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
拼音: | shǔ hàn |
注音: | ㄕㄨˇ ㄏㄢˋ |
蜀汉的意思
词语解释:
蜀汉
(1) 三国之一,公元221-263年,刘备所建。在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北部以及陕西汉中一带
英
引证解释:
⒈ 蜀郡和汉中的并称。
引《战国策·秦策三》:“栈道千里,通於蜀汉。”
汉班固《西都赋》:“陂池连乎蜀汉,繚以周墙,四百餘里。”
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八:“蜀汉多奇山,仰望与云平。”
⒉ 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公元263年为魏所灭。
国语词典:
朝代名。(西元221~264)刘备以宗室称帝于蜀,继承汉统,为三国之一,史称为「蜀汉」。凡二主,四十三年。有今四川及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为魏所灭。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蜀汉 (三国时期政权)
- 1、诸葛亮忠于蜀汉政权,足智多谋,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 2、唐朝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大有蜀汉关羽应鲁肃之约单刀赴会的遗风。
- 3、诸葛亮初出茅庐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来刘备蜀国托付给了。毕竟独木难支。诸葛亮死,蜀汉还灭亡了。
- 4、诸葛亮当轴处中,奉诏辅孤,为了蜀汉的兴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5、诸葛亮为蜀汉大业操劳一生,是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 6、诸葛亮运筹帷幄,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字义分解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笔划13
- 繁体蜀
- 五笔LQJU
(1)(名)国名;三国之一;刘备所建立;(公元221—263年);在今四川省和陕西省汉中一带。
(2)(名)四川省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