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开头的词语
更多- 1、汉厫:秦﹑汉﹑三国魏时在敖山(今河南荥阳北)上置谷仓,后因以"汉厫"称防饥的粮仓。
- 2、汉廒:秦﹑汉﹑三国魏时在敖山(今河南荥阳北)上置谷仓,后因以"汉廒"称防饥的粮仓。
- 3、汉碑:汉代碑刻。碑文字体以隶为主,碑额文字多用篆书。汉碑(包括拓本)流传甚多﹐著名的有《麃孝禹碑》﹑《华山庙碑》﹑《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等。
- 4、汉壁: 1.汉军壁垒。 2.犹孔壁。
- 5、汉表:犹天表,天外。
- 6、汉策:指汉代史册。
- 7、汉臣:汉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
- 8、汉葱:葱的一种。
- 9、汉帝: 1.汉朝皇帝。 2.指汉武帝。 3.指汉成帝。
- 10、汉典: 汉语字典词典
- 11、汉貂:即汉珥貂。
- 12、汉鼎:汉代的鼎。为国之重器。亦用以指汉代社稷。
- 13、汉牍:指汉代史籍。
- 14、汉恩:汉室的恩典。亦借指朝廷恩典。
- 15、汉贰:指汉皇太子。
- 16、汉傅:汉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故称"汉傅"。
- 17、汉赋: ◎汉赋hànfù
- 18、汉纲:汉代的纲纪。
- 19、汉阁:指汉扬雄校书之天禄阁。亦借指扬雄。
- 20、汉字: 汉字hànzì (1) 记录汉语的文字。现用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演变而来: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一个字一个音节,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朝鲜、越南、日本曾使用汉字千余年 英 Chinese characters
- 21、汉皋:亦作'汉皐'。亦作'汉皋'。 山名。在湖北襄阳西北。相传周郑交甫于汉皋台下遇二女,二女解佩相赠。 汉口的别称。
- 22、汉族: 汉族Hànzú (1) 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 英 the Han nationality
- 23、汉剑:指汉高祖刘邦斩白蛇之剑。
- 24、汉祚:指汉朝的皇位和国统。
- 25、汉沂:银河边。
- 26、汉篆:汉代风格的篆书。
- 27、汉中: 汉中hàn zhōng 1. 古郡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汉中东);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南,留坝、勉县以东,乾祐河流域以西及湖北部分地区。 英 Hanzhong; 2. 陕西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水北岸阳安铁路线上。人口40万。为陕南最大城市和物产品集散地。
- 28、汉文: 汉文帝·刘恒的省称。 汉语;汉字。 剑名。 汉代的文章。
- 29、汉庭:指汉朝。
- 30、汉书: 汉书Hànshū (1) 书名,东汉班固撰。父班彪继《史传》而作《后传》,六十五篇,固以其父所续不详,又缀集史料,撰成本书。上起前206年高祖元年,下迄公元24年刘主更始二年,包括王莽的新朝在内,共二百三十年,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一百篇,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完稿,由其妹班昭续成,成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英 Han Shu(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 31、汉燕: 1.燕的一种。 2.指汉成帝后赵飞燕。
- 32、汉节:汉天子所授予的符节。 指持节的使者。
- 33、汉津:银汉。亦特指十二星次中的'析木之津',在尾与南斗之间。汉水。
- 34、汉皓:指汉初商山四隐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留侯计,迎此四人,使辅太子。
- 35、汉爵:汉代的封爵。泛指爵禄。
- 36、汉道: 1.汉代的道统﹑国祚。 2.指汉兵所行的道路。 3.通往汉土的道路。
- 37、汉京:指汉朝都城长安或洛阳。亦借指其他古代汉族政权的都城。
- 38、汉浦:汉皋。
- 39、汉人: 汉人hàn rén 1. 汉族人。 英 the Han People; the Hans; 2. 西汉、东汉时代的人。
- 40、汉武:汉武帝刘彻的省称。
- 41、汉口: 汉口Hànkǒu (1) 地名。湖北省武汉市,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北岸的京广铁路线上,古称夏口。原属江夏县,地处水路交通枢纽,1949年与武昌、汉阳合并为武汉市 英 Hankou
- 42、汉麻:大麻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一.大麻》。
