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开头的词语

更多
  • 1、钩别: 1.亦作"钩别"。 2.钩摹辨析。
  • 2、钩察: 1.亦作"钩察"。 2.探查察访。
  • 3、钩缠: 1.亦作"钩缠"。 2.牵连缠绕。
  • 4、钩陈:亦作'钩陈'。 星官名。指后宫。 一种用于防卫的仪仗。
  • 5、钩谶:指纬书和谶语。
  • 6、钩沉: 见“钩沈 ”。
  • 7、钩秤:杆秤的一种,装有铁钩,用来挂所称物品。
  • 8、钩虫:寄生虫,成虫线形,很小,乳白色或淡红色,口部有钩,寄生在人的小肠内。
  • 9、钩鉏: 1.亦作"钩鉏"。 2.镰刀和锄头。借指从事农耕。
  • 10、钩揣: 1.试探揣度。
  • 11、钩串: 1.亦作"钩串"。 2.勾搭串连。
  • 12、钩窗: 1.亦作"钩窗"。 2.古代的一种内有托柱﹑外有钩阑的方格眼隔扇窗。
  • 13、钩错:勾连交错。
  • 14、钩搭: 1.亦作"钩搭"。亦作"钩撘"。 2.引诱或互相串通做不正当的事。
  • 15、钩撘: 1.亦作"钩撘"。 2.见"钩搭"。
  • 16、钩逮: 1.牵累。
  • 17、钩带: 1.亦作"钩带"。 2.即带钩。 3.连缀﹔互相牵连。
  • 18、钩撢: 1.钩稽探索。
  • 19、钩党: 相互牵连的同党:钩党株连。
  • 20、钩刀:镰刀的一种。用以砍柴等。
  • 21、钩牒: 1.亦作"钩牒"。 2.指衣带﹑手板等上朝衣物。
  • 22、钩端: 1.竹名。
  • 23、钩盾: 1.亦作"钩盾"。 2.古代职官和官署名。汉少府属官有钩盾令﹐职掌园苑游观之事﹐晋亦有之﹔隋唐曰钩盾署﹐属司农寺﹐职掌薪炭鹅鸭薮泽之物﹐以供祭飨。
  • 24、钩饵: 1.亦作"钩饵"。 2.钓钩和鱼饵。 3.引诱。 4.比喻引诱人的东西。
  • 25、钩访: 1.亦作"钩访"。 2.搜求察访。
  • 26、钩竿: 1.亦作"钩竿"。 2.兵器的一种。
  • 27、钩葛: 1.亦作"钩葛"。 2.牵连绞绕。
  • 28、钩铬: 1.古代兵器名。
  • 29、钩觡: 1.即钩铬。
  • 30、钩稽: 查考审核。
  • 31、钩玄: 〈方〉探求精深的道理:~提要。
  • 32、钩距:亦作'钩拒'﹑'钩拒'。古代的一种兵器。 古代连弩车弩机的部件。 辗转推问﹐究得情实。 犹机谋。亦作'钩距'。指钓钩。
  • 33、钩钜:1.犹机谋。 2.辗转推问,究得情实。
  • 34、钩连: 1.亦作"钩连"。 2.勾通连接。 3.钩挂牵连。
  • 35、钩拒:亦作'钩拒'。见'钩距'。
  • 36、钩织: 钩织gōuzhī (1) 钩织者的行为或动作 英 crocheting
  • 37、钩栏: 1.亦作"钩栏"。亦作"钩阑"。 2.曲折如钩的栏杆。
  • 38、钩挂: 1.亦作"钩挂"。 2.见"钩挂"。
  • 39、钩丝: 1.亦作"钩丝"。 2.指钓钩。
  • 40、钩摹: 1.亦作"钩摹"。 2.勾画描摹。
  • 41、钩车: 1.亦作"钩车"。 2.古夏后氏祀天时所乘之车。车前栏弯曲如钩﹐故称。 3.古兵车之一种。上设钩梯﹐用于侦察。
  • 42、钩探: 1.搜寻探取。
  • 43、钩喙: 1.尖曲的鸟嘴。
  • 44、钩努:亦作“钩努”。汉字笔画之一。指“刀”、“匀”、“菊”等字中去掉“丿”的写法。
  • 45、钩钤: 1.亦作"钩钤"。 2.星座名。属房宿的辅官﹐共两星。
  • 46、钩楯: 1.即钩盾。 2.弯曲如钩的栏杆。
  • 47、钩袒: 1.捋袖露臂。
  • 48、钩锁: 1.亦作"钩锁"。 2.弯曲的锁链。 3.勾通连结。
