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开头的词语
更多- 1、治办: 1.亦作"治辩"。亦作"治办"。 2.谓处理事务合宜。 3.治理。 4.备办。
- 2、治备:准备;备办。
- 3、治跸:为帝王出行清理道路。
- 4、治辨: 1.亦作"治辩"。亦作"治办"。 2.谓处理事务合宜。 3.治理。 4.备办。
- 5、治辩: 1.亦作"治辩"。亦作"治办"。 2.谓处理事务合宜。 3.治理。 4.备办。
- 6、治標: 治标zhìbiāo (1) 仅仅在于减轻病症 英 merely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an illness (2) 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对表面的毛病或细枝末节加以处理 英 bring about a temporary solution (of a problem,etc.)
- 7、治捕:缉捕治罪。
- 8、治产:经营产业。
- 9、治産:经营产业。
- 10、治凡:月计。核计一个月的会计文书。
- 11、治抚:犹治理。
- 12、治躬:犹治身。
- 13、治害:谋害。
- 14、治忽:治理与忽怠。
- 15、治曶:治理与忽怠。
- 16、治绩:为政的成绩。
- 17、治具:1.治国的措施。 2.备办酒食;设宴。3.准备。
- 18、治剧:谓处理繁重难办的事务。
- 19、治康:谓国家太平安宁。
- 20、治疗: 治疗zhìliáo (1) 医治疗养 例 他住院时,受到精心治疗 英 treat
- 21、治聋:医治耳聋。古代传说社日饮酒可治耳聋。
- 22、治牧:犹统治,治理。
- 23、治谱:《南齐书.良政传.傅琰》:"琰父子并着奇绩,江左鲜有。世云'诸傅有《治县谱》,子孙相传,不以示人'。"后因以"治谱"为称颂父子兄弟居官有治绩之典。
- 24、治葺:修缮。
- 25、治蘠: 1.亦作"治墙"。 2.菊花别名。
- 26、治墙: 1.亦作"治墙"。 2.菊花别名。
- 27、治穣:犹祈祷。 穰,通“ 禳 ”。
- 28、治穰:犹祈祷。穰,通"禳"。
- 29、治戎:作战;治军。
- 30、治丧: 治丧zhìsāng (1) 承办丧葬事宜 例 治丧委员会 英 make funeral arrangements
- 31、治缮:修缮。
- 32、治饰:矫饰。
- 33、治释:惩治与赦免。借指审理狱讼。
- 34、治署:古代地方行政官署。
- 35、治讼:陈诉请求和争讼。
- 36、治统:治理国家的一脉相传的统系。
- 37、治徒:复姓。春秋时有治徒娱。见《墨子.耕柱》。一说"治徒"即司徒。以官为姓。参阅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墨子三》。
- 38、治驼:办事如果只讲主观动机,不管客观效果,那就只能把事情办糟。
- 39、治晚: 治下晚生。旧时下属对长官的自称。
- 40、治晩:治下晩生。旧时下属对长官的自称。
- 41、治务:政务。
- 42、治繲:洗涤衣物。
- 43、治叙: 1.亦作"治序"。 2.谓根据才能大小授予官职。
- 44、治序: 1.亦作"治序"。 2.谓根据才能大小授予官职。
- 45、治押:压制。
- 46、治验:审问得实。
- 47、治宜: 1.指合宜的施政措施。 2.泛指施政措施。
- 48、治驭:统治。
- 49、治狱:审理案件。
- 50、治愈: 治愈zhìyù (1) 使恢复健康 例 在骨折完全治愈之前不要上班 英 mend
- 51、治载:备办乘具。
- 52、治掌:掌管。
- 53、治整:严整。
- 54、治状:施政的成绩。
- 55、治装: 治装zhìzhuāng (1) 备办行装;整装 英 purchase things necessary (esp.clothes)for a long journey
- 56、治罪: 治罪zhìzuì (1) 根据法律给罪犯以应有的惩处 例 依法治罪 英 punish
- 57、治弟: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
- 58、治彊: 见“治强 ”。
- 59、治择:删改润色。
- 60、治略:施政的方略。
- 61、治国: 治国zhìguó (1) 治理国家政务,使强盛安定 例 安邦治国 英 administer a country;manage state affairs
- 62、治理: 治理zhìlǐ (1) 整治调理 例 一个治理不善的政府难望维持长久 英 administer;govern;manage;rule;bring under control;put in order (2) 整修;改造 例 治理河道 英 harness
- 63、治象:古代记载政教法令的文字。
- 64、治田: 1.古人掌管农业事务的官员。治,通"司"。 2.种田。
- 65、治严:整理行装。汉代避明帝刘庄讳,以"装"与"庄"同声,改"装"为"严",后沿用。
- 66、治护:治疗护理。
- 67、治乱:安定与动乱。 谓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
- 68、治标: 治标zhìbiāo (1) 仅仅在于减轻病症 英 merely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an illness (2) 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对表面的毛病或细枝末节加以处理 英 bring about a temporary solution (of a problem,etc.)
