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开头的词语
更多- 1、虎班: 1.虎的斑纹。亦指有虎纹的骏马。班﹐通"斑"。 2.有彩绘的茶盏。
- 2、虎榜:龙虎榜的简称。即进士榜。到了清代则专称武科进士榜曰'虎榜'。参见'龙虎榜'。
- 3、虎豹:喻指残暴之人。比喻勇猛的战士。 比喻富有文采。 形容怪石。
- 4、虎奔:即虎贲。
- 5、虎变: 谓虎皮的花纹斑斓多彩。比喻因时制宜,革新创制,斐然可观。 喻非常之人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 6、虎彪:虎。多形容勇猛之士。彪﹐小虎。
- 7、虎炳: 1.谓文采如虎纹明着。
- 8、虎步: 虎步hǔbù (1) 矫健威武的脚步 例 这个战士一弓身,几个虎步就蹿到小高地上 英 (in) sturdy and vigorous steps;warrior's firm strides like the tiger's (2) 形容举止威武 例 龙行虎步 英 in vigor (3) 指称雄于一方 例 虎步关中 英 rule the roost
- 9、虎伥: 虎伥hǔchāng (1)伥鬼 英 ghost of one devoured by tiger
- 10、虎韔:虎皮制的弓袋。
- 11、虎臣:比喻勇武之臣。 指虎贲氏之官。
- 12、虎痴: 1.三国魏许褚的别号。因其勇猛而痴愚﹐故有是称。
- 13、虎螭: 1.虎与龙。比喻勇猛威武。
- 14、虎踔: 1.虎跃。比喻笔势刚健。
- 15、虎刺:1.植物名。 2.马的一种颜色。
- 16、虎殿:汉未央宫白虎殿的简称。汉时为诸儒讲解经学之所。后泛称宫中讲学之所。
- 17、虎队:比喻勇猛的军队。
- 18、虎粪:即老虎的排泄物。
- 19、虎夫: 1.猛士。
- 20、虎符: 虎符hǔfú (1) 古代军中印信。铜质虎形,左、右两半,朝廷存右半,统帅持左半,作调动军队时用 例 佩虎符坐皋比者。——明·刘基《卖柑者言》 英 a tiger-shaped tally issued to generals as imperial authorization for troop movement in ancient China
- 21、虎阜: 1.即虎丘。
- 22、虎冠: 1.谓虎而戴冠。喻指凶恶残暴之人。
- 23、虎馆:虎闱。即国子学。
- 24、虎观: 1.白虎观的简称。为汉宫中讲论经学之所。后泛指宫廷中讲学处。
- 25、虎棍: 1.恶棍。
- 26、虎侯:边缘以虎皮为饰的箭靶。周代供王大射时用。
- 27、虎貔: 1.比喻勇猛的战士。语出《书.牧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
- 28、虎贲: 虎贲hǔ bēn (1) 勇士 英 brave warrior
- 29、虎珀: 亦作“虎珀”。
- 30、虎兕:虎与犀牛。
- 31、虎子:小虎﹑乳虎。 喻勇健的男孩。 便壶。因形作伏虎状﹐故名。多以陶﹑瓷﹑漆或铜制作﹐汉代王室贵族亦有以玉为之者。汉﹑魏﹑南北朝古墓中常以虎子作为随葬品。
- 32、虎旅:虎贲氏与旅贲氏的并称。两者均掌王之警卫。后因以'虎旅'为卫士之称。指勇猛的军队。
- 33、虎虎: 虎虎hǔhǔ (1) 形容威武 例 虎虎有生气 英 vigorous
- 34、虎媒:虎为媒妁。
- 35、虎吏: 1.凶残如虎之酷吏。
- 36、虎劲: 勇猛的干劲。
- 37、虎骑: 1.勇猛的骑兵。
- 38、虎帐: 旧时指将军的营帐。 用虎皮编成的大幄。
- 39、虎气:[ hǔ qì ] :1.老虎的气味。 2.指宝剑的精气。 3.雄壮的气势;威武的气概。
- 40、虎节: 1.周代山国使者出行时所持的符节。 2.泛指符节。
- 41、虎牙: 虎牙hǔyá (1) 口:向外凸出的犬牙 英 canine tooth