  • 49、钩吻: 常绿灌木。缠绕茎,叶子卵形或披针形,花黄色,果实为蒴果,种子有毒,中医入药。也称断肠草、大茶药、火把花、葫蔓藤、野葛、毒根、黄藤等。 勾曲的鸟嘴。如鹰、鹫之类的喙。
  • 50、钩弋: 1.亦作"钩弋"。 2.带钩的小木桩。
  • 51、钩落: 1.亦作"钩落"。亦作"钩落带"。 2.一种束腰带。
  • 52、钩股:即勾股。九章算法之一。
  • 53、钩阑: 1.亦作"钩阑"。亦作"钩阑"。 2.曲折如钩的栏杆。
  • 54、钩环:连接回环。
  • 55、钩罣: 1.钩挂。
  • 56、钩加:勾结参与。
  • 57、钩百:上百次地回旋。一说钩通"奏"。"钩百"谓趋走百里。
  • 58、钩求: 1.亦作"钩求"。 2.搜索寻求。
  • 59、钩蛇: 1.传说中的一种钩食人畜的怪蛇。
  • 60、钩剔: 1.亦作"钩剔"。 2.搜求剔取。
  • 61、钩视: 1.查看。
  • 62、钩绾: 1.亦作"钩錧"。 2.照应连络。
  • 63、钩赜: 1.亦作"钩赜"。 2.探求隐微。亦谓探索。
  • 64、钩栈: 1.亦作"钩栈"。 2.曲仄如钩的栈道。
  • 65、钩沈: 1.亦作"钩沉"。 2.谓搜集与发掘资料﹑义理等。一些辑佚书常以"钩沈"为书名﹐如《五经钩沈》﹑《古小说钩沉》等。
  • 66、钩町:汉时我国西南的一个地方政权名。辖地在今云南省通海县。
  • 67、钩头: 1.亦作"钩头"。 2.低埋着头。
  • 68、钩星:星名。 神话传说中的姑获鸟的别名。
  • 69、钩牵: 1.亦作"钩牵"。 2.缠绕牵连。
  • 70、钩拿:犹捉拿。
  • 71、钩剥: 1.搜括索取。
  • 72、钩绞: 1.阴阳家所称的凶神名。
  • 73、钩脚: 1.汉字笔划竖钩的最后一钩。
  • 74、钩结: 1.如钩连结。
  • 75、钩金: 带钩上的黄金。谓数量虽少,但仍值得珍贵。
  • 76、钩汲:探索吸取。
  • 77、钩巨: 1.犹机谋。 2.辗转推问﹐究得情实。
  • 78、钩颈:谓用兵器在颈项处钩割首级。
  • 79、钩剪: 1.亦作"钩剪"。 2.犹剪辑﹐编辑。
  • 80、钩娄: 1.亦作"钩娄"。 2.犹伛偻。弯曲。
  • 81、钩铓: 1.见"钩芒"。
  • 82、钩染: 1.亦作"钩染"。 2.谓勾结串通。
  • 83、钩排: 1.连结排列。
  • 84、钩校:亦作'钩校'。查对﹔查考。搜求﹐查找。
  • 85、钩藤:植物名。茜草科。常绿攀援状灌木﹐小枝四方形。叶对生﹐椭圆形。通常在叶腋处生有由花序柄变成的弯钩两枚﹐故名。中医学上以带钩的茎枝入药﹐以治眩晕头痛﹑小儿惊风﹑高血压等症。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钩藤》。
  • 86、钩挑: 1.亦作"钩挑"。 2.谓挑剔。 3.写诗时进行照应﹑过渡的一种章法。
  • 87、钩深:探索深奥的意义。
  • 88、钩箴: 1.即钓钩。
  • 89、钩擿: 1.亦作"钩擿"。 2.搜索挑剔。
  • 90、钩爪:大多数哺乳类﹑爬行类的四肢指(趾)端﹐鸟类的后肢等趾端所生的尖形钩曲的爪。有攻击﹑防御﹑保护指(趾)端﹐攫取食物﹑抓掘泥土等作用。亦比喻武装军队。
  • 91、钩云: 1.古代望气者称卷曲的云。此云出﹐必有战事。
  • 92、钩止: 1.亦作"钩止"。 2.拘留﹔扣留。
  • 93、钩索: 1.亦作"钩索"。 2.探究搜寻。
  • 94、钩鞶:一种束腰带。
  • 95、钩奇: 1.亦作"钩奇"。 2.探求怪异。
  • 96、钩缗: 1.钓钩和钓丝。