- 69、治改:犹修改。
- 70、治本: 治本zhìběn (1)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英 effect a permanent cure (2) 指治国的根本措施 英 radical measures
- 71、治学: 治学zhìxué (1) 做学问;钻研 例 治学严谨 英 do scholarly research;pursue one's studies
- 72、治世: 治世zhìshì (1) 和平昌盛之世 英 times of peace (2) 管理国家,处理国务 英 conduct state affairs
- 73、治平:1.治国平天下。 2.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 4.宋朝英宗的年号(西元1 064 ~1 067)。
- 74、治家: 治家zhìjiā (1) 建立和保持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 英 homemaking
- 75、治术: 1.指驭臣治民之权术。亦泛指治理国家的方法﹑策略。 2.指医术。
- 76、治迹:政绩,施政的事迹。
- 77、治酒:置办酒食。
- 78、治变:谓掌握机动变化的方法。
- 79、治功: 1.谓制订法则并有效实施之政绩。 2.泛指治理国家的政绩。
- 80、治朝:古代天子诸侯三朝之一。在路门外,司士掌之,为每日视朝之所。政治清明的朝代。
- 81、治藏:保管。
- 82、治所: 治所zhìsuǒ (1) 旧指地方各级官吏的任职所在地 英 seat of a local government
- 83、治器:治国之才。
- 84、治典:治国的法典。
- 85、治室:治家,持家。
- 86、治教:犹政教。指政事与教化。
- 87、治身:犹修身。
- 88、治病: 治疗疾病。
- 89、治气: 1.涵养精气。 2.修养气质。 3.谓掌握军队士气。 4.犹呕气,生气。
- 90、治气: 1.涵养精气。 2.修养气质。 3.谓掌握军队士气。 4.犹呕气,生气。
- 91、治安: 治安zhì ān (1) 国家与社会的安宁 例 扰乱治安 英 public order;public security (2) 治理,使社会安定 例 治安保卫工作 英 maintain public order
- 92、治下: 治下zhìxià (1) 所管辖的范围以及属下的吏民;统治之下 例 暴君治下的人民纷纷起义 英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2) 统治和管理人民 例 治下无隐情。——《汉书·严延年传》 例 治下严酷 英 rule people (3) 属下吏民对地方长官也自称治下 英 I
- 93、治兵:古指在秋季进行的练兵仪式。后泛指练兵或治军。出兵作战。
- 94、治民:治理人民。
- 95、治目:每日计核主管事务的治绩。
- 96、治人:统治他人。 指治理国家的人才。
- 97、治水: 治水zhìshuǐ (1) 整治水利,疏通江河,避免泛滥成灾 例 治水工程 英 prevent floods by water control;regulate rivers and watercourse
- 98、治要: 1.岁计。核计一年的会计簿书。 2.施政之要领。 3.施政之需求。 4.摘录主要部分。如唐初魏征奉敕编次经史百家书,摘取其中有关王朝兴衰得失的部分,为《群书治要》。
- 99、治生:1.经营家业;谋生计。2.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始于明代。
- 100、治阿:指晏子治理东阿的故事。《晏子春秋.杂上四》:"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知晏子贤﹐乃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后因以"治阿"指吏治有方﹐政绩显着。
治中间的词语
更多>>- 1、乔治岛:乔治岛,亦称“乔治王岛”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岛。
- 2、政治犯: 由于从事某种政治活动被政府认为犯罪的人。
- 3、默治汤: 组成当归1两,白茯苓5钱,白芍5钱,栀子3钱,柴胡1钱,楝树根5分。
- 4、乔治敦:乔治敦(英语:Georgetown),是圭亚那合作共和国首都,位于德默拉拉河入海口、圭亚那北部沿海冲积平原上,北濒大西洋,面积约30平方公里,人口约25万,年气温为23-32摄氏度。
- 5、统治者: 统治者tǒngzhìzhě (1) 行使权力、指挥或统治权势者;特指统治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 英 ruler
- 6、赵治勋:赵治勋,著名韩国旅日超一流围棋棋手。
- 7、政治家: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并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多指国家的领导人物。
- 8、自治州: 自治州zìzhìzhōu (1) 地位在省之下、县之上的一级民族行政区划名称 例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英 autonomous prefecture
- 9、自治区: 自治区zìzhìqū (1) 行政地位与省级等同的民族自治区域 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 英 autonomous region