- 42、虎视: 虎视hǔshì (1) 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例 敌寇虎视中原 英 cast a greedy eye on (2) 有威严地注视 例 战士们虎视着山下的敌人,抑制不住满腔怒火 英 glare at
- 43、虎踞:如虎之蹲踞。比喻人物威武。喻指地形的雄壮险要。 形容怪石雄伟之状。
- 44、虎疫:"虎列拉"的简称。参见"虎列拉"。
- 45、虎諕: 1.犹吓唬。
- 46、虎头:谓头形似虎﹐古时以为贵相。 一种屋饰。 头部画有虎形的舰只。 晋代画家顾恺之字。
- 47、虎落:篱落;藩篱。古代用以遮护城邑或营寨的竹篱。亦用以作为边塞分界的标志。
- 48、虎皮:老虎的皮。 讲席的代称。语出《宋史.道学传一.张载》:'﹝张载﹞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比喻用以吓唬别人的一种假象。 冠名。 荔枝的一种。
- 49、虎门:古代王宫的路寝门。 国子学的别称。 地名。一曰虎头门。在广东省东莞市西南﹐扼珠江出海之口﹐东有大虎山﹐西有小虎山﹐两山相对如门﹐故名。中外船舶之入广州者﹐必由香港入珠江﹐经虎门﹐始达广州。清道光年间﹐林则徐曾在此焚毁鸦片﹐并痛击英国侵略军。
- 50、虎啸:1.虎吼叫。 2.比喻英杰得时奋起,四方风从,如风虎相感。 3.虎啸 (国内知名易经学者)国内知名的易经学者,中医学和中国国学的学者,中西医结合的开创者,有著名的代表作《商战易经》等。
- 51、虎口: 虎口hǔkǒu (1) 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 例 才出狼窝,又入虎口 英 jaws of death as the tiger's mouth (2) 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联结部分 英 part of the hand between the thumb and the index finger
- 52、虎丘: 山名。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北,亦名海涌山。
- 53、虎魄: 亦作“虎珀”。
- 54、虎旗:绘有虎形的旗帜。古代军中所用。
- 55、虎圈: 养虎之所。
- 56、虎蛟:鱼名。鱼身蛇尾形。
- 57、虎脊: 1.本谓骏马毛色如虎。后用作骏马的代称。
- 58、虎书: 1.传说中的一种字体。
- 59、虎溪: 1.溪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慧远法师居此﹐送客不过溪﹐过此﹐虎辄号鸣﹐故名虎溪。
- 60、虎跃:猛虎腾跃。比喻人得时奋起。
- 61、虎竹:铜虎符与竹使符的并称。虎符用以发兵;竹使符用以征调等。
- 62、虎士: 1.谓勇猛如虎之战士。周代虎贲氏下有虎士。
- 63、虎路: 1.即虎落。
- 64、虎卜:卜法之一。
- 65、虎拜: 1.召穆公名虎﹐周宣王时人。因平定淮夷之乱有功﹐王赐给他山川土田﹐召穆公稽首拜谢。《诗.大雅.江汉》有"虎拜稽首﹐天子万年"之语。后因称大臣朝拜天子为虎拜。
- 66、虎阚:意思是虎怒视貌。
- 67、虎文: 1.虎身上的斑纹。 2.汉代武官服。
- 68、虎戏: 1.华佗五禽戏之一。为强身术之一种。
- 69、虎蟹:蟹的一种。壳上有像虎的斑纹。
- 70、虎穴: 虎穴hǔxué (1) 老虎洞,喻危险之地 例 虎穴追踪 英 tiger’s den
- 71、虎韬:古代兵书《六韬》之一。分军用﹑三陈﹑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道﹑略地﹑火战﹑垒虚等十二篇。亦泛指兵书。
- 72、虎女:对女子的美称。谓女子杰出﹐有英武之气。
- 73、虎舅:猫的别名。
- 74、虎骨: 虎骨hǔgǔ (1) 为猫科动物虎( Panthera tigyis )的骨骼。可用作中药,用于祛风寒、健筋骨、镇惊 英 tiger bone