  • 97、钩挐: 犹捉拿。
  • 98、钩联:勾通连接。
  • 99、钩尺: 测量原木小头横截面直径的尺子,尺端(零点处)有一个钩。
  • 100、钩边:曲裾。

钩中间的词语

更多>>
  • 1、鹰钩鼻:鹰嘴形的鼻子。有时形容人的相貌奸诈凶狠。
  • 2、夺钩子: 双人合作打魔兽简语。
  • 3、金钩子:虾之一种。
  • 4、溜钩子: 1.亦作"溜沟子"。亦作"溜勾子"。 2.方言。谓钻营,奉承。
  • 5、木钩子:旧时刑具的一种。
  • 6、铁钩锁: 1.见"铁钩锁"。
  • 7、铁钩枪: 1.一种古代兵器名。
  • 8、一钩金: 谓一带钩之金。比喻轻少。
  • 9、铁钩槍:一种古代兵器名。
  • 10、玉钩斜: 亦作“玉勾斜”。 《太平广记》卷二•四引《桂苑丛谈》:“咸通中,丞相李尉拜端揆日,自大梁移镇淮海……一旦,命于戏马亭西,连玉钩斜道,开刱池沼,搆葺亭台。挥斤既毕,号曰‘赏心’。” 古代著名游宴地。在今江苏·铜山县南。 古代著名游宴地。在江苏·江都县境,相传为隋炀帝葬宫人处。后泛指葬宫人处。
  • 11、直钩钩: 见“直勾勾 ”。
  • 12、天钩八: "绿洲",是从北天一个著名的阿拉伯星群标题الواحة القفر al-wahat al-qafr "沙漠中的绿洲"导出来的。
  • 13、长钩刀: “钩喙”。
  • 14、银钩虿尾:比喻书法的钩﹑挑等笔画遒劲有力﹐有如银钩和蝎尾。一说虿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写"乙"﹑"丁"﹑"亭"等字之末趯﹐须驻锋而后趯出﹐故遒劲有力。
  • 15、窃钩盗国: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成为诸侯。讽刺小盗被杀、大盗窃国的反常现象。
  • 16、金钩钓鱼:传说太公钓于渭滨,钓竿直钩不设饵。歇后用法,愿者上钩,指事出于自愿。《武王伐纣平话》记太公钓鱼,有“负命者上钓来”之语。
  • 17、提要钩玄:提要:指出纲要;钩玄:探索精微。意思是指精辟而简明地指明主要内容。
  • 18、飞奇钩货:谓用不正当手段牟取财物。
  • 19、挂一钩子: 1.亦作"挂一钩子"。 2.搭个主顾,拉关系。
  • 20、规矩钩绳: 规﹑矩,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绳墨,木匠画直线所用的工具。多比喻标准法度。
  • 21、锯牙钩爪:比喻人的凶恶残暴。也比喻武装军队。同“钩爪锯牙”。
  • 22、摄魄钩魂:摄:收取。旧时传说,妖魔鬼怪或某种迷信邪术,能钩取人的魂魄,来祸害人。
  • 23、窃钩窃国: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 24、探赜钩深: 探索幽隐,求取深意。语本《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 25、下一钩子:敲一下竹杠。
  • 26、研精钩深:钩深:探取深沉的东西。研究探索精微的道理,探求深奥的学问。
  • 27、银钩玉唾:比喻他人的书法笔画有如银钩﹐遒劲有力﹔言谈有如吐玉﹐弥足珍贵。
  • 28、银钩铁画:唐·欧阳询《用笔论》:“刚刚铁画,媚若银钩。”形容书法刚劲而秀丽。
  • 29、双钩摹法:亦作“双钩 ”。
  • 30、伸钩索铁:亦作'钩索'。 探究搜寻。
  • 31、握钩伸铁:形容力气很大,能将钢铁弯曲拉直。