- 10、自治县: 自治县zìzhìxiàn (1) 政行地位与一般县政府平齐的民族自治区划 例 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 英 autonomous county
- 11、政治哦: 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是夺取或保存权力的行为。
- 12、长治市: 词语解释⒈ 在山西省东南部、浊漳河上游,太焦、邯长等铁路交会境内。古名上党、潞城。1945年设市。人口56万(1995年)。向为晋东南交通要冲,现为山西省重要工业中心之一。工业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学、轻纺为主。名胜古迹有上党门、观音堂。
- 13、顺治帝:顺治帝(1638-1661)即“爱新觉罗·福临”。清朝皇帝。庙号世宗,年号顺治。皇太极第九子。1643年六岁即位,由叔父多尔衮摄政。1644年入关,打败李自成农民军,迁都北京。又派兵攻灭南明,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军。1650年,多尔衮死后始亲政,严惩多尔衮亲信党羽,继续用兵西南,镇压反清势力,并推行垦荒,整饬吏治。
- 14、同治帝:同治帝(1856-1875)清朝皇帝。即“爱新觉罗·载淳”。庙号穆宗,年号同治。满族。1861-1875年在位。即位时年仅六岁,由顾命八大臣辅佐。不久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实行“垂帘听政”。1873年亲政,仍由慈禧掌权。后病死。
- 15、政治学: 研究国家学说、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史的科学。
- 16、张治中:张治中(1890年10月27日~1969年4月6日),男,原名本尧,字警魄,后改名治中,字文白,安徽巢县(今安徽巢湖)人,黄埔系骨干将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主义人士。
- 17、自治旗:自治旗,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特区、林区相同,属县级行政区,均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县级民族自治地方。
- 18、安邦治国:使国家安定太平。
- 19、政治庇护: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为避免遭受迫害而逃亡他国,并要求他国准予居留的行为。准予逃亡者居留、不把他引渡回国,就称为“庇护”,即同意政治庇护。我国宪法规定,对于因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 20、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fēn’érzhìzhī (1) 将其分开进行治理、惩治等 英 divide and rule
- 21、反治其身: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 22、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源自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 23、政治婚姻:男女双方为了某一方或某一方所属的集团的政治利益而结婚,多指没有感情基础,因单方或双方利益驱使下结成的婚姻。
- 24、统治阶级: 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有时特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 25、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
- 26、严谨治学:严格要求,专注教学。
- 27、长治久安: 长治久安chángzhì-jiǔ’ān (1) 社会治理得当,长久安定团结 英 long period of order and stability;lasting stability and durable peace
- 28、剸繁治剧: 见“剸繁决剧 ”。
- 29、政治蓝图: 指政治思想的设想和政治抱负的计划和实现。
- 30、药物治疗:指用一切有治疗或预防作用的物质用于机体疾病,使疾病好转或痊愈,保持身体健康。
- 31、基因治疗: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也包括转基因等方面的技术应用。
- 32、对症治疗:指用药的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为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 33、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双方互动的一个正式的过程,每一方通常由一个人构成,但有可能由两个或更多的人组成。
- 34、祛治神明: 1.佛教语。修智慧,断烦恼。意谓去除尘念,修炼智慧,便可成佛。
- 35、诘戎治兵:谓整治军事。戎﹐戎服﹔兵﹐兵器。语本《书.立政》﹕"其克诘尔戎兵。"
- 36、缮甲治兵:缮甲:修治铠甲。兵:兵器。指作军事准备。也作“缮甲厉兵”(厉:磨练)。
- 37、政治模式: 是对具体政治现象的抽象理论概括。