- 43、汉简:汉代的竹﹑木简。简为古代书写工具,竹片称简,木片称札,统称为简。汉简的长度,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年在内蒙发现的汉代木简,已编为《居延汉简甲乙编》。
- 44、汉关:汉代的边关。亦泛指边关。
- 45、汉宫:汉朝宫殿。亦借指其他王朝的宫殿。
- 46、汉陵:汉代帝王的陵园。
- 47、汉印: 汉代的印章。篆体方正浑朴,布局谨严,风格多样,与秦印并为后世取法。
- 48、汉隶: 1.汉代通行的隶书。 2.指汉朝的属吏。
- 49、汉易:汉代《易》学。汉《易》有今古文之分。西汉今文《易》主要有施雠﹑孟喜﹑梁丘贺﹑京房四家,专讲阴阳﹑灾异及谶纬。东汉盛行古文费氏《易》,以郑众﹑马融﹑荀爽﹑郑玄为代表,专讲象数﹑消息﹐以论人事吉凶。其中,郑玄注《易》,以古文学为主,兼采今文及谶纬说,而成为两汉总结性《易》学。
- 50、汉姬:指汉代班倢伃。
- 51、汉地:犹汉土。指我国汉族地区。
- 52、汉统:汉朝的国祚﹑道统。
- 53、汉史:指《东观汉记》。亦泛指汉代史书。
- 54、汉元:汉初。
- 55、汉月:汉家或汉时的明月。 借指祖国或故乡。
- 56、汉震:鼓名。
- 57、汉竹:竹的一种。
- 58、汉苗:汉和帝时有嘉苗一茎九穗,时人以为祥瑞。
- 59、汉腊:汉代祭祀名。各代名称不一,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腊,故有此称。汉以戌日为腊,即农历冬至后第三个戌日。见汉应劭《风俗通.祀典.腊》﹑《后汉书.陈宠传》。
- 60、汉礼:汉代礼法。 汉族礼仪。
- 61、汉后:汉帝。
- 62、汉法:汉代的法律制度。
- 63、汉女:传说中的汉水女神。
- 64、汉律:汉代法典的总称。
- 65、汉僧:指男僧。
- 66、汉思:谓思汉之心。
- 67、汉王:秦末项羽入关后给刘邦的封号。
- 68、汉姓: 指汉朝。 指非汉族人所用的汉族的姓。
- 69、汉椒:蜀椒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蜀椒》。
- 70、汉高:即汉高祖刘邦。
- 71、汉光:汉光武帝的省称。
- 72、汉皇:汉朝皇帝。 借指唐朝皇帝。
- 73、汉火:汉代边防报警的烽火。亦借指其他朝代时的边防烽火。
- 74、汉咏:指汉武帝《秋风辞》。据《汉武故事》载,汉武幸河东,作《秋风辞》。其中有句云:"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 75、汉仗: 1.谓体貌雄伟。 2.指身体个头。
- 76、汉渚:汉水水边;汉水。银河。
- 77、汉都:汉代都城。亦泛指汉族政权的都城。
- 78、汉国:汉朝。亦借指其他汉族王朝。
- 79、汉官:指古代少数民族王朝中的汉人官吏。
- 80、汉佩: 1.亦作"汉佩"。 2.即汉皋珠。
- 81、汉刻:汉代刻石。
- 82、汉土: 1.汉族地区。 2.指原属汉族人的土地。
- 83、汉圣:指精通《汉书》的南朝梁刘显。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沛国刘显﹐博览经籍﹐偏精班《汉》﹐梁代谓之《汉》圣。"一说为显子臻。
- 84、汉阴: 汉水南岸。 县名。在陕西省南部。
- 85、汉氏:指汉代。
- 86、汉镜:汉代的铜镜。汉镜有圆形﹑方形。纽多作半球形。正面磨光,背面铸有几何形图案或神人禽兽等。东汉中期,出现浮雕的画像,造形精美。
- 87、汉分:汉隶的别名。
- 88、汉风: 1.汉代民歌。 2.汉代的威风。
- 89、汉调: 流行于江·汉间的戏剧腔调。
- 90、汉话:汉语。
- 91、汉酺:皇上赏赐给臣下的干肉,事始于汉,故称。
- 92、汉誓:《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又:"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受山河之誓。"后以"汉誓"指汉初封爵之誓或山河之誓。
- 93、汉制:汉代的制度。汉制因循秦制。汉初,萧何定律令,韩信定军法,张苍定历法及度量衡,叔孙通定礼仪,汉朝制度很快建立起来。
- 94、汉主: 汉主hànzhǔ (1) 汉朝君主 英 the emperor in the Han Dynasty
- 95、汉音: 1.汉土的音信。 2.指汉语。 3.日文中汉字字音的一种。一般认为是隋唐时传入日本的中国北方音。如"人"读■■。可供研究汉语音韵史的参考。
- 96、汉旅:汉人军队。
- 97、汉皐:亦作'汉皐'。亦作'汉皐'。山名。在湖北襄阳西北。相传周郑交甫于汉皐台下遇二女,二女解佩相赠。 汉口的别称。
- 98、汉拜:汉人的拜仪。
- 99、汉鸡: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后因以"汉鸡"为典。
- 100、汉室: 汉室Hànshì (1) 即汉朝 例 夏兴汉室。汉室倾颓。——《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 Han Dynasty (206B.C—220)
汉中间的词语
更多>>- 1、硬汉1: 刚强的人;坚强不屈的男子。
- 2、罗汉菜:杂合各种蔬果烹制的一种什锦素菜。也称罗汉斋。寺庙中常食。
- 3、罗汉床: 1.一种睡榻。只容一人﹐故又名"独睡"。常用作坐具。
- 4、罗汉牀: 一种睡榻。只容一人,故又名“独睡”。常用作坐具。