  • 32、唾玉钩银: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书翰类 【成语】:唾玉钩银【注音】:tuò yù gōu yín【释义】:唾:出言;钩银:形容字的笔划刚劲有力。字如银钩,出言如美玉。用作对他人书法诗文的赞美之辞。【出处】: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书翰类》:“谢人惠书云辱银钩玉唾。”【示例】:和篇勤唾玉,枉教妙钩银。 ★元·方回《湖口寄方去言》【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33、古小说钩沈: 古小说佚文集。鲁迅校辑。共辑录先秦至隋代古小说三十六种。收罗宏富,且加以校勘,为研究唐代以前小说的重要参考书。编入1938年版《鲁迅全集》第八卷。
  • 34、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词语解释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qiè gōu zhě zhū,qiè guó zhě hóu ]⒈  《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引证解释⒈  后遂以“窃鉤者诛,窃国者侯”讥刺旧社会小盗被杀、大盗得国的反常现象。亦省作“窃钩盗国”。引《庄子·胠箧》:“彼窃鉤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 伯夷 丑 周,饿死 首阳山,而 文 武 不以其故贬王; 跖 蹻 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鉤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廖仲恺 《有感》诗:“窃钩盗国将谁咎?扃鐍缄縢只自欺。”
  • 35、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词语解释⒈  探:寻求,探测;赜:幽深玄妙;索:搜求;隐:隐秘;致:招致。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深远的问题。
  • 36、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1.是流传时间非常长的童谣,小时候打勾勾的事。 2.这是非常广泛许诺的一种方式!表示这个诺言的真实性!两个人小手指相互勾着,大拇指相对。这样许下的诺言是最可信的,是“一百年,不许变”的!这也成了恋人之间许下一生不变誓言的一种非常浪漫的方式。

钩结尾的词语

更多
  • 1、摆钩: 1.垂钓。 2.捕鱼法的一种。
  • 2、鼻钩:指鼻子成钩状。
  • 3、病钩:形容身长臂短﹐其状若钩。
  • 4、蟾钩:月牙。喻女子的弓鞋。
  • 5、秤钩: 秤钩chènggōu (1) 秤杆上用来悬挂重物的金属钩子 英 steelyard hook
  • 6、锄钩: 1.指锄头。
  • 7、鉏钩:锄头和镰刀。泛指农具。
  • 8、窗钩: 1.用以固定窗扇的钩子。
  • 9、捶钩:亦作“捶钩”。 锻打带钩。 喻功夫纯熟。
  • 10、垂钩: 1.犹垂钓。 2.谓木不揉治而自圆曲。古代常附会为太平的祥瑞。
  • 11、锤钩: 1.指衡器。钩﹐秤钩。
  • 12、淳钩: 1.亦称"淳均"。亦称"淳钧"。 2.古剑名。
  • 13、纯钩: 1.亦称"纯钩"。亦称"纯钩"。 2.古宝剑名。 3.泛指剑。
  • 14、打钩: 打钩dǎgōu (1) 核对无误的一种记号 英 making tick