- 38、教授治学: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特质,是大学区别于政府、企业运转模式的显著特征。
- 39、大禹治水:古代传说夏禹治水救民。书名。清沈滕友所写的小说,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沈氏按禹所历,参考《真仙通监》、《古岳渎经》、《山海经》等书,敷衍大禹治水的故事。
- 40、头痛治头: 头痛治头指针对疼痛部位医治,不追究病因。比喻做事缺乏通盘计划,被动应付,不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
- 41、愚医治驼: 只管把背医直了,却不管驼背人死活的笑话,这哪里是医生,分明是在害命。
- 42、政治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部队或某些独立营的政治工作人员,通常是党委日常工作的主持者,与军事指挥员同为该部队首长。简称政委。
- 43、明治维新:日本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 44、卧以治之: 宋·王安石《赐观文殿学士兵部尚书欧阳修辞知青州不允诏二道》:“朕难其材,卿实元勋,以忠许国,谓当亟往卧以治之。”
- 45、卧而治之: 《史记·汲郑列传》
- 46、文治武功: 治理国家有贡献,用兵打仗有成绩。 参见:文治
- 47、文治武力: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语本《礼记.祭法》:'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
- 48、悟法治人:指人们对我们生活周围发生的关于法制事件或经历法制事件所产生的感想与体悟。
- 49、百治百效:比喻医术高明,从不出错。
- 50、政治协商: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三大主要职能之一。
- 51、修齐治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省称。语本《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后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 52、妖治如火: 形容女子非常美丽,让男子感受某情似火。
- 53、庸医治偻:佛典故事,出自《百喻经》。形容所用非法,以邪见邪知引人入魔道。
- 54、以夷治夷: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
- 55、依法治国: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在中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56、目治手营: 1.亲眼观察,亲手试验。
- 57、明于治乱: 明于治乱míng yú zhì-luàn (1) 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 例 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英 be good at knowing how to suppress the riot
- 58、不治而愈:比喻不需要治疗就痊愈了。
- 59、下燥治血: 中医治法。
- 60、上燥治气: 中医术语。指燥邪犯肺时,应从气分治疗。
- 61、顺治遗诏:是顺治帝去世后,由朝廷公布的遗诏,历数他当政期间的十四条错误。应当说,这十四条“罪己诏”,有的是顺治帝自己的意思,有的部分是自己的意思,有的完全不是自己的意思——或是皇太后的意思,或是辅政大臣的意思。
- 62、不治之症: 治不好的病,绝症〔补义:还可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纠正的坏毛病〕。
- 63、齐家治国: 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语出《礼记•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 64、平治天下:意思是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 65、一治一乱: 谓治乱交替。
- 66、政治权利:公民依法在政治上享有的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游行、示威等自由。
- 67、政治避难: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为避免遭受迫害而逃亡他国,并要求他国准予居留的行为。准予逃亡者居留、不把他引渡回国,就称为“庇护”,即同意政治避难。我国宪法规定,对于因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 68、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党和国家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也是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的正确而有效的途径。
- 69、举要治繁:举:提出;治:治理;繁:芜杂。指写文章时突出主要的,把芜杂的地方加以删除
- 70、不治生产:治:管理。指不注意或无暇料理自己的生计