- 5、白汉稻:一种水稻名。
- 6、罗汉豆: 罗汉豆luóhàndòu (1) 〈方〉蚕豆的别称 英 broad bean
- 7、东汉分:书体的名称。指东汉八分隶书。
- 8、罗汉供: 罗汉供又作罗汉讲、罗汉会。即供养十六罗汉、五百罗汉之法会。
- 9、关汉卿: 关汉卿Guān Hànqīng (1) (约 1210—约 1300) 中国元朝戏剧家。大都(今北京)人。曾任太医尹。一生从事戏曲创作活动。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所作或创作杂剧今知 60 多种,散曲 10 余套。作品大多数以社会下层人物为主人公,深刻揭露社会的腐败和黑暗。现存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调风月》、《望江亭》、《单刀会》、《蝴蝶梦》、《玉镜台》、《金线池》、《谢天香》、《绯衣梦》、《西蜀梦》、《哭存孝》等共十三种;《哭香囊》、《春衫记》、《孟良盗骨》三种仅存残曲 英 Guan Hanqing
- 10、罗汉果: 罗汉果luóhànguǒ (1) 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卵圆形叶,淡黄色花,圆形果实,入药用于清热止咳 英 Grosvenor momordica (2) 该植物的果实 英 fruit of Grosvenor momordica; kiwi fruit
- 11、广汉羌:羌族的一支,居古广汉地。
- 12、朝汉台:即朝台。
- 13、河汉女: 指织女星。在银河北。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 14、河汉桥: 即鹊桥。
- 15、后汉书: 后汉书Hòuhànshū (1) 史书名,南朝宋范晔撰。他以《东现汉纪》为主要依据,采取魏晋以来的各家著《后汉书》的精华,自撰成书,后因罪被处死,“志”未成。北宋时将晋司马彪所撰的《续汉书》的“志”,并入范晔的《后汉书》、计一百二十卷。唐李贤注《本纪》、《列传》,南朝梁刘昭注《志》 英 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 16、谎汉子:骗子﹔浮浪子弟。
- 17、龙汉刼:道教谓元始天尊年号之一。又为五劫之始劫。
- 18、罗汉松: 常绿乔木。叶作披针形,雌雄异株,多供观赏,木材可制器具。
- 19、罗汉病: 罗汉病luóhànbìng (1) 〈方〉血吸虫病的别称 英 bilharzasis;schistosomiasis;snail fever
- 20、龙汉劫: 见“龙汉 ”。
- 21、懒汉鞋:是指鞋口有松紧带,便于穿、脱的布鞋。也叫懒鞋。
- 22、秦汉子: 1.琵琶的别名。
- 23、星汉砂: 1.亦称"星汉神砂"。 2.宝石的一种。
- 24、题汉柱:比喻郎官得到皇帝赏识。典出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二。
- 25、偷汉子: 偷汉子tōu hànzi (1) 指女人与别人发生性关系。也说“偷汉” 英 (of a woman) commit adultery
- 26、拖汉精:谓偷汉子的淫妇。
- 27、满汉筵: 满汉筵又名满汉全席。
- 28、硬汉子:坚强不屈的男子。
- 29、罗汉钱:罗汉钱,是康熙年间所铸制钱“康熙通宝”的异品。
- 30、野汉子:指情夫。
- 31、望汉月:唐教坊曲名。后为词牌名。即《忆汉月》。双调﹐五十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因宋柳永词而名"望汉月"。参阅《词律》卷五﹑《词谱》卷八。
- 32、长汉儿: 高个子的人。
- 33、投汉阁: 王莽时,刘歆、甄丰皆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后,欲绝其原以神前事,而丰子寻、歆子棻复献之。
- 34、假汉子: 意思是女孩喜欢穿男装,装扮成男孩的模样。
- 35、楚汉争霸:楚汉争霸一般指楚汉之争(项羽和刘邦爆发的大规模战争)。
- 36、半截汉子: 1.指下跪的男子。 2.比喻屈服于人的男子。
- 37、碑沉汉水:汉水 Hàn Shuǐ 中国中部的一条河,长江最长支流,发源于陕西南部米仓山,流经陕西南部及湖北,在武汉入长江,全长公里
- 38、插汉干云:高入云霄。形容非常高。
- 39、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 40、梵汉对音: 用汉字对译梵文音,多见于佛典中的专名、咒语等。
- 41、匡扶汉室: 又称兴复汉室,狭义上说就是帮助扶持汉朝的皇室,恢复汉朝的统治。
- 42、楚汉鸿沟: 比喻明显的界限。 参见:鸿沟
- 43、阿罗汉果:佛教语。小乘谓断一切嗜欲和烦恼并出三界生死者﹐称为得到阿罗汉果。
- 44、河汉无极:比喻言论荒诞不经,难以置信。亦比喻恩泽广大,使人难以报答。
- 45、河汉江淮: 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 46、胡言汉语:犹言胡言乱语。