  • 15、搭钩: 搭钩dāgōu (1) 接触并相互联系 例 我们这个项目刚和研究所搭上钩 英 have contact with
  • 16、带钩:束腰革带上的钩。一端曲首,背有圆钮。或作动物形,或铸有花纹,不一。多用铜制,亦有用铁或玉等制作者。
  • 17、刀钩:喻小利。
  • 18、吊钩: 吊钩diàogōu (1) 附有链条或绳索的钩环或挂钩 英 sling dog (2) 一种粗大的、通常有手柄的钩,尤指用以搬运货物或挂肉的钩 英 主英 hook
  • 19、钓钩: 钓钩diàogōu (1) 钓鱼钩,比喻引诱人的圈套 英 hook;fishhook
  • 20、钝钩:宝剑名。
  • 21、富钩:晋干宝《搜神记》卷九:"京兆长安,有张氏,独处一室。有鸠自外入,止于床。张氏祝曰:'鸠来,为我祸也,飞上承尘,为我福也,即入我怀。'鸠飞入怀。以手探之,则不知鸠之所在,而得一金钩。遂寳之。自是子孙渐富,资财万倍。"后以"富钩"指想发财致富。
  • 22、藏钩: 1.亦作"藏钩"。亦作"藏彄"。 2.古代的一种游戏。相传汉昭帝母钩弋夫人少时手拳,入宫,汉武帝展其手,得一钩,后人乃作藏钩之戏。
  • 23、单钩:亦作'单句'。亦作'单勾'。毛笔执笔法之一。
  • 24、沈钩: 投鱼钩于水。亦谓钓鱼。
  • 25、毒钩: 1.指某些动物(如蝎子)尾部能注射毒液的钩状针刺。
  • 26、飞钩:古代兵器的一种。
  • 27、铦钩:锋利的钓钩。
  • 28、挂钩: 挂钩guàgōu (1) 比喻两者之间建立联系 例 基层供销社直接跟产地挂钩 英 link up with
  • 29、滚钩:一种渔具。
  • 30、禾钩:使割倒在地上的禾或草聚拢的一种农具。
  • 31、户钩:门环。借指门户。
  • 32、滑钩: 滑钩huágōu (1) 一种钩,设计成能容易或自动脱钩 英 slip hook
  • 33、环钩: 1.亦作"环钩"。 2.环与环相勾联貌。
  • 34、火钩: 1.救火用的一种钩搭工具。 2.古代兵器名。
  • 35、棘钩:犹言钩章棘句。形容文章艰涩难懂。
  • 36、检钩: 检查考核。
  • 37、交钩: 1.错杂纠缠。
  • 38、脚钩: 1.高空作业时套在脚上的一种用具﹐可钩住木杆﹐使两脚交替上下。
  • 39、絜钩:古代传说中的鸟名。
  • 40、金钩:武器名。
  • 41、酒钩: 1.古代饮酒时的一种游戏。人分成两队,钩藏在几个人手中,而让别人猜,以比胜负。
  • 42、帘钩:卷帘所用的钩子。
  • 43、莲钩:指旧时妇女所缠的小足。
  • 44、撩钩:亦作“撩钩”。 明清水战的战具。 泛指水中取物的钩状器具。
  • 45、灵钩: 1.相传商汤都亳时﹐有神手牵白狼﹐口衔金钩而入汤庭。见《艺文类聚》卷九九引《田俅子》。后以"灵钩"为符瑞之典。
  • 46、笼钩: 笼钩lónggōu (1) 提把 英 the hook-shaped handle of a cage
  • 47、龙钩: 钩镰刀之类的利器。
  • 48、轮钩: 1.亦作"轮钩"。 2.钓竿上装有小轮以收卷钓丝的钓具。
  • 49、挠钩: 挠钩náogōu (1) 一种工具,长柄,顶端装一大铁钩 英 long-handled hook
  • 50、牵钩: 1.亦作"牵钩"。 2.拔河。 3.犹牵连。
  • 51、纤钩:细小的钓钩。
  • 52、窃钩: 1.偷腰带钩。谓小偷小摸。
  • 53、曲钩: 比喻奸邪。
  • 54、沙钩:即沙狗。蟹的一种。
  • 55、珊钩:珊瑚钩。
