设坛扶乩时乩盘上写下的文字。
  • 12、坛席: 1.筑坛设座席。表示礼遇隆重。 2.代指会场座席。
  • 13、坛壝:天子外出,平地筑坛,围以矮墙,作为临时住宿之所。坛场。祭祀之所。
  • 14、坛事:指打醮诵经之事。
  • 15、坛宇: 1.祭祀的坛场。 2.指法坛﹑讲坛。 3.代指房屋。 4.范围;界限。
  • 16、坛畤:古代设坛供祭祀的地方。
  • 17、坛琖: 瓷器名。
  • 18、坛宅:宅基。
  • 19、坛堂:殿堂。
  • 20、坛户:掌管坛场财物﹑负责祭奠物品的人。
  • 21、坛位: 1.犹坛席。除地为坛,上设席位,以示礼遇。 2.法坛。
  • 22、坛盏:瓷器名。明宣德窑烧制。琖心有"坛"字,白瓯,质细料厚,形式美观。又明嘉靖窑出产的坛琖,在小白瓯内烧"茶"﹑"酒"﹑"枣汤"﹑"姜汤"等字,为明世宗经箓醮坛用器。其制作质料,均不及宣德窑。见明谷应泰《博物要览.新旧饶窑》。
  • 23、坛兆:坛场。兆,坛的界域。
  • 24、坛陆:水中陆地。《庄子.至乐》:"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成玄英疏:"坛陆,湖渚也。"郭庆藩集释:"坛,本作'澶',音但,水沙澶也。"一说坛应读作坦,坛陆,谓广阔的大地,犹坦陆。见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庄子》。
  • 25、坛域:设坛的区域。引申为界限,范围。
  • 26、坛弄: 坛弄出处是《嘉兴记忆》。
  • 27、坛盞: 词语解释⒈  瓷器名。明宣德窑烧制。琖心有坛字,白瓯,质细料厚,形式美观。又明嘉靖窑出产的坛琖,在小白瓯内烧茶、酒、枣汤、姜汤等字,为明世宗经箓醮坛用器。其制作质料,均不及宣德窑。见明谷应泰《博物要览.新旧饶窑》。
  • 28、坛庙官: 坛庙,坛指天坛、地坛等,庙指祖庙及诸神庙,按周礼,春官有典祀,负责四郊坛庙的祭祀,以后,汉奉常之属有诸庙令,魏晋六朝有太庙令,唐宋有郊社令,都是掌郊庙的长官,明代始专设天坛、地坛、帝王庙、祈谷殿等各祠祭专属奉礼之官,清代还增设守卫,都称坛庙官。
  • 29、坛山刻: 指坛山刻石。
  • 30、坛坛罐罐:(名)泛指各种家用器皿。比喻不值得珍惜的东西。
  • 31、坛山刻石:坛山在河北省赞皇县,山壁刻有"吉日癸巳"四个篆字,相传为周穆王书。原刻石在宋皇佑年间被州将刘庄凿取带走,久佚。宋皇佑五年李中佑摹刻本也已散失,现存有南宋重刻本。参阅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三。

坛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醋坛子: 醋坛子cùtánzi (1) 装醋的坛子 英 a vinegar jar (2) 指在男女关系上嫉妒心很强的人 英 a jealous woman or man
  • 2、仙坛记: 唐·颜真卿楷书碑《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的省称。
  • 3、玄坛菩:"玄坛菩萨"的歇后语。歇后之"萨"与"杀"字音同。意谓杀掉。
  • 4、耍坛子: 耍坛子shuǎ tánzi (1) 耍弄坛子进行各种技巧表演的杂技 英 juggling with yars
  • 5、涮坛子: 此处为算弹指,原意为走江湖,给人定命数的算命先生,多为胡说之人,故引申为说大话,乱说之人。
  • 6、封坛酒: 封坛酒是古时女儿红、状元红演化出来的。古时绍兴人家生下孩子,为女,则女儿红,若男,为状元红。其中寄托着父母的期望和祝福,这种古时的风俗演化到现在,被称为封坛酒。
  • 7、登坛拜将:坛:古代举行大典时用的土筑的高台。拜:旧指授予官职或某种名义。登上坛场,授予大将官职。借指任命将帅或委以重任。也作“登台拜将”。
  • 8、诗坛祭酒:喻指诗界中资望和成就最高的人。
  • 9、月坛西街: 首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
  • 10、大坛前街: 所谓的大坛前街,即今天的中山路中段,准确地说,即是建春门前的中山路一段。
  • 11、筑坛拜将:指仰仗贤能。
  • 12、锱坛之宫:指学宫。锱﹐通'菑'。矮围墙。