- 47、简化汉字: 简化汉字jiǎnhuà-hànzì (1) 简化汉字的内容有二,一是简化汉字的笔画,如把“儀”简化为“仪”,“書”简化为“书”。二是精简汉字的数目,在异体字里选定一个,不用其余的,如在:“勤、懃”里选用“勤”,不用“懃” 英 simplify Chinese characters (2) 经过简化的汉字,如“仪”“书”等 英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 48、江汉朝宗:意思是指江河奔流入海,也比喻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 49、癞汉指头:枳椇的别名。
- 50、罗汉椅子: 1.交椅。俗称太师椅。
- 51、京汉铁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
- 52、卡特汉姆:很形象,就是车轮敞开式的汽车)。
- 53、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
- 54、瞎汉跳渠:"看钱(前)面"的谐音隐语。意即看在钱面上。
- 55、星汉神砂: 见“星汉砂 ”。
- 56、武汉泥塑:中国一种古老常见的传统民间艺术,武汉泥塑指黄陂泥塑。
- 57、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它不仅包括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且包括现代汉语各方面。
- 58、河汉予言: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
- 59、粤汉铁路:粤汉铁路是指从广东广州到湖北武昌,1900年动工,直到1936年才全线通车,全长1059.6公里,前后经历36年,现为京广铁路南段。
- 60、河汉吾言: 《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 【名称】:河汉吾言【拼音】:hé hàn wú yán【解释】: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出处】:清·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足下上观千古,博观而约取之,当不河汉吾言。”
- 61、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Báijīnhàngōng (1) 英国君王在伦敦的王宫,位于威斯敏斯特城内。白金汉,英语 Buckingham 的音译 英 Buckingham palace
- 62、楚汉相争:交战双方互相不杀对方派来负责联络或谈判的使者。
- 63、河汉斯言: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 64、居延汉简: 词语解释⒈ 汉代木简。1930年起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居延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共约三万枚。绝大多数为张掖郡居延都尉和肩水都尉管辖区内的屯戍文书。现存木简上最早的纪年为公元前90年。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 65、江汉平原: 词语解释⒈ 两湖平原的北部。在湖北省中南部。由长江及其大支流汉水冲积而成,以湖泊数量多著称。中国的商品粮、商品棉和淡水渔业基地。
- 66、西汉夫人: 1.西王母的别称。
- 67、武汉会战: 词语解释⒈ 又称“武汉保卫战”。1938年7月,日军华中派遣军集中兵力约二十五万人,分五路沿长江南北两岸和大别山北麓,合围武汉。蒋介石指挥第五、第九战区约一百万人抗击。中国军队英勇作战,予日军以重创。10月下旬,在日军重兵进攻下,蒋介石下令放弃武汉。
- 68、好汉英雄:英雄层出不穷。
- 69、楚河汉界:河汉界是历史典故,秦末楚汉争霸时期,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在彭城(今徐州)大败汉军,刘邦退到黄河南岸重镇荥阳,楚军乘胜追击,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
- 70、铁汉柔情: 一般指男人在女人眼里的一种性格和表现。
- 71、武汉大学: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为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大学通识教育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法学教育创新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 72、武汉精神: 武汉辉煌的历史,孕育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这是武汉首次提炼城市精神。
- 73、江汉之珠: 1.《管子·揆度》:“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用江汉之珠。” 2.《吕氏春秋·孟春纪·重己》:“人不爱昆山之玉、江汉之珠,而爱己之一苍璧小玑,有之利故也。” 【词目】江汉之珠【读音】jiāng hàn zhī zhū【释义】江汉:长江和汉水。指长江、汉江所出产的夜明珠,是珠中之最美者。形容贵重之物。 【出处】1.《管子·揆度》:“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用江汉之珠。”2.《吕氏春秋·孟春纪·重己》:“人不爱昆山之玉、江汉之珠,而爱己之一苍璧小玑,有之利故也。”