- 75、虎狼: 虎狼hǔláng (1) 比喻穷凶极恶的人 英 bandit
- 76、虎略:克敌制胜的军事策略。
- 77、虎眼: 1.形容旋转的水波纹。 2.荔枝的一种。 3.一种糖制的食品名称。
- 78、虎崽: 虎崽hǔzǎi (1) 幼小的虎 英 tigerling
- 79、虎爪: 1.虎之爪;虎爪形。 2.虎爪书。书体的一种。
- 80、虎威: 虎威hǔwēi (1) 指武将的威风 英 general's power and prestige;fear-inspiring prowess
- 81、虎箓:有虎形纹饰的符箓﹐道士所佩。
- 82、虎势: 虎势hǔshì (1) 〈方〉形容壮实 例 那人虎背熊腰,真虎势 英 robust;of blocky build
- 83、虎牢: 1.古邑名。春秋时属郑国﹐旧城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形势险要﹐历代为军事重镇。汉初于此置成皋县。
- 84、虎喙:虎口。亦比喻险恶之境。
- 85、虎戟: 1.古代虎贲之士所执的戟。 2.泛指警卫之士。
- 86、虎穽:捕虎的陷阱。比喻艰险的境地。
- 87、虎鲸:虎鲸(学名:Orcinus orca):是哺乳纲、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
- 88、虎仆: 1.兽名。《太平御览》卷九一三引晋张华《博物志》:"逢伯云所说,有兽缘木,緑文似豹,名虎仆,毛可为笔。"后因以为笔之代称。
- 89、虎钳:老虎钳。
- 90、虎噬: 1.虎啮食。比喻勇猛。
- 91、虎柝:柝﹐旧时警夜报更时所敲的梆子。因其形似虎﹐故名。
- 92、虎卫:守卫王宫或国门的勇士。
- 93、虎闱: 1.古时国子学的代称。因其地在虎门之左﹐故有是称。 2.犹虎门。
- 94、虎吻: 1.老虎口。比喻极危险的境地。
- 95、虎幄: 1.以虎纹为饰的幄幕。 2.犹虎帐。
- 96、虎盐: 1.虎形的盐。语本《左传.僖公三十年》:"盐虎形。" 2.诗人亦用以喻指雪。
- 97、虎彝:古代祭祀用的酒器﹐器上刻画虎形。
- 98、虎翼: 1.谓为虎添翼。喻助长强暴之势而使之益强。 2.古战阵名。 3.宋代军队名。
- 99、虎膺: 1.手掌。
- 100、虎卣:口缘直径10.4×9.0公分,重5.09公斤这件虎卣高35.7公分,口缘直径10.4×9.0公分,重5.09公斤。即为西周时期精品,“虎食人卣”代表非凡的神话象征,是虎食人?或护卫人?众说纷纭,无法定啄,因此现今此件瑰宝只称之为“虎卣”,去了中间“食人”两字。
虎中间的词语
更多>>- 1、拔虎须:比喻鲁莽﹑冒险的行为。
- 2、白虎星:星相家所说的一种凶神﹐逢之则多不利。
- 3、白虎阙:古代宫殿前画有白虎的楼观。
- 4、白虎门:汉代长安宫门名。唐时因避太祖李虎讳﹐改虎为"兽"﹐故又称白兽门。
- 5、白虎汤:用石膏煎服的汤剂。
- 6、白虎殿: 1.汉宫殿名。即白虎观。 2.明代仁智殿的俗称。
- 7、老虎班:明清时进士经过朝考﹐按等第分别授官﹐其中一部分人被点为知县当即分省任用﹐称榜下即用知县﹐俗称"老虎班"。
- 8、龙虎榜: 唐·贞元八年,欧阳詹与韩愈、李绛等二十三人于陆贽榜联第,詹等皆俊杰,时称“龙虎榜”。见《新唐书•文艺传下•欧阳詹》。后因谓会试中选为登龙虎榜。
- 9、做虎豹:犹言充当恶人。
- 10、朱虎残:宋朱泰家贫穷,卖柴养母,一日入山遇虎,被虎所获,昏眩复醒,叹其母无所依靠,虎忽弃泰而去。"乡里闻其孝感,率金帛遗之,里人目为朱虎残。"后遂借朱泰虎口残生故事称誉孝子。事见《宋史·孝义传》。
- 11、豺虎窟:比喻恶人聚集的处所。
- 12、吃虎胆: 1.亦作"吃虎胆"。 2.形容胆量极大。
- 13、老虎窗: 1.凸出在房顶斜面的小窗﹐用以采光通气。
- 14、打虎跳:手﹑脚先后着地,向前跳跃或侧向翻身。