  • 56、射钩:指管仲射齐桓公事。春秋时齐襄公昏乱﹐其弟纠奔鲁﹐以管仲﹑召忽为师;小白奔莒﹐以鲍叔为师。襄公死﹐纠与小白争归齐国为君。管仲将兵遮莒道阻小白﹐射中其衣带钩。小白佯死﹐得先入为君﹐是为桓公。桓公即位后不记旧仇﹐任管仲为相﹐终成霸业。喻尝叛己而有宿仇者。 猜度隐微难知之事。
  • 57、伸钩:拉直铜或铁钩。形容两手强有力。古代军中亦以此法训练士卒。
  • 58、施钩: 1.古代一种游戏。其说不一﹐一说﹐类似拔河﹐一说﹐即秋千。
  • 59、手钩: 手钩shǒugōu (1) 一种用来捡鱼,有长柄并带钩的尖头工具 英 pew
  • 60、双钩:亦作“双钩”。亦作“双勾”。 古代藏钩游戏。 成对的挂钩。 古代指女子缠足的形状。 书写毛笔字的一种执笔方法。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陆希声》八:“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 摹写的一种方法。用线条钩出所摹的字笔画的四周,构成空心笔画的字体。 中国画技法之一。
  • 61、送钩: 1.犹藏钩。古代一种游戏。
  • 62、探钩: 1.见"探筹投钩"。 2.藏钩。一种古代游戏。
  • 63、绦钩:束腰丝带的钩。
  • 64、天钩: 天钩tiāngōu (1) 荒谬的事物,想象为从天上挂下来的钩子 英 skyhook
  • 65、投钩: 1.犹拈阄。 2.投下鱼钩。
  • 66、兔钩:弯月。
  • 67、吞钩: 1.亦作"吞钩"。 2.吞下钓钩。常比喻受骗上当。
  • 68、拖钩:拔河。
  • 69、脱钩: 脱钩tuōgōu (1) 比喻脱离联系 英 disconnect
  • 70、驼钩: 弯钩。
  • 71、吴钩:武器名。一种弯形的刀,相传为吴王阖闾所做。后泛指锋利的宝刀。
  • 72、香钩: 1.挂上香饵的钓鱼钩。 2.比喻旧时妇女裹过的脚。
  • 73、悬钩: 1.喻缺月。 2.山莓的别名。
  • 74、颜钩:唐颜杲卿,玄宗时为常山太守。天宝十四年起兵讨安禄山﹐次年为史思明所执﹐骂贼不屈﹐安禄山"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詈不絶﹐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絶﹐年六十五。"见《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后因以"颜钩"为忠烈不屈的典故。
  • 75、钥钩:钥匙。
  • 76、一钩: 唐·韩偓《雨村》诗:“雁行斜拂雨村楼,帘下三重幕一钩。” 一个钩子。亦用于形容新月。 汉字附在横、竖等笔画末端的一个笔画。因成钩形,故称。
  • 77、遗钩:旧时指女性死者遗下的鞋子。古者女子裹脚,形小如钩,故称。
  • 78、刈钩:镰刀之类。
  • 79、银钩:亦作“银钩”。 银质或银色的钩子。 一种银质的妇女饰物。 比喻遒媚刚劲的书法。 比喻弯月。
  • 80、渔钩: 渔钩yúgōu (1) 鱼钩 英 fishhook
  • 81、诸钩: 1.传说中的山名。
  • 82、鐯钩: 鐯钩zhuōgōu (1) 〈方〉镐 英 pick
  • 83、扎钩: 1.挂钩。
  • 84、车钩: 车钩chēgōu (1) 连接两个铁路车厢的一种装置 英 coupler;coupling
  • 85、拉钩:两个小指缠绕拉钩。
  • 86、上钩: 上钩shànggōu (1) 钓鱼时鱼因吞下饵钩而被钓住 例 那天早晨鲑鱼终于上钩了 英 take;get hooked;rise to the bait (2) 比喻被引诱上圈套 英 succumb to the wiles of sb.