- 74、英汉双解:英语和汉语两种解释。
- 75、满汉全席: 清朝时期宫廷盛宴。
- 76、和制汉字:又称日制汉字,指诞生于日本的原创汉字。
- 77、音化汉字:音化汉字的特点就是形声一体,见字知音,字形各异,一形一字。
- 78、马王堆汉墓: 西汉前期墓葬,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马王堆。1972-1974年先后两次发掘了三座墓,为轪侯利苍及其家属的墓地。三墓以一号墓规模最大,且保存完好。出土女尸保存之佳,非常罕见。三号墓形制同一号墓,但规模较小,保存情况较差,男尸仅存枯骨,此墓出土了《易经》、《老子》和天文、相马、医学等帛书,计二十余种十二万多字,还有三幅地图。两墓所出彩绘帛画、丝织品、乐器、漆器等,均是重要发现。规模较小的二号墓,保存很差,随葬器物残存不多。
- 79、干隔涝汉子:患干疥疮的人。比喻不干不净的人。
- 80、大汉族主义:汉族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表现。国民党政府推行的民族政策。表现为歧视少数民族,限制和剥夺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自由平等权利。建国后,民族压迫制度已根本废除,但大汉族主义思想还继续存在。
- 81、骑牛读汉书: 《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的缑山,往从之。以蒲韀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后以"骑牛读汉书"形容刻苦攻读。
- 82、银雀山汉墓:银雀山汉墓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市区银雀山西南麓,是全国规模较大的古代墓群之一,以西汉墓葬为主,兼有战国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墓葬群。
- 83、好汉惜好汉:惜:爱惜。指才能品行相同的人互相敬重
- 84、拔赵帜易汉帜: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率汉军击赵,将至井陉口,先挑选轻骑二千,人持一赤帜,抄小路埋伏于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以诱赵。赵军出击,汉军佯败而走,赵军果空营追击。'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汉军赤帜,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为信所灭。后遂用以为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 85、楚汉成皋之战: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楚汉战争中,项羽在实力优势的情况下,一度打败刘邦,占荥阳、成皋,派大司马曹咎守成皋。公元前203年,曹咎引军渡汜水(在今河南荥阳境内),欲与汉军决战,刘邦乘其半渡之际发动进攻,大败楚军,收复成皋。
- 86、东汉通俗演义: 一称《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讲史小说。明代谢诏作。十卷,一百四十六回。情节起于王莽建立新朝,终于汉桓帝。对光武中兴尤多着墨。多取材于史书与前人同类小说。
- 87、男子汉大丈夫:须眉:胡须和眉毛。古时男子以须、眉长得稠密为美。指堂堂的男子汉。
- 88、现代汉语词典: 词语解释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约五万六千余条,二百七十余万字。1989年出版补编,收字、词约二万条。1996年出版修订本,收字、词六万余条,三百余万字。
- 89、西汉通俗演义: 词语解释⒈ 一名《西汉演义传》。讲史小说。明代甄伟作。八卷,一百零一则。始于秦昭王派皇孙异人伐赵,止于吕太后谋诛大臣,汉惠帝坐享太平。以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为核心。多取材于史书与前人同类小说。
- 90、饱汉不知饿汉饥:处境好的人不理解别人的苦衷。
- 91、保圣寺罗汉塑像: 宋代泥塑。在今江苏吴县fef1直镇保圣寺内。旧传唐人所塑。原有塑像十八尊,现存九尊。像为彩塑,精美古雅,生动传神。
- 92、好汉不吃眼前亏:(谚语)聪明人在形势不利时,宁可暂时让步,以待来日。
- 93、好汉做事好汉当: 好汉做事好汉当hǎohàn zuòshì hǎohàn dāng (1) 敢做敢当,不推责任 英 a true man has the courage to accept the consequences of his own actions
- 94、好汉不提当年勇: 好汉不提当年勇的意思是说:“真正的英雄好汉,是不在人们面前夸耀自己以前是如何英勇的”。换句话说:真正的成功者,是不吹嘘以往的成绩的,他总是能够保持谦虚的态度和永远前行的进取心。