  • 13、讲坛社会主义: 以“社会主义”作为幌子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19世纪60-70年代起开始在德国流行。因其代表人物瓦格纳、施穆勒等多为大学教授,他们在大学讲坛上宣扬这一思想,故名。他们主张在不触动资本家利益的条件下,逐步实现“社会主义”。

坛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軷坛: 1.祭路神的土坛。
  • 2、北坛:建于城北的祭坛。为战时祈胜祭坛之一。《墨子.迎敌祠》:"敌以北方来,迎之北坛,坛高六尺。"孙诒让间诂引《孔丛子.儒服》:"孔子高对信陵君问祈胜之礼,云:'先使之迎于适所从来之方为坛,祈克于五帝,衣服随其方色,执事人数从其方之数,牲则用其方之牲。'"亦为祭祀地神之所。
  • 3、柴坛:古代焚柴祭天的高台。
  • 4、除坛:整地筑坛。
  • 5、词坛: 词坛cítán (1) 填词界 例 词坛故事 英 a circle in which to write words to a given melody
  • 6、祠坛: 1.祭场。
  • 7、道坛: 1.道教作法事的场所。 2.即道观。
  • 8、登坛: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走上讲台。 借指某种事物开始出现。
  • 9、坟坛:坟前的祭坛。
  • 10、封坛:聚土为圆坛以祭天。
  • 11、歌坛: 歌坛gētán (1) 指歌唱界;声乐界 例 歌坛新秀 英 vocal circle
  • 12、耕坛:古时天子行藉田礼所用的土台。
  • 13、觚坛: 1.有棱角的祭坛。
  • 14、灌坛: 1.晋张华《博物志》卷七:"太公为灌坛令,武王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于西海神童。今灌坛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是毁君德。'武王明日召太公,三日三夜,果有疾风暴雨从太公邑外过。"原为地名。后用以代指有德行的地方官吏。
  • 15、韩坛:汉刘邦为韩信拜将所设的坛场。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后因以"韩坛"泛指军中拜将帅的高台。亦谓被授予将帅。
  • 16、乩坛:扶乩所设的神坛。
  • 17、稷坛:古代祭稷神所筑的坛。
  • 18、鸡坛: 1.《说郛》卷六十引晋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土坛﹐祭以犬鸡﹐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卿当下。'"后遂以"鸡坛"为交友拜盟之典。
  • 19、祭坛: 祭坛jìtán (1)祭台 英 sacrificial altar
  • 20、嘉坛:祭坛。
  • 21、讲坛: 讲坛jiǎngtán (1) 集会时作为讲台的平台 英 tribune (2) 泛指演讲讨论的场所 例 全国农业展览会是宣传农业先进经验的讲坛 英 forum
  • 22、郊坛:古代为祭祀所筑的土坛,设在南郊。
  • 23、教坛: 教坛jiàotán (1) 教育界 例 蜚声教坛 英 educational circle
  • 24、醮坛:道士祭神的坛场。
  • 25、戒坛: 戒坛jiètán (1) 僧徒受戒的场所 英 place to attain the full status of a mork or a nun
  • 26、浄坛:道教徒祈祷之台。
  • 27、剧坛: 剧坛jùtán (1) 即戏剧界 英 theatrical circles
  • 28、菊坛:指戏曲界;梨园(多指京剧界)。
  • 29、坎坛: 古代挖地为坎,垒木为坛。坎以祭寒、月等神,坛以祭暑、日等神。
  • 30、篮坛:指篮球界:这是一支世界篮坛劲旅。
  • 31、雷坛:旧时道家祭祀雷神的祭坛。
  • 32、厉坛:祭无祀鬼神的坛。
  • 33、燎坛:燎祭天神的高台。
  • 34、禖坛:古代为祭禖神所设之坛。
  • 35、盟坛:古代缔结盟约时所设的坛场。
  • 36、尼坛:尼姑受戒的地方。
  • 37、乒坛: 乒坛pīngtán (1) 指乒乓球界 例 乒坛盛开友谊花 英 table tennis circles