- 71、善治善能:善于治理;好好治理。 犹善政。
- 72、不治而亡:无法治好而去世。
- 73、阴病治阳: 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络归外热,故以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非止风寒而已,六淫湿、暑、燥、火,皆五脏所受,乃筋骨血脉受邪,各有背上五脏以除之。
- 74、政治开明:指执政者不专政,政府政策开放透明,人们可以广泛地自由参政。
- 75、重典治乱: 典,指的是法典,也就是法律的意思。重典,指的是刑法很重的法律。在乱世,或者可以说社会比较混乱的时候,需要刑法很重的法律来治。
- 76、政治面目: 指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政治活动以及和政治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
- 77、包治百病:旧时有于端阳节出游的风俗。据云此举可以消除疾病,故称。
- 78、政治行为: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活动。
- 79、自治机关: 行使民族自治权力的机关,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 80、法治社会:是和人治社会相对而言的。
- 81、约车治装:约车:将马系在车前。准备车马,整理行装。泛指做出发的准备。
- 82、子奇治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
- 83、信息治理:信息治理即领导、指导、控制、提供保障的行为或过程,通过这些行为或过程,信息被当作贯穿于整个企业的企业资源得以有效管理,其中包括解决信息冲突问题方面的管理。
- 84、三皇治世: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黄帝,天地人三皇治理国家。
- 85、政治任务: 政治任务指与政治有关的重大任务。
- 86、政治团体:指那些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
- 87、政治运动:指社会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即由一定阶级的政党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目的所发动与领导的具有明确的目的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的社会活动。
- 88、不治身亡: 没有治好就去世了。
- 89、平治道涂: 就是当日除了修整道路外其它事都不宜。
- 90、政治文明: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体现社会发展进步的政治成果,包括一定社会政治制度(国体、政体、法律和行政体系等)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及与该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等。
- 91、根治黄河:〖traceandtry〗∶也指彻底追究审理伏望圣慈,尽将台谏官章疏降付有司,令尽理根治,依法施行。
- 92、政治教导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营一级的政治工作人员,和营长同为营的首长。通称教导员。
- 93、政治指导员: 简称“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连和相当于连的基层单位负责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与同级军事指挥员同为部队或单位的首长,对部队或单位的工作共同负责。
- 94、政治协理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机关部门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根据需要设立的政治工作人员。通称协理员。
- 95、政治经济学: 研究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发展的科学,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
- 96、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在中国西南部。面积12284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35万,是中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居民以藏族为主体。1965年建立自治区。首府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一般在4000米以上,气候高寒。雅鲁藏布江横贯南部。河谷地区水热条件较好。水能、太阳能充沛,地热能居全国首位。中国主要牧区,盛产绵羊,牦牛为特有牲畜。藏东南是重要林区。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主要作物有青稞、小麦等。
- 97、根治切除术: 词语解释⒈ 也指彻底追究审理。