- 95、粤汉铁路借款合同: 词语解释⒈ 1898年清政府与美国美华合兴公司签订,后又订《续约》。主要内容为:借款四千万美元;工程由合兴公司包筑;借款未还清前由合兴公司代为经理;不准筑造与粤汉铁路平行的铁路。1905年清政府以六百七十五万美元赎回粤汉铁路已筑未筑的权利。
- 96、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词语解释⒈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成语解释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 97、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词语解释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jīng hàn tiě lù gōng rén dà bà gōng ]⒈ 亦称“二七大罢工”。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阻挠和破坏。4日,京汉铁路沿线三万多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7日,吴佩孚派军队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先后惨遭杀害。此后各地工会组织除广东、湖南外都遭封闭,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 98、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词语解释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 mǎ wáng duī yī hào hàn mù bó huà ]⒈ 西汉帛画。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画幅呈“丁”形。上部绘有日中金乌、月中蟾蜍、蛇身人首像等。中部为体盖翼鸟下两人跪迎一老妇,三女后侍。下部表现力士擎物、双龙相环、人首鸟身像等。色彩丰富华丽。
- 99、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词语解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xiān qín hàn wèi jìn nán běi cháo shī ]⒈ 总集名。今人逯钦立编。一百三十五卷。选录先秦至隋代的诗歌谣谚,收录作家八百多,按先秦、汉、魏、晋、宋、齐、梁、北魏、北齐、北周、陈、隋各代分代编次。各诗均注明出处,并校出异文。
- 100、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 词语解释⒈ 又称《湖广铁路借款合同》。1911年清政府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主要内容为:借款六百万英镑;四国银行团享有湘鄂境内粤汉、川汉铁路的修筑权和铁路延长修筑的优先权。清政府出卖粤汉、川汉路权,激起了保路运动。
汉结尾的词语
更多- 1、巴汉:古巴郡﹑汉中地区。在今川东﹑陕南﹑鄂西北一带。
- 2、半汉:形容骏马恣睢纵驰的神态。
- 3、班汉:指班固的《汉书》。
- 4、笨汉:指身体粗壮的男子。
- 5、逼汉: 1.迫近云天。形容很高。
- 6、碧汉: 碧汉bìhàn (1) 碧天银汉的合称,即天空 英 the blue sky,the azure sky
- 7、层汉:高空。
- 8、插汉: 1.插入河汉。极言其高。 2.明代蒙古族部落名。亦称插汉儿﹑察罕﹑察哈尔,本元裔小王子之后。明嘉靖间卜赤(一作布希)驻牧插汉之地,因以为名。参阅《清文献通考.舆地二三》。
- 9、宸汉:喻指皇宫。汉,银汉。
- 10、辰汉:大辰与天河。大辰,指房宿﹑心宿﹑尾宿。
- 11、趁汉: 1.亦作"趁汉"。 2.犹偷汉。
- 12、痴汉:1.谓真挚的人。梁启超《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程氏 又评 袁督师 之为人曰,举世皆巧人,而 袁公 一大痴汉也。”2.亦作“痴汉”。愚蠢之人;笨蛋。《北史·裴谒之传》:“文宣 末年昏纵,朝臣罕有言者。謁之 上书正諫,言甚切直,文宣 将杀之,白刃临颈,謁之 辞色不变。帝曰:‘痴汉,何敢如此!’”宋 陆游《共语》诗:“黄金已作飞烟去,痴汉终身守药罏。”《水浒传》第五回:“智深 大笑道:‘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相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 13、赤汉:指汉朝。五行家认为汉以火德王,火色赤,故称。
- 14、冲汉:谓直上霄汉。
- 15、楚汉:指秦汉之际,项羽﹑刘邦分据称王的两个政权。指楚地汉水之滨。
- 16、蠢汉: 蠢汉chǔnhàn (1) 粗笨的汉子 英 bull in a china shop
- 17、粗汉: 粗汉cūhàn (1) 性情粗野、动不动就翻脸的男人 英 catamaran
- 18、村汉: 1.村夫,乡下人。
- 19、呆汉:对男子的蔑称。痴呆的人。
- 20、赌汉:赌徒。