  • 38、棋坛: 棋坛qítán (1) 指围棋、象棋等棋类运动界 例 棋坛老将 英 chess circles
  • 39、起坛:谓佛教僧尼设置戒坛,举行法事。
  • 40、丘坛: 即丘兆。
  • 41、邱坛:在圣经中指的是以色列的上帝默示之外的一种献祭场所,可以说是属魔鬼的,因为他们外邦人敬拜的是假神。
  • 42、球坛: 球坛qiútán (1) 泛指球类运动界 英 ball-playing cirles;ball-playing world
  • 43、拳坛: 拳坛quántán (1) 拳击界;拳术界 英 boxing circles
  • 44、骚坛:诗坛。 引申为文坛。
  • 45、社坛: 1.古代祭祀土神之坛。
  • 46、祀坛: 1.古时祭祀时用土筑的平台。
  • 47、泰坛:古代祭天之坛。在都城南郊。
  • 48、拜坛:拜授大将。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 49、佛坛: 1.供奉佛像的高台。
  • 50、凈坛:道教徒祈祷之台。
  • 51、石坛: 1.石头筑的高台。古代多用于祭祀。 2.石制的台或墩。
  • 52、地坛:皇帝祭地的坛。
  • 53、东坛: 1.东方的祭坛。 2.谓在东边设祭坛。
  • 54、法坛: 法坛fǎtán (1) 道士做法事的场所。也叫“斋坛” 英 sacrificial altar
  • 55、风坛:古时祭风用的坛。
  • 56、宫坛:古代天子在都城之郊或名山之下朝会诸侯时,临时建筑的处所。后亦指帝王在国都之郊与群臣聚会时的临时建筑物。
  • 57、圜坛:即圜丘。
  • 58、黄坛: 1.郊天迎气的坛坫。 2.道士所设的坛场。
  • 59、金坛:道教供奉神仙的坛。 拜将的坛。 句曲山山洞﹐道书所称洞天福地之一。在江苏省金坛县。
  • 60、酒坛:盛酒的坛子。
  • 61、开坛:指清末义和团设立敬神集会进行活动。
  • 62、蜡坛:蜡祭之坛。
  • 63、灵坛:祭坛。
  • 64、露坛:在平地上用土﹑石筑起的高台﹐供检阅军队和祭祀之用。
  • 65、青坛: 1.帝王春日郊祭用的土台。
  • 66、日坛:旧时祭日之处。在今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东南。明嘉靖九年建。明清二代均于每年春分日遣官致祭,清制遇甲丙戊庚壬年由皇帝亲祭。参阅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礼义.日月坛》﹑《清会典事例.礼部.中祀》。
  • 67、沙坛:指万里沙祭坛。
  • 68、神坛:祀神的高台。多建于室外平地,后亦设在庙堂内。
  • 69、诗坛: 诗坛shītán (1) 诗歌界 例 诗坛盛会 英 poetry world
  • 70、宿坛:旧谓官员外出时寄宿神庙,设座理事。
  • 71、踏坛: 1.亦作"蹋坛"。 2.古代北方民族祭祀的一种仪式。
  • 72、太坛:古时祭天的圆形高坛。
  • 73、堂坛: 犹殿堂。
  • 74、体坛: 体坛tǐtán (1) 体育界 英 the sporting world;sports circle
  • 75、天坛: 天坛Tiāntán (1) 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建筑。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总面积为273公顷。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 英 The Temple of Heaven in Beijing
  • 76、王坛:果名。
  • 77、网坛: 网坛wǎngtán (1) 网球运动界 英 tennis circles
  • 78、壝坛: 1.土筑的象征坛的高台。 2.指祭坛。 3.壝和坛,指整个祭祀场所。
  • 79、文坛:(名)指文学界:~巨匠。
  • 80、仙坛: 1.指仙人住处。 2.祭坛。
  • 81、香坛:礼拜神佛的台。
  • 82、星坛:道士施法之坛。
  • 83、宣坛:做道场用的诵经台。
  • 84、玄坛: 道观,道坛。 指道教尊为“正一玄坛元帅”的财神赵公明。其绘像身跨黑虎,故又名“黑虎玄坛”。
