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纑
拼音: | bì lú |
注音: | ㄅ一ˋ ㄌㄨˊ |
辟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绩麻和练麻。谓治麻之事。
引证解释:
⒈ 绩麻和练麻。谓治麻之事。
引《孟子·滕文公下》:“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屨,妻辟纑,以易之也。’”
赵岐注:“缉绩其麻曰辟,练其麻曰纑,故曰辟纑。”
明梁辰鱼《浣纱记·游春》:“夜夜辟纑,常向隣家借灯火。”
清刘大櫆《郑氏节母传》:“间则辟纑,或为诸孙补纫,针缕不去手。”
国语词典:
辟,织麻。纑,练麻。辟纑指将分析练过的麻搓成线。
网络解释:
辟纑
字义分解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闢
- 五笔NKUH
bì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pì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pī[辟头](pī tóu)同“劈头”。
- 拼音lú
- 注音ㄌㄨˊ
- 笔划22
- 繁体纑
- 五笔XHAL
-
1.麻线:“彼身织屡,妻辟~。”
2.指练过的麻线。
3.苎麻一类的植物。
4.古通“櫨”,柱上方木。
5.古通“壚”,黑色而坚硬的土壤。
6.古国名。