- 21、钝汉:蠢人。
- 22、饿汉:饥饿的人。
- 23、肥汉:肥胖的男子。
- 24、富汉:犹富人。钱财多的人。
- 25、寡汉:没有配偶的男子;单身汉。
- 26、夯汉:干力气活的壮汉。
- 27、长汉: 1.长长的银河。 2.身材高大的男子。
- 28、大汉: 1.汉代人对本朝之称。大﹐尊之之词。 2.身材高大的男子。 3.佣工。
- 29、二汉: ①指西汉和东汉。②旧指男性佣工:那是胡老爷家帮佣的二汉。
- 30、番汉: 1.外族与汉族。 2.外族的汉子。
- 31、风汉: 1.言语行动颠狂的人。风,今写作"疯"。
- 32、潢汉:因以'潢汉'谓银河。
- 33、河汉: 河汉héhàn (1) 银河 英 the Milky Way (2) 比喻浮夸而不可信的空话,转指不相信或忽视某人的话 例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庄子·逍遥游》 英 empty talk
- 34、横汉: 1.横于银河中。 2.指银河。
- 35、衡汉: 1.北斗和天河。 2.泛指天宇﹑天上。比喻京都或宫苑。
- 36、鸿汉:指汉代。因其国祚久长,国势强盛,故称。
- 37、后汉: 后汉Hòuhàn (1) 见“东汉” 例 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英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2) 五代之一,公元947-950,刘知远所建(参看“五代”) 英 the Posterior Han Dynasty
- 38、华汉:天河。
- 39、皇汉:犹大汉。称汉朝。后亦称汉族。
- 40、谎汉:骗子﹔浮浪子弟。
- 41、姬汉: 1.周朝和汉朝。 2.借指汉族建立的国家。
- 42、季汉:即蜀汉,犹言汉之季世。
- 43、江汉: 长江和汉水。 指长江与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荆楚之地,在今湖北省境内。 指长江与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今湖北省及其附近地区。 指长江与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巴·蜀之地。今四川省的东部地区。
- 44、金汉:天河﹐银河。
- 45、迥汉: 1.指高远的天空。汉,天汉,银河,代指天空。
- 46、剧汉: 1.行事粗鲁暴烈的汉子。有时指流氓﹑无赖。
- 47、军汉:军人;兵卒。
- 48、狂汉: 癫狂的汉子。
- 49、况汉:方言。称哥哥。
- 50、浪汉:四处游荡不务正业的人。
- 51、丽汉:指美丽的天河。
- 52、隶汉:即汉隶。指汉代的隶书。
- 53、连汉:连接霄汉。形容高耸。
- 54、凉汉:秋夜的银河。
- 55、寥汉:辽阔的天空。
- 56、烈汉:犹硬汉。
- 57、灵汉: 1.即云汉﹐天河。
- 58、龙汉:道教谓元始天尊年号之一。又为五劫之始劫。
- 59、莽汉: 莽汉mǎnghàn (1) 粗鲁冒失的男子 英 boor;boorsh fellow
- 60、蒙汉:1.糊涂人。 2.普通人。 3.路人;陌生人。
- 61、觅汉: 1.雇用佃农。 2.指佃农。
- 62、岷汉:指四川北部和陕西西南一带地区。古代为岷山郡和汉中郡所在地,故称。
- 63、谬汉:笨汉。
- 64、南汉:五代十国之一。梁太祖时,封刘隐为南平王,又进封南海王。隐死,弟龑(yǎn)称帝,国号大越。后改称汉,是为南汉。有今广东及广西的南部。后灭于宋。共历四主,六十八年(公元904-971)。
- 65、鸟汉: 1.詈词。汉子。
- 66、懒汉: 懒汉lǎnhàn (1) 懒惰的人 例 懒汉多的国家 例 叫干什么才干什么的思想和行动上的懒汉们 英 sluggard; idler
- 67、前汉: 前汉Qiánhàn (1) 中国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的一个朝代,从刘邦称汉王起,至刘玄更始三年止,又称“西汉” 英 the Early Han Dynasty
- 68、峭汉:特殊人物。
- 69、樵汉: 樵夫。
- 70、穹汉:犹天汉﹐银河。借指天空。
- 71、鹊汉:银河。
- 72、散汉: 1.逍遥自在的人。
- 73、傻汉:傻子,傻瓜。指男性。
- 74、史汉:《史记》《汉书》的并称。
- 75、蜀汉: 蜀汉Shǔhàn (1) 三国之一,公元221-263年,刘备所建。在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北部以及陕西汉中一带 英 the kingdom of Shu Han (221-263), one of the Three Kingdoms
- 76、騃汉: 傻男子。
- 77、铁汉: 铁汉tiěhàn (1) 比喻刚直不屈的人;身体结实健壮的人。也叫“铁汉子” 英 man of iron;a strong determined person;man of iron will;man of steel
- 78、偷汉: 偷汉tōu hàn (1) 指女人与别人发生性关系。也说“偷汉” 英 (of a woman) commit adultery
- 79、跎汉:驼背的男子。