- 98、政治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分支之一。研究政治现象空间分布的科学。内容包括国家的领土、疆界、首都、行政区划,以及国际政治关系的格局及其发展变化等,为国家的政治决策、国际事务等工作提供依据。
- 99、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deprivation of political rights)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 100、格林尼治时间: 格林尼治时间Gélínnízhì shíjiān (1) 以格林尼治天球子午圈的月球中天为基准的时间,以区别于根据地方天球子午圈的月球中天为基准的时间 英 Greenwich time
治结尾的词语
更多- 1、按治:查问惩办。
- 2、案治: 1.查办。
- 3、摆治:[ bǎi zhì ] :摆布整治。
- 4、办治: 1.谓治政有方。 2.指事情办成﹐办好。
- 5、班治:治理。
- 6、邦治: 1.古指掌建邦的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泛指国家的政事。
- 7、保治:治理使安定。
- 8、焙治: 1.烘焙制作。
- 9、本治: 1.本辖区。 2.指本治所。
- 10、闭治:闭关治理。
- 11、砭治:针砭治病。
- 12、辨治: 1.谓区分等级而治之。 2.辨别治绩﹐考察治绩。
- 13、辩治: 1.治理。
- 14、布治: 1.普遍治理。 2.颁布政令或法典。 3.谓施政。
- 15、捕治:逮捕治罪。
- 16、补治: 1.修补整治。
- 17、裁治: 1.处治。
- 18、城治: 1.地方官署所在地。
- 19、惩治:(动)惩办。
- 20、饬治: 1.整理。 2.整饬。
- 21、除治: 1.整治﹐整修。 2.惩治。
- 22、锄治: 1.耕锄整治。 2.引申为铲除﹑消灭。
- 23、處治: 1.处方治病。 2.安排;处理。 3.处罚;惩治。
- 24、鉏治:剪除﹔整治。
- 25、穿治:开凿营建。
- 26、达治: 1.明于治理国家。
- 27、逮治: 1.逮捕惩治。
- 28、捣治:进行舂捣。
- 29、典治:掌管治理。
- 30、点治:点化备办。
- 31、點治:点化备办。
- 32、鼎治:大治。
- 33、独治: 一人治理;一人统治。 谓独能按法治事。
- 34、督治:督率治理。
- 35、断治:判决处治。
- 36、对治: 1.相匹敌。 2.原为佛教语。谓断烦恼。 3.引申为对付。 4.指对应﹐对照。
- 37、饵治:以药饵治病。
- 38、耳治: 1.谓以耳闻。 2.指教学中的听讲。
- 39、法治: 法治fǎzhì (1) 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治国 英 rule by law (2) 依法治国 英 rule of law
- 40、犯治: 犯法于治世。
- 41、烦治: 1.烦政。
- 42、防治: 防治fángzhì (1) 预防和治疗 例 防治疾病 英 prevention and cure
- 43、粪治: 1.谓施肥治田。
- 44、付治: 1.交有司治罪。
- 45、府治: 府治fǔzhì (1) 知府衙门的所在地 英 site of prefectural government
- 46、富治: 1.富足而有秩序。 2.用浪费的办法来治理。谓尚奢侈。
- 47、抚治:安抚治理。
- 48、辅治:辅佐治理政事。
- 49、敷治: 治理。
- 50、覆治:再次审理。
- 51、改治: 犹修改,改动。 犹改建。
- 52、割治:指用外科手术治疗疾患。
- 53、根治: 根治gēnzhì (1) 彻底治好(指灾害,疾病) 例 根治切除术 例 根治黄河 英 radical cure;cure once for (2) 也指彻底追究审理 例 伏望圣慈,尽将台谏官章疏降付有司,令尽理根治,依法施行。——宋·苏轼《乞将章疏降付有司剳子》 英 trace and try
- 54、攻治: 医治。
- 55、钩治: 1.亦作"钩治"。 2.查核处治。
- 56、观治:显示治绩。
- 57、管治:管辖统治。
- 58、贵治:旧时敬称他人所管辖的地区。
- 59、劾治: 1.审查治罪。 2.指推究﹑审问。
- 60、拫治:惩治。
- 61、弘治:年号名,使用年代为公元 年至 年,前后共年。
- 62、护治: 1.犹监造。 2.护理治疗。
- 63、皇治:传说中远古三皇时代的政治。
- 64、计治: 1.计考治绩。
- 65、积治: 1.谓社会秩序良好。
- 66、寄治: 1.谓假托公义之名。 2.地方官署侨居他地。 3.暂时治理。
- 67、济治:辅助治理。
- 68、辑治: 1.整顿治理。
- 69、极治:谓政治修明,社会升平。
- 70、驾治:训练调教。
- 71、检治: 查办。
- 72、监治:监督和管理。
- 73、讲治: 1.讲求治国之道。 2.讲习研治。
- 74、教治: 教化,教育。
- 75、矫治: 矫治jiǎozhì (1) 把生理缺陷通过医治矫正过来 例 矫治歪嘴 英 correct and cure
- 76、洁治:也称洁牙。俗称洗牙。预防和治疗牙病的一种方法。即用器械或特制的牙膏把牙齿和牙龈上的异物除去。亦为实施口腔卫生重要方法之一。
- 77、禁治:禁止﹑整顿﹑治理。
- 78、紧治:重要的州县所在地。
- 79、静治: 1.犹言无为而治。
- 80、纠治:督察惩处。
- 81、灸治: 灸治jiǔzhì (1) 用灸法医治 英 moxibustion treatment
- 82、救治: 救治jiùzhì (1) 救护医治使脱离危险 例 医生赶来救治病人 英 bring a patient out of danger
- 83、旧治:从前或原来所管辖的地区。