- 15、老虎凳: 旧时一种残酷的刑具。用刑时使受刑人伸腿平坐于长凳,将膝盖系于其上,然后在脚跟下垫砖,愈垫愈高以逼供。
- 16、石虎殿:后赵石虎营建的宫殿。
- 17、白虎幡:有白虎图像的旗。古代用作传布朝廷政令或军令的符信。
- 18、飞虎旗:绘制有飞虎图形的旗帜。
- 19、伏虎林:辽代国君的行营之一,为其秋季游猎之所。相传景宗率骑于此打猎,虎伏草间不敢动,故名。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察罕木伦河源之白塔子西北。
- 20、缚虎圆: 治休息痢经一、二年不瘥,羸瘦衰弱。
- 21、金虎符: 1.古代发兵或表明身份的凭证。
- 22、铜虎符:汉代发兵所用的铜制虎形兵符。后亦借指官印。
- 23、顾虎头:东晋画家顾恺之小字虎头,故称。亦借指画家。
- 24、白虎观:汉宫观名。在未央宫中。
- 25、憨虎虎: 1.亦作"憨乎乎"。 2.犹傻呼呼。
- 26、白虎王:汉魏南北朝时对汉荆州刺史王子香的敬称。
- 27、白虎樽:古代用以奖劝直言者的一种盖上有白虎图像的酒器。
- 28、白虎阵:古战阵名。
- 29、白虎车:仙人所乘之车。
- 30、分虎竹: 1.亦作"分虎节"。 2.分虎。
- 31、分虎节: 1.亦作"分虎节"。 2.分虎。
- 32、海虎绒: 即长毛绒。割绒毛织物。用两种经纱(毛经纱和地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地经纱(多用麻或棉线)和纬纱(多用棉线)交织成地布,而毛经纱在地布上构成9-11毫米的毛绒。
- 33、黑虎跳: 科举考试中的一种舞弊行为,由枪手代做墨卷。
- 34、豁虎跳:用以形容欢跃。
- 35、画虎烂: 胡编乱造。
- 36、狼虎谷: 山谷名。在今山东·莱芜西南。
- 37、狼虎药: 药性较猛的药。
- 38、撩虎须: 1.犹捋虎须。谓冒犯虎威﹐担受风险。
- 39、料虎头: 1.挑弄虎头。比喻冒险。
- 40、料虎须:捋虎须。比喻冒险。
- 41、猎虎翁: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槐酉杂记》,这部书是笔记体小说集,记载了很多鬼怪神异故事,题材广泛,文笔质朴流利。
- 42、履虎尾: 踩踏虎尾。喻身蹈危境。
- 43、猫虎头:即猫头鹰。
- 44、猛虎行: 乐府《平调曲》名。
- 45、老虎皮: 1.旧时喻指军服。
- 46、扑虎儿: 1.向前扑跌两手着地的动作。
- 47、龙虎旂: 见“龙虎旗”。
- 48、龙虎旗: 参见:龙虎旗 ,龙虎旗
- 49、老虎钳: 钳工等用以夹持工件,使之固定以利操作的一种工具。 一种手工工具。钳口有刃,多作起取或夹断之用。
- 50、台虎钳: 钳工等用来夹住工件的工具,装在钳床上,有较大的钳口,用柄扳动螺丝杆旋紧。也叫台钳、老虎钳。
- 51、傻虎虎:形容幼稚不更事或朴实憨厚。
- 52、白虎煞: 白虎煞,古代中国星相家所说的一种凶神,迷信的人指给人带来灾祸的人。
- 53、金虎台: 1.台名。曹操建。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故邺城西北隅。
- 54、探虎穴:比喻冒险。语本《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55、探虎口:比喻深入险境。
- 56、龙虎韬: 是用兵的谋略的意思。
- 57、跳虎神:旧时民间的一种迷信活动。
- 58、鰕虎鱼:鰕虎鱼,中药。
- 59、熊虎将: 喻勇猛之将。
- 60、熊虎士:喻勇武之人。
- 61、捋虎须: 捋虎须luō hǔxū (1) 比喻冒犯厉害的人 英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do sth.daring as stroking a tiger's whiskers