  • 87、月钩:旧历月头或月尾时的蛾眉月。其状似钩﹐故称。
  • 88、鱼钩:亦作'鱼钩'。 钓鱼的钩子,多呈弯勾状。
  • 89、玉钩: 《楚辞•招魂》“挂曲琼些”汉·王逸注:“曲琼,玉钩也……雕饰玉钩,以悬衣物也。” 玉制的挂钩。亦为挂钩的美称。 见“玉钩斜 ”。 喻女人小脚。 喻新月。
  • 90、衣钩: 衣钩yīgōu (1) 金属或其他坚韧材料做成或弯成的曲线形或弯角,用以钩住衣服 英 clothes hook
  • 91、中钩: 犹中规。钩,圆规。 指春秋时管仲射齐公子小白中其带钩事。 犹上钩。
  • 92、帐钩: 词语解释帐钩[ zhàng gōu ]⒈  为使床帐的框架牢固且美观,在枋柱结合处所加的金属构件。国语辞典帐钩[ zhàng gōu ]⒈  挂帐子用的钩。⒉  为增加床帐框架的牢固与美观,在框柱的接合处,所加包的金属,称为「帐钩」。引《南史·卷四七·崔祖思传》:「刘备取帐钩铜铸钱,以充国用。」
  • 93、直钩:亦作“直鈎”。 传说姜太公出仕前钓于渭滨,所用钓钩是直的且不设饵。后因以“直钩”借指归隐生活。 借指姜太公。
  • 94、刺钩:指果实的外果皮突起呈钩状而尖。
  • 95、钓诗钩:酒之别名。言其能激起创作的灵感﹐故称。
  • 96、钓文钩:《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载与俱归﹐立为师。"后因以"钓文钩"喻取得帝王信任重用的手段。
  • 97、白玉钩: 1.白玉制的帘钩。 2.白玉制的带钩。 3.喻指弯月。
  • 98、飞鱼钩:叉鱼的工具。
  • 99、挂心钩: 1.亦作"挂心钩"。 2.比喻牵肠挂肚者,最爱念的人。
  • 100、三须钩:三歧钩。多用于从水中捞物。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钩组词,钩的组词,钩字怎么组词,钩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钩字组词的组词,其中钩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90个,钩字在中间的组词有36个,钩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16个。
  • 拼音gōu
  • 注音ㄍㄡ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QQC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金,从句,句亦声。“句”(gōu),弯曲。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衣带上的钩。引申为“ 钓鱼或挂物用的钩”)(2) 形状弯曲,用于探取、悬挂器物的用品。可分为钓钩、挂钩、带钩等鉤,曲也。——《说文》。韵会引作“曲鉤也。”鉤,曲也,所以鉤悬物也。——《玉篇》金路鉤。——《周礼·春官·巾车》申孙之矢,集于桓鉤。——《国语·晋语》。注:“带鉤也。”岂谓一鉤金。——《孟子》窃鉤者诛。——《庄子·胠箧》以尔鉤援。——《诗·大雅·皇矣》。传:“鉤梯也,所以引上城者。”作刀剑鉤鐔。——《汉书·韩延寿传》。注:“兵器也。”(3) 又如:挂钩(用具的一种。形体弯曲,可用以钩取或悬挂器物)。又泛指一切形体弯曲似钩的物品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乐府诗集·陌上桑》(4) 又如:钩绳规矩(四种工具。钩可定曲,绳可定直,规可定圆,矩可定方);钩己(星名。因星体排列,其形如钩,成己字形状,故称);钩月(如钩的新月);钩车(古代兵车名。车前栏杆弯曲);钩芒(钩的尖端)(5) 圆规,木匠用来画圆的工具 。如:钩绳(6) 镰刀木钩而樵。——《淮南子》。高诱注:“钩,镰也。”(7) 用笔钩出的字形或画的轮廓,常用“√”号 。又如:钩摹(勾画描摹);钩努(书法上的一种用笔法。即圆角激锋,作武人屈臂形);钩勒(作画时,用墨线钩描物像轮廓的画法。也叫双钩)(8) 中国古代兵器名,似剑而曲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唐· 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一(9) 又如:钩镰刀(兵器)(10) 汉字的一种笔画名 。动词(1) 钩取;钩住鉤,取也。——《小尔雅》引鉤箝之辞。——《鬼谷子·飞箝》鉤人枉而出直。——《管子·宙合》把掉在井里的桶钩上来(2) 引申为逮捕,捉取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3) 又如:从洞里钩鳝鱼;用脚钩绳子;钩颈(用兵器在颈部钩割首级)(4) 探索,探讨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唐· 韩愈《进学解》(5) 又如:钩玄(探取奥义);钩沈(探求幽深的意旨);钩抉(探取抉择);钩校(探索实情,加以考核);钩摭(探求选取)(6) 牵连“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7) 又如:钩逮(牵累);钩婴(牵连缠绕);钩党(互有牵连的同党)鸟叫声 。如:钩钩(熟睡的鼻息声);钩輈(鹧鸪鸣叫声);钩胶(鸟鸣叫的声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