- 84、究治: 1.追究处理。
- 85、鞠治:审问定罪。鞠,通"鞫"。
- 86、鞫治:审理处治。
- 87、镌治:雕凿修理。
- 88、郡治: 1.郡守府署所在的首县。 2.郡守的治所。
- 89、拷治: 刑讯。
- 90、考治: 1.犹拷问。 2.考核治绩。
- 91、刻治:严加整治。
- 92、克治:谓克制私欲邪念。
- 93、课治: 1.考绩优良。
- 94、科治: 1.犹处理。
- 95、厘治:犹治理。
- 96、吏治: 吏治lìzhì (1) 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例 澄清吏治 英 administration (good,bad) of officials
- 97、禮治: 礼治lǐzhì (1) 以礼仪制度和道德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这是先秦儒家的政治主张 英 the operation of government through social institutions; rule of the rites
- 98、疗治: 疗治liáozhì (1) 治疗 例 疗治得生 英 treat (a patient);give medical treatment;give medical care to
- 99、録治: 1.拘捕并治罪。
- 100、磨治: 1.打磨治理。 2.磨砺;锻炼。 3.调治;调理。 4.折磨整治。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治
- 五笔ICKG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2) 同引申义昔禹治洪水。—— 郦道元《水经注》民治渠。——褚少孙《西门豹治邺》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聊斋志异·小翠》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史记·孝武本纪》(3) 又如:治酒(置办酒食);治步(修整仪容,举止合乎法度);治任(整理行装);治行(治严。整理行装);治缮(修缮);治茸(修缮)(4) 治理;管理;统治治国无法则乱。——《吕氏春秋·察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伯乐善治马。——《庄子·马蹄》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治威严,树立威信。)——《后汉书·张衡传》(5) 又如:天下大治;法治;人治;自治;根治;治公(治理公务;办公);治戎(治军,用兵);治具(治理国家的各项措施);治术(治理国家的方法);治制(治理国家的法制、体制);治道(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治乱(治理混乱的局面,使国家安定、太平);治掌(掌管);治市(古代掌管市场贸易的官员)(6) 办理;处理后频历武威二郡太守,随俗化导,各得治宜。——《后汉书·廉范传》皆尚威严,有治办名。——《汉书·酷吏传·尹赏》(7) 又如:治办(善于办理事物);治剧(办理繁杂的工作);治事(办理公事);治数(处理各种事务);治宜(处理事务合宜);治干(处理政务的才干)(8) 经营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9) 又如:治产(经营产业)(10) 治;治疗如人有疾,不治则寝以深。——《盐铁论·世务》(11) 又如:治得病治不得命(迷信指命定该死,怎么治疗也不行);他的病不久就治好了;治聋(医治耳聋)(12) 惩处;惩办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荀子·正论》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史记·蒙恬列传》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13) 又如:惩治;治释(惩治与赦免)(14) 审理 。如:治狱(审理案件);治问(犹审问);治验(审问证实)(15) 修筑又治秦中。——《汉书·高帝纪》。注:“谓都之也。”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16) 整顿,训练治其大礼。——《周礼·大宗伯》。注:“犹简习也。”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17) 又如:治礼(讲习礼仪)(18) 研究此真治异国语言文字者之至乐也。——严复《译天演论序》(19) 又如:治经(研究经学)名词(1) 一个较大地区政府的所在地 。如:省治;县治(2) 政治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书·周官·太宰》(3) 又如:治体(政治法度);治号(治令; 政令); 治务(政务); 治绩(政绩)(4) 姓形容词(1) 社会安定、太平(跟“乱”相对)禹以治, 桀以乱,治乱非天也。——《荀子·天论》(2) 又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韩非子·五蠹》君子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易·系辞下》治平至百余年。——清· 洪亮吉《治平篇》(3) 又如:治强(安定强盛);治康(国家太平安宁);治乱(安定与动乱)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