- 62、杨虎城: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将领。
- 63、龙虎窑: 喻隐士的居所。
- 64、翼虎炮: 此炮在正式的战斗中也有很好的表现“广宁之役西平堡击毙虏贼无数即此器之力也。
- 65、龙虎营: 《后汉书•南匈奴传》:“攻破京兆虎牙营。”
- 66、祝虎院:旧时对犹太教堂的称呼。祝虎djuhud的音译,阿拉伯和波斯语中对犹太人之称。
- 67、老虎灶: 一种烧开水的大灶。亦指供应开水的店。
- 68、老虎竈: 一种烧开水的大灶。亦指供应开水的店。
- 69、文虎章: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勋章名。
- 70、执虎子:《汉官仪》卷上:"侍中,左蝉右貂,本秦丞相史,往来殿中,故谓之侍中。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后因以"执虎子"戏称侍中。
- 71、败虎堡: 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堡。
- 72、踏虎车: 1.亦作"蹋虎车"。亦作"蹋猪车"。亦作"蹋兽车"。 2.指皇帝的猎车。
- 73、闟虎车: 1.古代帝王用的猎车。
- 74、龙虎节: 饰有龙形、虎形的符节。古代龙形符节用于泽国,虎形符节用于山国。
- 75、龙虎山: 山名。道教胜地。在今江西省·贵溪县西南。由龙·虎二山组成,故名。
- 76、龙虎气: 王气;天子气。语本《史记•项羽本纪》。 兵气;兵戎之气。 丹气。炼丹时产生的气。
- 77、龙虎文: 指《龙虎经》。道教论丹诀书。
- 78、龙虎斗: 《龙虎斗》为绍兴地方戏目,演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呼延赞交战的故事。因以指势均力敌的争斗。 广东名菜。
- 79、老虎车: 1.一种铁身﹐装有两个小轮﹐可推可拉的运货车。载重量大﹐车身狭而低﹐能通行于小道;多用于仓库﹑车间内部短距离搬运。
- 80、老虎机:老虎机(slot machine) 是一种用零钱赌博的机器,因为上面有老虎图案的筹码而得名。
- 81、马虎子:旧俗恐吓小儿之词。
- 82、马虎眼:蒙混骗人的手段。
- 83、气虎虎: 1.气愤。
- 84、生虎子:方言。指少不更事的人。
- 85、神虎门:古宫门名。位于南朝时建康(今南京)皇宫的西首。
- 86、一虎口: 谓以拇指、食指伸张量物的长度。
- 87、五虎将: 五员猛将。
- 88、五虎门: 五虎门在福建,但有两个五虎门,一个是闽江口出境河港道,别名五门匣,另一个则是闽江口入境的河道。
- 89、杀虎林: 杀虎林又名杀胡林、杀狄林,是一个在今河北栾城县北十五里乏马铺的地方。
- 90、雷虎王: 是4399卡布西游于6月22日新更新的一只雷系妖怪!系别:雷系编号:626。
- 91、帮虎吃食:帮助恶人做坏事。比喻助纣为虐。
- 92、豺狼虎豹:1.豺、狼、虎、豹为四种凶猛的野兽。2.比喻凶残的恶人。
- 93、九关虎豹: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 94、九阍虎豹: 同“九关虎豹”。
- 95、狼虫虎豹:1.泛指凶猛的动物,比喻恶人歹徒。
- 96、养虎自毙: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
- 97、大人虎变: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 98、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99、骏波虎浪:形容迅猛汹涌的波浪。
- 100、养虎自残: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
虎结尾的词语
更多- 1、白虎:神话传说中的野兽。
- 2、班虎:即虎。