  • 85、瑶坛: 1.用美玉砌成的高台,多指神仙的居处。 2.对祭坛的美称。 3.玉石台阶。《文选.张协》:"溯惠风于蘅薄,眷椒涂于瑶坛。"张铣注:"坛,犹阶也。"一说为玉堂。见李善注。
  • 86、艺坛: 艺坛yìtán (1) 艺术圈 例 艺坛轶闻 英 art circles
  • 87、银坛: 银坛yíntán (1) 影坛 英 film circle
  • 88、吟坛:诗坛;诗人聚会之处。
  • 89、泳坛: 泳坛yǒngtán (1) 即游泳界 例 近年来泳坛新手辈出 英 swimming circle
  • 90、邮坛: 邮坛yóután (1) 集邮界 例 邮坛轶闻 英 the circle of collecting stamps
  • 91、雩坛: 1.古时祈雨所设的高台。
  • 92、玉坛: 1.道坛的美称。亦借指仙境。 2.花坛的美称。借指庭院。
  • 93、圆坛:即圜丘。
  • 94、元坛:即赵玄坛,道教所奉的财神,亦称"赵公元帅"。
  • 95、月坛:帝王祭月之坛﹐又称夕月坛。北周始建﹐定秋分皇帝祭月于京城西门外﹐唐以后历代因之。今月坛在北京市阜城门外月坛公园。建于明嘉靖九年。
  • 96、糟坛:酒坛。
  • 97、斋坛: 1.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场所。 2.道土诵经礼神的场所。
  • 98、真坛:指道教进行活动的坛场。
  • 99、政坛: 政坛zhèngtán (1) 政界;政治领域 例 步入政坛 英 political field
  • 100、雉坛: 1.指结交拜盟之祭坛。拜盟以雉﹐取忠信之义。语本《仪礼.士相见礼》﹕"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郑玄注﹕"士挚用雉者﹐取其耿介﹐交有时﹐别有伦也。雉必用死者﹐为其不可生服也。"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坛组词,坛的组词,坛字怎么组词,坛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坛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坛字在开头的组词有31个,坛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3个,坛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43个。
  • 拼音tán
  • 注音ㄊㄢˊ
  • 笔划7
  • 繁体壇、罎
  • 五笔FFC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土,亶(dǎn)声。本义:土筑的高台,用于祭祀、会盟等)(2) 同本义坛,祭坛场也。——《说文》。除地曰场,曰墠,于墠筑土曰坛。坛无不墠,而墠有不坛。为三坛同墠。——《书·金縢》。马注:“坛,土堂也。”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礼记·祭法》庄公升坛。——《公羊传·庄公十六年》为坛而盟。——《史记·陈涉世家》(3) 如:坛宇(高台的边际。譬喻规格、界限;祭祀的坛场);坛兆(坛场。兆,坛的界限);坛域(设坛的范围。引申为界域、范围);坛户(掌管坛场财物、负责祭奠物品的人);坛坎(供祭祀用的土台和坑穴)(4) 像坛之物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山海经·南山经》(5) 土筑的屋基舍不为坛。——《左传·襄公二十八年》(6) 如:坛基(宅基)(7) 园林庭院中点缀环境的台子荪壁兮紫坛。——屈原《九歌》(8) 又如:花坛(9) 楚人称中庭为坛,庭院巢堂坛兮。——《楚词·屈原·涉江》(10) 僧道过宗教生活或举行祈祷法事的场所。亦指某些会道门拜神集会的场所或组织 。如:济公坛;盛德坛;坛堂(殿堂);坛事(打醮诵经之事)(11) 指文艺、体育园地 。如:体坛,文坛,诗坛,排坛,乒坛,影坛动词筑坛祭祀维元祀,巡守四岳八伯,坛四奥,沈四海,封十有二山,兆十有二州。——《尚书大传》量词用于与坛有关的事物 。如:做一坛佛事名词坛子,一种口小肚子大的陶器 。如:酒坛;一坛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