- 80、武汉: 武汉Wǔhàn (1) 市名。湖北省省会。辖武昌、汉阳、黄陂、新洲四县。市区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合并组成。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和汉水汇合处,面积4,480平方公里,市区1,557平方公里,人口420万,市区320万。钢铁、机械、造船、纺织等工业发达,中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扼长江水运中枢,在京广线中段,为水陆交通枢纽 英 Wuhan
- 81、湘汉:湘水与汉水的并称。
- 82、霄汉: 霄汉xiāohàn (1) 云霄和天河,指天空,比喻朝庭 例 气凌霄汉 英 the sky;heaven
- 83、斜汉:指秋天向西南方向偏斜的银河。
- 84、炎汉:汉自称以火德王,故称炎汉。 传说上古炎帝为汉族祖先,因称中国或汉族为炎汉。
- 85、烟汉:宵汉,天空极高处。喻指朝廷。
- 86、养汉: 养汉yǎnghàn (1) 指女子在丈夫之外另有情人 英 commit adultery
- 87、遥汉:指银河。
- 88、银汉: 银汉Yínhàn (1) 见“银河” 例 银汉横空 英 the milky way
- 89、硬汉: 硬汉,硬汉子yìnghàn,yìnghànzi (1) 刚强的人;坚强不屈的男子 英 man of iron;dauntless unyielding man
- 90、狱汉: 星名。
- 91、贼汉:男性贼人。亦用作詈词。
- 92、壮汉:强壮的汉子。
- 93、紫汉:犹紫霄。指天空。
- 94、醉汉: 醉汉zuìhàn (1) 喝醉了的男人 英 drunkard;drunken man;heavy toper
- 95、涒汉:古代以干支纪年,太岁在申,称为「涒汉」。
- 96、东汉:朝代,公元 - ,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也叫后汉。
- 97、好汉: 好汉hǎohàn (1) 勇敢坚强的男子 例 好汉做事好汉当 英 true man (2) 英雄 例 好汉罗宾汉 英 hero
- 98、罗汉: 罗汉luóhàn (1) 佛教称断绝一切欲念,解脱一切烦恼的僧人;已达到涅槃的佛教和尚(阿罗汉之省,梵 arhat) 英 梵 Arhat; Buddhist saint (2) 指矮胖、腰围粗而神态庄严的人 英 portly
- 99、老汉: 老汉lǎohàn (1) 年老的男子 英 old man (2) 老年男人的自称 英 an old fellow like me
- 100、西汉: 西汉Xī-hàn (1) 中国于公元前202年——公元24年的朝代,为刘邦所建,建都长安——亦称“前汉” 英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2)天河。即银河 例 月还西汉,霞临东沼。——王勃《七日赋》 英 the Milky Way
- 拼音hàn
- 注音ㄏㄢˋ
- 笔划5
- 繁体漢
- 五笔ICY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2)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汉, 汉水也。上流曰漾。——《说文》徐偃王处 汉东。——《韩非子·五蠹》达于汉阴。——《列子·汤问》汉之阴。收众汉南。——《资治通鉴》(3) 又如:汉女(传说中的汉水女神);汉津(汉水);汉阴(汉水南岸。水南岸背太阳叫阴,水北岸面太阳叫阳);汉渚(汉水水边;汉水)(4) 银河。也称云汉、银汉、天汉星汉灿烂。——曹操《步出门夏门行》(5) 又如:汉沂(银河边);汉清(即清汉,天河)(6) 朝代名,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共历24帝,统治406年匈奴留 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不知有汉。——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其实汉贼。——《资治通鉴》废汉自立。(7) 又如:汉宇(汉室。指汉朝。也称汉家);汉军(汉朝的军队;元、清时称以汉人编成的军队);汉风(汉代的威风或诗风);汉唐(汉代和唐代。因两代的文治武功都很盛,故常常并称)(8) 民族名。汉族的简称 。如:汉民族(即汉族);汉礼(汉族礼仪)(9) 汉族人 。如:汉军旗(汉族依照满洲兵制编入汉军各旗的人);汉旅(汉人军队);汉儿(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10) 男子的俗称 。如:醉汉(喝醉了的男子);单身汉(没有妻子的人);莽汉(粗鲁冒失的男子);老汉;壮汉(11) 国名(12) (公元 221—263)三国之一。史称季汉,又称蜀汉。刘备所建(13) (公元 304—329)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刘渊称汉,后改为赵,史称前赵(14) (公元311—347)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李雄称帝,国号成,至李寿时,改号为汉,史称成汉,也称后蜀(15) (公元917—971)五代十国之一。刘隐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