- 3、包虎:谓包以虎皮。语本《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倒载干戈﹐]之以虎皮。"郑玄注:"包干戈以虎皮﹐明能以武服兵也。"
- 4、壁虎: 壁虎bìhǔ (1) 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上有吸盘,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蝇、蛾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也叫蝎虎,旧称守宫 英 gecko;house lizard
- 5、笔虎:唐代李阳冰善作篆书﹐时人称为"笔虎"。
- 6、彪虎: 1.猛虎。
- 7、搏虎: 1.打虎。亦以喻有勇力或气势磅礴。
- 8、豺虎: 1.豺与虎。泛指猛兽。 2.喻凶狠残暴的寇盗﹑异族入侵者。
- 9、持虎:以猛兽皮所作的车饰。
- 10、螭虎:龙与虎。比喻勇猛的将士。 传说中的龙子之一。亦指器物上的龙形。
- 11、赤虎:古人以干支配五行,丙﹑丁属火,火色赤;又寅为虎,故以"赤虎"指丙寅年。
- 12、虫虎:书体名。虫书与虎书的合称。
- 13、貙虎:即貙。 貙和虎。亦泛指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
- 14、刺虎: 1.杀虎。战国时陈畛说秦惠王,引卞庄子刺虎为喻,先待齐楚交战,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见《战国策.秦策二》及《史记.张仪列传》。后因以"刺虎"为一举两得之典实。 2.中草药名。 3.昆剧传统剧目。清传奇《虎口馀生》之一出(一般多误为《铁冠图》之一出)。写明将周遇吉兵败代州,回宁武关别母,其母责令再战,并先令媳﹑孙自尽,然后放火自焚。周出战,被闯王部将射伤,后自尽。
- 15、蹈虎:犹言冒犯虎威。语本《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 16、灯虎:比喻暂时被隐瞒着的事物。
- 17、帝虎:指书中因形近而误刻﹑误抄的字。《太平御览》卷六一八引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三写,以鲁为胄,以帝为虎。"因以"帝虎"为文字讹误之典。
- 18、殿虎:宋谏议大夫刘安世的绰号。《宋史.刘安世传》:"﹝刘安世﹞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虎'。"后用以称颂敢于抗争的谏官。亦省作"殿虎"。
- 19、彫虎:即虎。以身有斑纹﹐似雕画而成﹐故称。
- 20、雕虎:即虎。以身有斑纹﹐似雕画而成﹐故称。
- 21、二虎: 方言。莽撞;大胆。 方言。傻气。
- 22、方虎: 1.方叔﹑召虎的并称。为周宣王时贤臣﹐有中兴之功。
- 23、飞虎:鼯鼠一类的动物。
- 24、伏虎: 伏虎fúhú (1) 降服猛虎,比喻战胜邪恶势力 例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英 yield tiger
- 25、浮虎:《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先是崤黾驿道多虎灾,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度河。'后以'浮虎'作为地方官为政仁德的典故。
- 26、缚虎: 1.捆住猛虎。亦喻征服极难征服之人。
- 27、符虎:即铜虎符。汉制﹐朝廷授予郡守铜虎符﹑竹使符﹐后因以指州郡长官的职权。
- 28、庚虎:即白虎。指二十八宿中位于西方的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因庚在五方中属西方,故白虎又称"庚虎"。
- 29、棍虎: 1.恶棍,无赖之徒。
- 30、孩虎:小老虎。
- 31、艾虎:艾虎 哺乳动物,背部棕黄色或淡黄色。昼伏夜出,捕食小动物,毛皮可制衣物。也叫地狗。 艾虎[àihǔ]用艾做成的像老虎的东西,旧俗端午节给儿童戴在头上,认为可以驱邪。
- 32、八虎: 指明武宗时刘瑾、马永成等八宦官。
- 33、蚌虎:虫名。地鳖的别称。
- 34、暴虎: 1.空手和老虎搏斗。 2.凶猛的老虎。
- 35、参虎:即参星。为西方白虎七宿之一,故称。
- 36、沈虎: 传说中的鱼名。
- 37、打虎:猜谜。
- 38、石虎: 1.石刻的虎。古代帝王及贵族﹑官僚墓前的石刻群中往往包括石虎。 2.似虎的石头。
- 39、分虎:将虎状符节的一半给受封者作为信物。谓授与官爵。
- 40、风虎: 1.古人谓虎啸生风,故以"风虎"指相互感应或关联的事物。
- 41、龟虎: 龟印和虎符。借指官位。
- 42、虾虎: 1.土附的别名。 2.江苏省宜兴市的别称。
- 43、黑虎:黑毛虎。指脸色变得阴沉严肃。 体魄黑而健壮貌。
- 44、唬虎:吓唬。
- 45、季虎: 1.指东汉贾彪。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时称贾氏三虎。因彪最幼,故称季虎。在兄弟中名望最高,与同郡荀氏八龙中名望最高的荀爽齐名。见《后汉书·党锢传·贾彪》。
- 46、假虎:比喻借用他人之势作威作福的人。
- 47、九虎: 指王莽的九个将军。
- 48、跨虎:意思为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十载:"顺阳南乡杨丰,与息名香于田获粟,因为虎所噬。香年十四,手无寸刃,直搤虎颈,丰遂得免。"后因以为典。
- 49、狼虎: 狼与虎。 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形容吃东西贪婪快速或衣物等损耗急骤。
- 50、老虎: 老虎lǎohǔ (1)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Felis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英 tiger
- 51、两虎:比喻两雄,两个强者。
- 52、撩虎: 见“撩虎须 ”。
- 53、芦虎:蟹的一种。
- 54、猫虎:猫和虎。古代以为有益于农事的神物。
- 55、猛虎: 猛虎měnghǔ (1) 即老虎 例 猛虎下山 英 fierce tiger
- 56、麋虎:虎逐麋,麇奔而阚于崖,跃焉,虎亦跃而从之,俱坠而死。郁离子曰:“麋之跃于崖也,不得已也。前有崖而后有虎,进退死也。
- 57、挠虎: 1.冒犯虎威。
- 58、馁虎: 馁虎něihǔ (1) 饿虎 例 譬若以肉投馁虎。——《史记·魏公子列传》 英 hungry tiger
- 59、罴虎:喻勇士。
- 60、貔虎: 貔虎píhǔ (1) 喻勇敢强猛的军队 英 brave troops
- 61、骑虎:犹言骑虎难下。
- 62、穷虎:窘急之虎。
- 63、虬虎: 1.犹龙虎。比喻君臣或贤人。
- 64、乳虎: 乳虎rǔhǔ (1)幼虎。乳,动词,吃奶 英 sucking tiger
- 65、射虎:指汉李广和三国吴孙权射虎的故事。 诗文中常用以形容英雄豪气。猜灯谜。灯谜亦名灯虎﹐故称。
- 66、诗虎: 1.喻作诗能手。 2.用诗句为谜面的谜语。因虎难射中﹐形容谜的难猜﹐故名。
- 67、市虎:市中的老虎。市本无虎,因以比喻流言蜚语。 比喻横行市井的恶霸。 旧时称行于市区的汽车。以其易伤人,故称。
- 68、鼠虎: 比喻失势或得势;处于低位或处于高位。语本唐·李白《远别离》诗:“权归臣兮鼠变虎。”
- 69、兕虎:兕与虎。泛指猛兽。孔子在陈绝粮,弟子有怨意,因召子路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见《史记.孔子世家》。后用为道衰不遇之典实。
- 70、松虎: 1.即松毛虫。
- 71、探虎: 1.比喻不畏艰难。
- 72、腾虎:奔腾的虎。
- 73、铜虎: 1.见"铜虎符"。
- 74、卫虎:指晋卫玠。
- 75、卧虎:比喻执法严峻或作战勇猛者。 喻官职的尊严。 比喻残暴凶横之人。比喻山势。
- 76、虓虎:咆哮怒吼的虎。多用来比喻勇士猛将。最早出自《诗经·大雅·常武》赞美周宣王率兵亲征徐国,平定叛乱,取得重大的胜利。
- 77、歇虎:方言。犹厉害﹐凶狠。
- 78、蝎虎: 蝎虎xiēhǔ (1) 〈方〉谓厉害 英 terrible;formidable (2) 见“壁虎”。也叫“蝎虎子”
- 79、熊虎: 熊与虎。 指熊与虎的图案,古代旗帜上的徽识。因以借指旗帜。 比喻凶猛,勇猛。 借喻勇猛的将士。
- 80、绣虎:擅长诗文﹑词藻华丽者。
- 81、贙虎: 1.猛虎。
- 82、鸦虎:鸟名。鹰类。
- 83、翼虎:添上翅膀的老虎。多用以喻气焰嚣张的恶人。
- 84、寅虎: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三位。
- 85、迎虎: 1.古八蜡之一。于腊月农事完毕后迎虎神而祭之,以祈消灭野兽,保护庄稼。
- 86、蝇虎: 1.蜘蛛的一种。体小脚短﹐色白或灰﹐不结网。常在墙壁上捕食苍蝇和其他小虫。俗称苍蝇老虎。
- 87、嵎虎: 1.负嵎之虎。语出《孟子.尽心下》。
- 88、贼虎:虎狼般的贼人。
- 89、纸虎:纸扎的老虎。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
- 90、牸虎: 母虎。
- 91、邪虎: 1.方言。超乎寻常;厉害。 2.方言。怪异;玄乎。
- 92、喇虎: 亦作“喇唬”。
- 93、捋虎: 见“捋虎须 ”。
- 94、术虎:复姓。金有术虎筠寿。见《金史》本传。
- 95、铅虎:铅汞。炼丹家以为﹕龙从火里出﹐虎向水边生。以五行属水之汞为虎之魄﹐属火之铅为龙之魂﹐故铅汞亦称"铅虎"。亦指代人之精神。
- 96、龙虎: 龙虎lónghǔ (1) 形容皇帝的气派 英 manner of an emperor (2) 比喻英雄豪杰 英 hero; warrior
- 97、马虎: 马虎mǎhu (1) 漫不经心;不介意;疏忽;轻率 例 这人太马虎 英 careless;negligent;skimping;sloppy
- 98、画虎: 古代的一种风俗。绘虎于门以御凶息疠。 泛指描绘虎的形象。 指绘绣的猛虎图像。 “画虎类狗”的缩语。
- 99、金虎:是哺乳纲食肉目下猫科豹属的动物。
- 100、履虎: 见“履虎尾 ”。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虎组词,虎的组词,虎字怎么组词,虎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虎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虎字在开头的组词有268个,虎字在中间的组词有375个,虎字在结尾的组词有265个。
- 拼音hǔ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虎
- 五笔HAMV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虎,山兽之君。——《说文》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5) 姓形容词(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2) 比喻残酷凶暴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动词(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